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市2024年上半年重大项目工作情况报告(2篇)

浏览量:328     |      发布时间:2024-08-21

第一篇:2024年市重大项目运行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市重大办贯彻新发展理念,项目紧密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紧密围绕项目主要任务,全面推进重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大项目运行情况

(一)开展有效投资提升行动。一是争取省级重点支持。目前,我市共储备“十四五”时期省级重点项目103个,计划总投资2890.7亿元,其中新引进项目56个,总投资113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4个、335.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6%、117%。另外,已申报省重点项目104个,计划总投资3016.2亿元,拟争取省级补助资金69.6亿元。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截至12月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增速与全市目标持平,总量位居全省第四,较上年同期提高3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10.1%、9.1%、5.1%。全市10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2.6亿元,占年计划的14.3%,超序时进度1.3个百分点。其中,4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亿元,占年计划的13.2%,超序时进度1.2个百分点;31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占年计划的9.7%,超序时进度7.6个百分点。三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持续开展“四方联保”活动,通过专项债撬动银行贷款、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投向项目等举措,加强项目融资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6%,增速居全省第2位;新增上市企业3家,居全省第5位;发行企业债券13只,创历史新高,拟融资359亿元,已投放98亿元;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4个,到位资金7.9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增长率高达88.9%。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宁德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厦门钨业钨产品系列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有力支撑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行动。出台《推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做大做强混凝土建材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钢铁、混凝土建材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研究制定《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引》,推动全市工业园区优化规划布局、完善设施配套、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四是实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出台《智能化绿色化技改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五年来将累计安排50亿元以上财政资金,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五是实施新兴产业发展行动。组织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加快布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领域,先后出台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厦门市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办法》等政策文件,全面推进我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编制印发《2024年度城市更新工作方案》,明确今年城市更新任务55项、总投资499.4亿元。二是稳步推动城中村改造。全年计划启动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已完成编制村庄规划3个。三是打通交通微循环。外环东段二期、成功大道、同安新城大桥、湖里大道、康乐南路、马銮湾片区道路工程等一批项目顺利建成通车,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增强城市交通承载能力。

(四)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跨区域招商专班,创新“商会+招商”机制,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探索第三方专业招商模式,谋划举办“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出台《厦门市激励优质企业上市最高奖励办法》,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元翔空港智慧综合物流园等一批项目的落地实施,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一是省重点项目储备数量较少。今年我市共申报省重点项目104个,其中已入库63个,剩余41个尚未入库。二是市区两级项目谋划不充分。部分市区两级项目前期论证不够深入,可研分析、用地预审等要件不完备或论证质量不高,转化效率较低。部分项目未做到应统尽统,存在零散布点、规模偏小等问题,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实物工作量。三是部门单位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项目因用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原因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个别部门单位存在观望等待心态,依赖上级部门供给资源,主动抓项目力度不大。

(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不高。一是前期论证深度不够。部分项目前期论证质量不高,没有把项目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等因素吃透,对项目的位置选择、规模取舍、资源配置等方面论证不充分。二是土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要素保障存在问题。部分项目受用地指标限制,土地落实难度较大;部分项目受规划定位、空间容量制约,无法推进;部分项目涉及环保验收未完成或未批先建问题,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部分项目建设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尚未完成或审批流程复杂时间长,影响项目进度;部分项目存在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质量安全隐患问题,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度较慢。一是受资金影响,部分项目未开工。其中:房地产项目48个,占比达到41.7%,其中普通商品房项目37个,占比达到30.8%,均处于停工状态;安置房项目26个,占比达到21.5%,其中普通安置房项目8个,占比达到53.8%,处于停工状态。二是受土地、资金、环评等要素影响,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其中:用地问题57个,占比达到43.9%;资金问题40个,占比达到32.7%;环评审批及安评审批手续办理耗时较长19个,占比达到16.4%;拆迁征地难拆14个,占比达到11.5%;水电接入等市政配套条件不完善13个,占比达到10.8%;g324莲前西路道排工程车行道厚度不足且无非机动车道10个,占比达到8.8%;g319城龙高速南坑隧道出口道路拓宽变形严重无法通行并需转为国道出行9个,占比达到7.7%。

(四)重大项目资金筹措困难。从财政预算安排来看,市本级财政资金紧张,远不足以满足各项重大项目的建设需求;在资本金方面,由于土地成本不断上升和预售要求提高(目前土地购置单价超过4万元/亩),加上项目建设周期长、收益回报慢等因素影响,让不少民营企业对参与重大项目投资持观望态度;在融资方面,政府专项债作为重大项目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的情况下,目前仍存在额度不足且优先支持省重点项目的问题;银行贷款方面虽有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保障,但仍存在信贷投放意愿不强、贷款审批周期长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策划一系列重大项目;深化“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我市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及“四个更大”等重点任务,深入谋划并落实一系列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策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前期工作清单”服务平台以及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采取分类方式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并取得实效;依托市重点办,建立并完善各领域各单位重大项目储备库的动态调整机制和管理信息系统;持续有效利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交易平台等互联网平台,进行项目策划和储备工作;加强对各级各类项目的督导和协调力度,确保项目能够早日落地、开工、建成并达产。

(二)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速度。构建“重中之重”项目建设协调与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双轨推进;定期召开调度会和专题会议,掌握进展,解决问题;实施“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制”,细化任务;建立周督查、月通报制度,加强监督;完善“政企直通车”制度,优化沟通,解决关键问题;优化帮办服务机制,提供精准服务,便利项目建设;建立项目规划与用地保障协同机制,优先保障用地;整合资源,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高效配置资源;出台攻坚行动方案,解决难点;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定指标,提升效率和质量。

