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市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建议

浏览量:211     |      发布时间:2024-07-20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五项标准之一,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聚焦重点任务,弘扬新时代社会文明新风尚,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整治陈规陋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支撑,提高了人的文明程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长年积累的陈旧思想观念难以破除等因素影响,个别地方仍是陈规陋习的洼地。

(一)大操大办名目繁多。一是受攀比之风、奢靡之风的不良影响,有些地区婚丧嫁娶仪式上仍然存在严重的铺张浪费现象;二是逢事必“大操大办”,民俗节庆、搬家乔迁、生日祝寿等名目繁多。这些不良风俗,既加重了群众的负担,更侵蚀了原本淳朴的乡风民风,同时也对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带来极大影响。

(二)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丧礼往往以封建迷信形式做道场治丧;逢年过节,升迁嫁娶,动土建房、开业庆典必定要占卦算命、求神问卜。这些封建迷信侵蚀、禁锢了群众的思想,使群众难以树立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观念。

(三)厚葬薄养有所抬头。一些家庭尊老敬老的美德逐渐消失。有的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少家庭还存在婆媳关系紧张、子女为赡养费互相推诿甚至反目等问题。有一些子女自己住新房,父母仍丢在危旧房中,但却在老人过世后厚葬奢祭以博孝名,这样的行为既铺张浪费,又不利于弘扬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四)文化活动单一俗套。虽然近年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但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载体仍旧单一。在农闲时节,多数村民就将时间用于打牌消遣。近几年,短视频创作已成为农民的一大娱乐阵地,但农民网红拍摄的短视频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一些低俗内容,需要正确引导。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新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从“爱、敬、诚、善”着手,讲好“中国故事”“xx好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社会风尚,激发基层群众“主人翁”意识,培根铸魂滋润人心,变“要我文明”为“我要文明”,夯实社会文明的群众根基。从根本上带动“民风”的转变,让广大群众感悟并认同主流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乡风建设的受益者。

(二)创新治理方式建机制。坚持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常态长效,创新和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文明建设“指挥棒”作用。要强化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规民约,推进社会文明指标体系建设,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要优化协同推进机制,整合党群议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级协商议事室等平台资源,在全面发动、阵地共建、力量共用、成果共享上加强融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要完善激励褒奖机制,健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表彰机制,激发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热情,完善英雄模范褒奖机制,推动形成尊重英雄、关心模范、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运用多种形式凝人心。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紧盯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依法依纪狠刹大操大办、打牌赌博、互相攀比等不正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凝聚人心的榜样作用,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建言者、推动者,带动村风民风向上向善,让新观念、新规则入耳入心;要用精准传播打动人心,坚持通俗化、分众化、精准化策略,通过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贴近人心的宣讲方式,用“小环境”说明“大形势”,把“书面语”转化成“家常话”,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提升群众文明程度的声音入耳入脑入心,把社会文明建设变为基层群众的思想共识、自觉行动;要多维创新凝聚人心,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时俱进推进宣讲形式创新,探索点单式、情景式、沉浸式等宣讲模式,推动新思想“云端”传播,规范网络文明,通过短视频、微电影和微动漫,让文明宣传教育占领并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不断提升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夯实群众基础促文明。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xx,既要党政引领、干部带头,也要充分调动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社会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让基层群众成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生力军。近年来,xx40%的协商议事活动与城乡文明行为规范、文明习惯有关。实践表明,广泛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实现了群众文明素养新提升,议出了文明行为新规范,形成了文明城市新风尚。一要大力培育弘扬“理性、真诚、平等、包容、和谐”的社会主义协商文化。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发挥好协商民主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的重要作用,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引导基层群众依法有序行使民主权利,理性有度参与协商监督,推动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二要不断丰富协商民主制度化实践。注重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将基层协商民主融入基层党建、市域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中,不断健全整体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确保更好实现“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的工作定位,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赋能,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三要持续推进协商民主常态长效化开展。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重要意义,广泛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有序组织更多基层群众参加常态化、广泛多层的协商议事活动,形成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的文明规范,不断夯实社会文明建设群众根基。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