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教育局关工委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浏览量:48

发布时间:2025-04-2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县教育局关工委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耕沃土,三力齐发彰显育人成效 

(一)以组织创新凝聚“向心力”,构建关工事业新格局。一是高位统筹强保障。调整关工委领导小组分工,完善2025年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方案,推动全县156所中小学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吸纳135名“五老”骨干组建“银龄讲师团队”,完善考评机制,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德育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二是精准服务破壁垒。开展“银龄护苗”活动,整合“五老”资源库、学生需求清单,实现“一对一帮扶对接”。全年通过座谈、电话沟通解决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困难助学等诉求100余件,服务覆盖率达80%。三是品牌项目树标杆。实施“一校一品”工程,培育“红色故事汇”“五老科技课堂”等特色项目23个。其中,XX小学“红色故事汇”、XX中心学校“重走长征路”研学活动覆盖学生1.2万人次,被“红色XX”等市县媒体报道。 

(二)以精准施策提升“靶向力”,破解育人关键难题。一是开展家庭教育破壁行动。针对农村隔代教育难题,组织“家庭教育宣传周”,录制“家庭教育优质课”,打造“爷爷奶奶学堂”,开发《隔代教育智慧》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培训祖辈监护人2000余名,有效缓解家庭教育忧虑,家长满意度提升至87%。 二是法治护航筑牢防线。联合公检法司组建“五老普法宣讲团”,开展“法治校长进校园”活动68场,创新“法治漫画赛”“模拟法庭”等沉浸式教育,印制《家庭教育促进法》2000本,发放普法手册2万余册,100余名青少年荣获省市“宪法学习宣传小卫士”。三是实施特殊群体暖心工程。为残疾儿童定制“送教上门+非遗传承”服务包,联合特教学校开发竹编、剪纸等12门职业技能课程,帮助86名残疾儿童掌握一技之长,6名学员作品获省市县创新大赛奖项。 

(三)以协同育人激活“内生力”,构建家校社共育生态。一是红色基因浸润心灵。依托XX革命纪念馆、XX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组织“五老”讲师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覆盖学生1.5万人次。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好少年10名,评选优秀征文128篇,朗诵40个,演讲作品32个,被国家关工委宣传报道。二是实践育人结硕果。二是开设“周末公益课堂”,组织“五老”带领青少年参与非遗传承、生态保护等实践活动30场;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书画比赛,评选表彰获奖选手20名。三是心理健康护航成长。创新“1+1+N”心理帮扶模式(1名“五老”+1名心理教师+N名志愿者),建立学生心理档案1.2万份,干预心理危机案例40例。  

二、正视问题,刀刃向内找差距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对照新时代关工工作要求,XX教育局关工委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内容单一缺乏新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实效性还不够强,“五老”人员参与度有待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薄弱等。

三、找准抓手,奋力谱写新篇章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事业,是一项“润物无声”的长期工程。下一步,XX县教育局关工委将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安排部署和X局长讲话精神,以实施“三项工程”为抓手,推动关工委工作再突破。 

一是实施优化队伍工程,建立“银龄导师+青年教师”结对机制,培育“双师型”五老志愿者50名,建设一支优质关工队伍;二是实施补齐短板工程,启动“家校共育提质工程”,开展“百场公益讲座进社区”活动,三年内实现留守儿童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三是实施品牌锻造工程,开展好“红色基因传承三年行动”,擦亮XX关工委工作红色品牌。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