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妇联关于健全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的调研报告

浏览量:158

发布时间:2024-12-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分化,社会治理环境愈加复杂,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当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找准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效纳入家庭视角,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构建和谐家庭生态,健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深入开展“X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与X个“妇女之家”进行项目签约,建立调解队伍,开展法治宣传、心理测评、矛盾调解等工作。常态化走访排查,跟踪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家庭,强化风险防控,积极组织全市妇联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今年新建市级婚调室X处,全市苏木乡镇街道婚调室完成全覆盖,发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共X起,均已化解。推进“妇联+”工作模式,规范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构建多元化妇女维权保障机制。与市法院、检察院开展司法开放日活动,联合市司法局推进“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建立“巾帼法律明白人”队伍,累计已达X余名,并择优评选表彰X人。

(二)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大力促进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持续打造“X”家庭教育品牌,培育和培训家庭教育指导者X人,开展感恩教育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X场次,受益家长儿童X万余人次。推动建设和完善儿童活动阵地,建设区市级儿童之家、护童之家X个。开展各类关爱儿童服务活动X场,参与人数X万人。积极救助困境儿童和家庭,X名女企业家与X名留守、困境儿童成功结对,“X计划”助学金救助X名困境女童,助力女童实现人生梦想。X名“爱心阿姨”结对X名困境儿童,开展“四送”活动X场次,提供慰问物资X万元。畅通妇女儿童信访渠道,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待来电来访X件,均已妥善处置。成功申报X“X”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X个,为全市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维权服务。

(三)传承优良家风韵彩,成就卓越人生华彩篇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深入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举办X市好家风好家训故事汇,清正廉洁、民族团结、书香润德、诚实守信等类别的家庭代表分享家风故事。“家风家教话传承”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圆满收官,X幅书法、绘画、格言佳作脱颖而出。开展家庭家教家风进机关活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讲师以“好家风,幸福传承的根基”为主题开讲,助力机关人员领悟传承优良家风。组织全市各级妇联系统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最美故事宣讲X场次,参与人数X人次。以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载体,选树民族团结、清正廉洁、诚信友善等家庭典型。深入贯彻落实《X市移风易俗工作条例》,举办“X红娘”青年交友联谊活动X场,X对牵手成功。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各界力量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视程度亟待提升。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政策制定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长期规划,使得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宏观层面缺少有力支撑;在资源分配上,人力、物力、财力向此领域倾斜有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等受到制约;在监督考核机制中,没有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重要指标,导致基层在落实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二是各级妇联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力度有待强化。在排查摸底方面,未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家庭在教育和家风传承方面的现状,导致信息掌握不精准;在调查研究上,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方法和深度,难以剖析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在谋划部署环节,缺少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与安排,不能有效指导和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全社会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方面认知不足。目前,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与社会无关这一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这种错误认知严重阻碍了良好家风在更广泛层面的传承与弘扬,整个社会缺乏对于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重要意义的认识,进而尚未形成广泛共识,未能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缺乏完善且有效的机制。在组织协调机制方面,各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明确分工与紧密配合,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形成工作合力。在监督评估机制上,对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难以保证工作的落实和持续改进。同时,运行、调度、考评、监督、联动等机制的缺失,使得家庭和社会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如:人社部门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资质缺少认证和考评,家庭教育指导资格证不规范不统一。

(三)家庭家教家风工作在阵地建设方面存在短板。一方面,线下缺乏足够的实体场所作为支撑,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分布零散且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各个地区家庭的需求,社区内也缺少专门针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活动场地,家庭难以在周边获得便捷、专业的指导和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线上阵地建设同样滞后,没有统一且功能完善的网络平台,能为广大家庭提供系统的家教课程、家风传承案例分享以及在线咨询等服务,导致家庭在获取信息和知识方面渠道狭窄,不利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队伍建设不规范。就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而言,当前证书颁发极为杂乱,各类机构随意发放,缺乏统一标准和权威认证,导致市场上所谓的“指导师”水平良莠不齐。在家庭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上,没有清晰的路径和规范。而家风建设领域更是如此,不仅人才匮乏,还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来统筹协调,导致行业内信息不畅通、资源无法整合,人才的专业发展和队伍的规范建设均受到极大阻碍,进而影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

(五)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不深入,理念尚未形成。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未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在制定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机制时往往忽略家庭家教家风这一重要因素,而在推动家庭建设工作时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价值,极大地限制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在突出党委政府“领航”作用,压实主体责任。将此项建设全方位嵌入地方党委政府责任体系,搭建系统组织架构,配套出台工作制度与部门联动机制,精准锚定牵头部门,厘清各部门权责与目标,凝聚多方合力,塑造“党委牵头、部门协同、家庭践行、社会助力”全新格局。同时,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列为党政领导考核要点,融入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村规民约及文明村镇测评等工作,强化落地实效。积极与X妇联沟通,谋划组建专业“三家”研究团队,聚焦家庭领域新态势、民众新诉求,深挖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痛点,精准破局,助力构建服务体系。同时,深入钻研家庭家教家风融入基层最小生活单元路径,以村屯、楼栋等为着力点,挖掘家风底蕴、开展家教指导,让家文化扎根,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彰显独特效能。明确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X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在基层社会治理层面的宣传要点,拓宽渠道,提升领导干部与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制定家庭家教家风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专项法律制度,细化执法流程、强化执行力度,严处家风失范行为,树牢法治导向,震慑不良家风家庭。

(二)健全完善机制。构建多部门联动“一盘棋”机制,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细化各部门职责任务,夯实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基础。设立联席会议制度,月调度、季总结,共商难题、分享经验。打造监督考评“指挥棒”,量化指标,奖优惩劣。创新出台项目化运作与购买社会服务“双引擎”政策,明晰项目申报、评审流程,引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入局,为家庭输送定制化服务。

(三)强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家庭家教家风工作专业指导服务机构,汇聚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社工等多方人才力量,组建优质服务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形式,按需定制服务,线上开启直播讲座、远程咨询,线下开展一对一帮扶、主题工作坊。打造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服务中心等实体阵地,创新推出亲子职业体验、家风传承挑战赛等系列特色活动,激活家庭细胞,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四)加强队伍建设。积极与X层面沟通,建议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家庭家教家风指导服务标准体系,将准入门槛与退出条件清晰量化。由教育、妇联、人社等部门组建联合工作小组,协同解决发证主体问题,确保资质权威规范;甄选优质专业院校、资深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课程,夯实服务者专业素养;邀业内专家、学者组建鉴定委员会,保障服务质量。同时,为基层量身定制统一培训方案,避免盲目施训,全面提升全市家庭家教家风指导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五)重视“三家”基层力。进一步强化家庭家教家风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制作“家风润基层”短视频、漫画长图,讲述家文化助社区和谐故事,举办线下“家风集市”,互动展示促理解。开展干部专题研修班,剖析典型案例,明晰家风与公序良俗关联,着力提升引导力。组织“邻里讲堂”,邀专家讲实操,分享传承技巧。多措并举破除认知壁垒,让家文化扎根基层,夯实治理根基。

  • 点赞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