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19
发布时间:2025-01-09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经管部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树牢效益导向理念,围绕经营目标、经营效益、运营管控,着力做好七项工作。
(一)着力经营绩效考核,经营调控质效进一步提升
扩大一级市场结算范围。围绕2024年集团公司经营目标,以效益为中心,聚焦主责主业、聚焦重点工程建设、聚焦重点项目推进,一企一策、差异化考核。在煤业、化工、建材等生产经营单位继续推行一级内部市场化结算政策的同时,扩大内部市场化考核范围,将XX矿、XX矿业、XX化工、XX、XX公司、XX物流、钻探公司七家单位纳入市场化结算范畴。
优化经营激励政策。推行产量全员效率考核,挂钩生产单位预算效益工资x%,引导生产单位通过减员提效增工资,逐步扭转基层单位多要人的思想。强化矿井发展后劲的考核力度,实行重点进尺按x倍结算工程量,总进尺超尺按x倍单价结算工资,引导矿井注重可持续健康发展。新推行月度重点事项考核政策,改变以往重点事项年度考核向月度过程考核的转变,压实基层单位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持续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出台补充考核政策,将市场压力及时传递基层单位,同频共振,压力共担。1-11月份,结算煤业产量效益工资x亿元,同比增加x亿元,结算进尺效益工资x亿元,同比增加x亿元,结算精煤效益工资x亿元。通过实行市场化工资政策,进一步增强了矿井挣工资的算账意识,1-11月原煤全员工效x吨/人,同比提高x%。矿井总进尺比计划增加x米,矿井接替紧张的压力得到一定缓解。
规范经营考核调整。严格经营考核调整流程、调整事项和调整权限,切实维护政策严肃性和制度刚性。通过月度经营考核会议审定绩效考核结果和严格考核兑现,杜绝了在考核上的随意调整现象,截至11月底没有发生考核调整事项。
优化考核结果分析。对原有的绩效考核汇报材料的结构进行优化,分三大模块进行汇报,在原有的模块中增加了产品库存、煤质、港口指数及焦煤指数变化走势图;系统展示了各矿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考核得分排序;对完成较差的单位查找背后原因,并进行分析说明,优化后的汇报材料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开展经营政策调研。对2024年经营政策导向性、操作性和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谋划2025年政策,提升政策运行质效。8月份启动政策调研编制工作,先后赴省内外x对生产矿井开展现场政策调研,分别组织x家非煤单位召开政策交流座谈会。
(二)着力经营管理增效,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提质增效上。强化利润为主的考核导向,推进实施精煤战略,实行精煤产量市场化结算工资政策,精煤结构工资占产量指标比提高至x%,加大精煤工资单价,引导矿井多出精煤。同时,与精煤生产、洗选、销售环节联动考核,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效益更优。1-11月份,省内矿井精煤产量x万吨(不含块煤),完成计划x%,完成年度计划的x%,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x%。
在管理增效上。严格执行煤炭销售管理办法,组织完善煤炭销售方案,开展月度销售工作会议。1-11月,省内x对矿井精煤产量超计划x万吨,同时省内矿井煤质管理不到位,考核扣减利润共x万元。创新煤炭销售运输方式,在XX、XX、XX等三个矿井新推行公水联运运输方式,降低买卖双方运输成本,间接地提高了煤炭售价,增加产品附加值,较以往单一铁路运输方式增效约x万元,同时降低了客户煤炭采购成本,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降本增效上。发挥集中招标、规模采购优势,1-11月份,累计采购金额x亿元,较计划金额x亿元,节约资金x亿元,节支比例x%,采购集中度大幅提升。完成修旧利废产值x万元,同比增加x万元;自制加工产值x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处置工作,开展废旧物资鉴定场次x场次,完成废旧物资处置共计x吨,处置收入约x万元。组织开展闲置物资摸底清查活动,清查闲置设x余台、闲置材料x项,共计x万元,目前正在推进调剂中。
在多元增效上。1-11月份,X煤矿业完成收入x万元,较计划增加x万元,新淮化工完成收入x万元,较计划增加x万元。引导机械总厂、设备租赁公司两家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外部创效,实现外创利润x万元。
(三)着力经营内控管理,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
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公司制度建设工作部署,梳理部门制度建设清单,确保制度建设任务落实落地。全年共制(修)制度x项,制定了集团公司2024年经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月度重点工作考核办法、机关部门绩效考核办法、下半年经营考核政策补充规定、电子商城管理办法、规范与职工投资持股企业往来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了完善煤炭销售管理办法、经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废旧物资处置管理办法、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物资供应管理办法,为保障集团公司经济合规、高效、规范运行管理提供了制度遵循和依据。
强化监督检查。全年围绕物流贸易、运营管理、物资供应等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x次,形成监督检查专题报告x份,对二级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从多维度、深层次把脉问诊,规范基础管理业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落实集团公司监督管理责任。针对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的x条问题(其中物流贸易方面x条、运营管理方面x条、物资供应方面x条),下发整改联系函或专项通报,督促整改落实。
