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全市农业节水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量:147

发布时间:2024-12-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开创性提出“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并亲自部署推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将节约用水上升为国家意志和重要战略。今年,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要求。为助力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中共*市委2024年度政党协商计划,九三学社*市委员会成立调研组,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针对全市农业节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市农业节水现状

我市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2023年全市实际用水量8.1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3%,分别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20个、10个百分点,亩均用水达465立方米,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8立方米。农业是用水大头,也是节水的重点和潜力所在。

(一)完善节水体制机制,用水环境进一步优化。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市农业灌溉三年节水计划(2021年-2023年)》《*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县和*区政府同步制定出台县级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市、县、乡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完成水权确权分配,将农业确权水量逐级分配到灌区、乡镇、用水户协会、用水户,明晰用水权。完成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分类分档水价,同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制度、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构建了有利于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稀缺程度相匹配的差别化水价机制,通过价格机制促进农业节水。探索开展水权市场化交易,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分类分档水价,制定并逐步落实农业节水奖补政策。

(二)推进工程节水建设,节水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稳步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总要求,实施东河、西河、*、四坝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切实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完善节水灌溉管理制度和量测水设施,开展灌区防洪安全防护工程及预警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目前,河灌区农业用水灌溉系数由原来的0.56提升到0.66;井灌区农业用水灌溉系数由原来的0.8提升到0.9,工程节水效果明显。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编制了《*市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方案(2023-2027年)》,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统领,统一建设布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集成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农田节水灌溉基础设施,规模化推广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和覆盖保墒技术。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2.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68.5%,修建塘坝192座,蓄水量达1318.5万立方米。

(三)推广农艺节水技术,增产成效进一步凸显。一是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规模”要求和“水耗调低、效益调高”原则,统筹推进优化种植结构工作,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扩大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筛选推广耐旱作物新品种。制定了《2024年*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市2024年粮食生产奖励补助办法(试行)》,安排奖励补助资金2000万元。建立了粮食生产和节水农业工作责任落实包抓机制及粮食生产日调度和蔬菜生产旬调度机制,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普及农艺节水技术。制定出台了《*市农业生产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市2024年农业高效节水实施方案》,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开展小麦浅埋滴灌、玉米膜下滴灌、马铃薯垄膜滴(沟)灌、粮菜套作、冬小麦试验田等13个农田高效综合节水技术示范点(*县8个,*区5个),深入开展试验示范与本土化创新工作,筛选适宜我市推广的节水技术。成立了*市农业高效节水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指导服务团队,积极引导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广泛使用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四)提高主动节水意识,节水动力进一步激发。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加强市情、水情宣传。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大力开展高效节水技术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经营主体节水技术水平。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结合推行“连心促振兴”1456工作法,坚持“随时说”“上门问”“特殊报”“定期会”工作方式,向群众宣讲地下水压采、粮食作物种植、农业保险、高标准农田建设、洋葱禁种等方面政策和四大水库蓄水情况,积极开展节水培训和宣传,举办高效节水培训班146场次,讲座27场次,受训人员5185人次,编印《高效节水技术培训手册》2万余册,广大农民群众和经营主体节水意识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是供需总量不平衡。全市年平均降水125.3毫米,年平均水资源量5.374亿立方米,年用水量在8.12~10.12亿立方米,导致用水总量超过“三条红线”用水量,超用水量主要为超采地下水。二是供需时空不均衡。上游来水与下游用水时空错位,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农业灌溉高峰期(5月-7月)河流来水量仅占全年的35%左右,导致阶段性旱情频繁发生。三是供需要求不一致。农田灌溉配水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差距大。2007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关于印发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通知》核定我市农田灌溉配水面积66.29万亩,省政府办公厅下达我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0万亩以上,二者相差23.71万亩。国土三调全市耕地面积183.5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49.90万亩,几乎是农田灌溉配水面积的3倍。在农作物种植中,即使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管理节水等极限、深度综合节水措施,配水定额依旧无法满足耕地全部种植用水需求,导致耕地撂荒,粮食安全风险高。