(三)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工作。加强资金保障,与资金提供方建立联系,构建银企对接平台,提升融资支持。坚持“土地随项目配置”,确保土地需求。探索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程序化管理。严格处理未供应土地,加大已出让土地利用力度,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化规范化。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出台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监管方案,营造公平高效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更为高效的招商引资团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委托专业机构执行精准的招商引资策略,以提升招商引资的成功率;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招商策略,包括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现有企业吸引新企业、以及产业链招商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工作,精心策划并举办面向国内外的高标准经贸活动,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厦门考察、洽谈投资合作事宜;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致力于打造一个既能让近处投资者满意,又能吸引远方投资者的优质投资环境,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二篇:某市2024年上半年重大项目工作情况报告

一、市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一)开展项目集中攻坚行动。一是全面推行“三个一批”。今年我市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30个,总投资7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8亿元。截至目前,“开工一批”61个,“投产一批”28个,“达效率一批”21个,完成年度投资174.3亿元,履约率113.5%。二是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对计划开建的30个总投资169.6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精准谋划论证,扎实做好立项、土地、规划、环评等要素保障工作。目前已储备各类项目前期手续70余项,其中X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土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即将开工建设;X县X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正在办理土地、规划手续,即将开工建设。三是切实做好重大项目保障工作。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联推进机制和现场办公机制,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清单管理,每周调度一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积极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用地、用林、用海、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

(二)不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X亿元;争取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资金X亿元;发行政府专项债券X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X万元。二是加大用地用林用海保障。通过先行使用存量用地、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征收土地闲置费、依法依规收回闲置土地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通过主动对接国家、省林业部门和海洋部门,积极争取使用林地、海域支持政策,有效解决了一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问题。三是强化能源电力支撑。加快推进鄱阳湖抽水蓄能电站一期项目建设,目前该电站已于8月份开工建设。稳步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X县X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于7月开工建设,正加紧办理环评审批手续;X县X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备案并于7月开工建设;国电投江西分公司5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完成核准批复,正在办理环评审批和土地预审手续;华润电力井冈山电厂50万千瓦火电机组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选址论证报告批复。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今年以来,我市聚焦“高质量项目建设年”,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省重点项目进度符合预期,市重点项目进展明显快于序时进度。1-6月,全市计划开工的55个省重点项目已开工47个,开工率达到82.8%,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8%;65个市重点项目已开工57个,开工率达到92.3%,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4%。二是加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实施。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对受灾地区基础设施修复力度,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51个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7%。其中,续建项目已完工28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3个。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全市今年重大项目建设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质量不高。从储备项目看,部分县(市、区)存在“十四五”规划没有统筹考虑、“十三五”规划没有充分衔接等问题;部分项目谋划不够精准,前期论证不充分,可研深度不够,转化率较低;部分项目近三年没有纳入重大项目储备库管理,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在建项目看,由于部分项目涉及拆迁征地、用地用林用海、环评安评等事项未能如期完成,以及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跟不上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进展滞后。

(二)重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存在堵点、难点。在土地方面,受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土地指标限制影响,土地供应捉襟见肘;在规划方面,部分区域规划选址不够明确或与相关规划冲突;在环保方面,环境评价审批周期长、耗时长;在资金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创新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意愿不强;在能耗方面,因新增产能置换列入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的重点项目尚未出台配套政策支持等种种原因,能耗指标成为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

(三)重大项目资金筹措困难。从财政资金来看,由于年初以来持续高强度支出和化债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各级财力紧张,收支矛盾突出;虽然今年我市成功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X亿元,但仍难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从金融支持来看,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风险偏好较低,除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外,商业银行贷款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提早谋划,高质量储备项目。抢抓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有利契机,精心谋划明年的项目工作。一是把握政策和投资方向。密切关注国家和省上最新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科学谋划布局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加强项目谋划。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推动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超前开展“十四五”后期评估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城市更新改造等领域精心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谋划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点项目。

(二)抢抓机遇,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坚持“要素随项目流动”,解决项目建设关键问题。加速推进在建项目复工和新开工,确保按时完成年度目标;对未开工项目迅速落实保障条件;对停工项目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恢复施工。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审批流程,解决跨区域协调问题,依法依规处理耕地占用问题,推动环境评价文件审批。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产业引导基金和招商资源平台吸引企业,采用多种招商方式提高成功率,探索股权资本招商,发挥“链长”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三)创新举措,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加强各类要素资源的统筹协调,保障力度,确保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源性缺口和瓶颈制约问题,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达效。需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在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并完善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需平衡表,并实施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土地收储调控,激活闲置及低效用地,推动其再开发再利用。深入进行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加大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调剂力度,有效增加占补平衡指标来源,拓宽项目建设用地空间,同时有效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四)多方联动,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坚定树立“以项目为抓手促进发展”的核心理念,切实提升项目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以高品质的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成效。首先,加强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的统筹作用,完善定期的项目调度机制,建立台账管理和目标导向的作战模式,对重点项目实施清单式管理和精准化服务,实时监控项目进展,及时解决存在的关键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有序和高效推进。其次,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辅助和代办服务,建立重大项目联合审查和快速审批机制,制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的实施细则,开辟绿色通道以加速处理相关手续,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实施一线工作法,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和帮扶,对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推动,以优良的工作作风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际成效;最后,强化监督与检查。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暗访,并公布结果,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对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和激励,以增强各级部门对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