强化销售分析。强化市场动态分析,建立煤炭销售周报与月度销售分析机制,以煤炭市场价格指数为锚定价格,动态跟踪分析集团公司煤炭销售价格情况,分析价格走势;强化商品煤结构分析,定期分析商品煤结构情况,包括省内精煤产率,省外优混洗混占比、洗块煤占比、精煤率等,结合生产变化和煤层赋存条件变化,综合分析商品煤结构变化,及其煤炭销售价格影响。强化销售异常分析,建立煤炭销售异常分析周报机制,从生产、洗选、销售到结算全流程环节过程中的异常变化,及时汇总收集,动态掌握生产经营重大变化。
优化运营机制。一是推进省内四座选煤厂收回,制定工作方案,专题调研,专题研究,逐步推进,将选煤厂划归矿统一管理,交接顺畅,生产稳定,更好地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二是推进XX煤矿管理机制改革,简政放权,提升矿井自主管理权。管理机制改革方案经XX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XX公司并配套制定了XX煤矿管理机制改革业务流程优化调整方案,至7月份改革方案全部落实落地。三是推进加工业务整合。11月份完成XX煤矿和机械总厂支护用品加工业务整合,发挥统一管理的优势,增强成本管控的集约性,提升管理效率。同时杜绝同业竞争,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加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打造集团公司支护用品加工制造中心。
防范贸易风险。严格落实制度要求,月度定期收集发布月度风险评估报告,结合集团公司物流贸易管理工作实际,总结发布2023年物流贸易风险管理工作报告。跟踪已有贸易风险案件进展,参与XX和XX海运专班工作,落实风险化解。组织开展物流贸易风险专题培训,特邀专家授课,进一步增强贸易合规经营意识,提高风险辨识及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推动集团公司贸易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问题整改。按照集团公司专项审计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举一反三、深入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成立问题调查核实专班,依规依法调查核实,严肃追责问责。专项审计反馈的x项问题已全面整改完成,共计问责处理x人。
...
二、存在问题不足
(一)一级市场结算压力传导不到位。从考核情况看,1-11月份x对生产矿井,有x对矿井商品煤售价低于计划价,出现报表利润低于预算,而考核利润大于预算。下半年修订的价格分成政策,对市场下跌部分x%挂钩考核,存在市场下行压力传递不足现象。从预算偏离看,发现1-11月份矿井单位的产量、利润计划完成率偏离度相差较大,导致各矿考核结算绩效工资差异较大。从市场行情看,XX公司石膏产品市场行情下滑,下半年更换考核指标后,以收入、利润为导向,激励XX公司完成年度任务,但从近半年月的考核结果看,XX公司的经营效果没有明显改善。
(二)机关部门绩效考核效果不佳。一是结果分布相对集中。机关部门考核指标设置相对单一,重点工作考核由各部室自行设定,完成难度较易,出现多个机关部门并列排名同一名次,考核分数难以拉开。二是指标设定松紧不一。考核初期为突出考核强制分布,部分部门挂钩量化联责指标,受指标预算松紧度不一,出现部分部门联责指标完成较易(如技术中心、通防地测部),分数长期排在前列,部分部门联责指标完成较难(如生产技术部、XX财务部),分数长期居后。三是审查责任落实不严。现行考核办法明确“党委办公室负责重点工作的确定、考评及汇总”,鉴于部门重点工作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复杂性,实际审查履职能力较弱,考核结果的认定基本实行由被考核单位自主负责制和分管领导审核制,外部审核机制未能有效落实。四是缺乏一票否决机制。针对机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失责失职情况,制度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否决机制,例如年度内生产技术部监督管理范围内,因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不到位,发生XX煤矿“**”事故,制度中缺乏一票否决制,造成考核过程中缺乏制度支撑和依据。五是动态考核运转不畅。根据考核要求,上级部门及集团公司新的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安排,应及时动态纳入月度重点工作考核范围。2024年仅两项临时性重点工作纳入动态考核(公水联运事宜、煤质考核办法修订)。
...
三、2025年工作打算
经管部将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安排部署,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底线思维、过程管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和内涵,不断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武装头脑。结合职责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研究透彻、找准症结、提实对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效。
(二)补齐管理短板。修订完善集团公司租赁设备管理办法,制定集团公司电子商城采购管理办法、内部市场化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依法合规。
(三)优化经营政策导向。精心谋划2025年经营考核政策,围绕企业的效益、效率、发展关键指标进行设置,突出利润指标考核,考核政策从外在数量向内在质效转变。一是利润指标纳入年度结构工资考核,并占较高权重比例,增强基层单位效益增资意识;二是按报表利润作为考核基础,全面对接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要求;三是成本费用全面纳入考核,严格成本费用控制,强化领导班子管理责任;四是产品售价与市场行情联动考核,设置售价涨跌区间以内的部分,全面计入收入利润考核;五是降低产量和进尺结构工资比例,降低量化指标权重比例;六是省外矿井煤质纳入考核,实行高质煤折增产量,低质煤折减产量;七是树立矿井不仅仅是生产中心、成本中心,更是效益中心的管理理念,一切围绕效益最大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另外,结合集团公司机关部门考核政策存在不足之处,对标同行先进政策和经验,修订完善集团公司机关部门绩效考核政策,查缺补漏,改进提升。
...
(奋书文库发布,全文约11100字)
点赞 2
收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