(二)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有短板。目前全市建成水库6座,总库容2.25亿立方米,调蓄水池160座,库容1100万立方米,干支渠道3783公里,基本形成以水库为水源、骨干输水渠道为网络、调蓄水池为节点、井灌为补充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格局。但也要看到,部分水库建成年代旧远,淤泥沉积导致实际库容变小;部分干支渠设计水流量已达不到灌溉需求,尤其是在农业灌溉高峰期,下游调蓄水池排队等待输水问题已凸显。

(三)管理制度和市场培育还存差距。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虽已建立,但奖补力度不够,补贴范围较小。从事节水设备研究、生产和管理服务的企业较少,社会团体、合作社和农户参与度不高。市场杠杆作用发挥不明显,还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水成本。农业节水并出售用水指标的收益过低,农业水权交易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难以激发用水户自主节水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四)节水技术研究和普及还有不足。节水技术研发力量不足,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弱,缺乏性价比高的灌溉设施和实用性强的技术。农业、水利两方面的适用技术配合度不高,节水技术在不同作物、不同节水条件下综合应用不够,没有形成集成效应。受资金、技术、经营主体接受程度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全面普及还存在困难。同时,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受限、人员不足,导致对农户和经营主体技术指导不足,节水设备未能发挥最佳效果,节水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

(五)农户用水意识和习惯还需改变。尽管农户和经营主体的节水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部分对节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节水灌溉技术掌握不全面,实际种植中存在播种较深、滴水过多、多水即多产的错误观念,使高效灌溉设施的节水效益未完全得到充分发挥。

三、意见建议

(一)健全完善节水政策制度体系。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制定年度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水权分配落实到灌区、乡镇、村组、用水户。二是强化用水监管。强化依规取水、计量取水监管,逐步对老旧计量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数据全部接入各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农业用水数字化管理。三是深化水价改革。巩固拓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水价调整工作,制定有利于促节水、调结构的分类水价、分档水价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水资源节约、用水需求调节方面的杠杆作用,倒逼用水主体增强节水意识、落实节水举措。

(二)加强节水工程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以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井灌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配套设施科学研究,解决因地形等原因造成滴灌带压力不均等问题。二是持续提升调蓄能力。针对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调蓄能力不足的实际,在管好用好现有调蓄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县东西河灌区灌溉水源保障工程、*区“百塘千渠”等水网调蓄工程建设,着力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实现区域“丰枯调剂、互联互通”。要着力完善供水网络,积极衔接国家水网和省级水网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编制水网规划,积极谋划争取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提升骨干工程输水能力。三是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持续抓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不断完善输水系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智慧灌区建设,提升灌区管理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三)加大农艺节水技术推广。一是稳步推广农艺节水新技术。在现有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规模化推广小麦浅埋滴灌、玉米窄膜宽窄行技术、马铃薯垄作滴灌、蔬菜膜下滴灌等高效农艺节水技术,提高单方水利用效益,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加强对农艺节水新技术的宣传,组织经营大户和企业通过现场观摩等形式,让他们充分了解节水技术在节水、增产、减肥、省工、增效等方面的优势,使他们主动增加投入,提高农艺节水技术普及面。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二是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按照“结构调优、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紧扣灌溉面积、用水总量等约束性指标,算好收益和耗水的“综合账”,统筹做好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和确保农民增收三大工作,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发展高效益低耗水作物,提高单方水效益,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三是加快对标先进定额水平。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和先进方式方法,进一步降低亩均灌溉用水。梳理汇总全市各类示范点、试验基地等的数据,发布我市常种农作物灌水周期、灌溉定额等指导目录,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四)进一步提高种植户节水意识。深入开展农业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广播、电视、日报等主媒体作用,更好发挥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媒体优势,既要讲市情水情,更要讲农业节水技术和节水效益,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和行动自觉。开展“农业节水大户”“农业节水示范企业”创建等活动,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 点赞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