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思政课建设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浏览量:360     |      发布时间:2024-05-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共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对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新考验、新挑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市打造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但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教育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各种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当前,我市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整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少数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也值得关注。比如,有的学生受“网抑云”“躺平”等消极网络文化影响,责任担当意识有待加强;有的学生表示“时常感到焦虑”或“时常感到心情压抑”,心理状态有待调适;还有的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和发展困惑,竞争意识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我市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拼搏,激发立志、担当,自觉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有利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将党的领导体现到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熔铸于时代新人培养的设计、安排、运行等各个环节。要在优化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建立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作为学科专业课程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的重要指标,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力量保障、评价牵引,从完善育人理念、发现问题、设计项目、优化机制等方面健全工作闭环,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三)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是关系教育举旗定向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表明,办好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当代青少年生逢其时,责任在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一代人,培养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抢占主动,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打造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在“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上交出合格的答卷。

二、实践与探索

(一)强化制度建设

1.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建立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制度,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每年召开会议,听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重点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重大事项,解决关键问题,完善工作格局,强化保障支持。

2.制定打造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列措施。我市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采取15条举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加强全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不断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制度体系。

3.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考核机制。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委派专家每年至少一次到各高等学校巡察,做到年度巡察全覆盖。针对各高等学校存在的问题分别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按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标准配齐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纳入高等学校党委书记落实主体责任述职评议考核、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院)长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述职测评、民办高等学校年检的重要内容,检查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与经费分配、招生计划安排挂钩;将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纳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范围,有力推动中共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二)强化改革创新

1.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全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方案》,从搭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平台、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交流、建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加强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措施,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还成立了我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扩大、深化与高等学校的联合培训交流机制,丰富学生的教育内容,同时积极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打造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2.实施“大思政课”建设行动。自治区教育厅等11家自治区级单位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措施》,不断完善“大思政课”工作体系。打造“大思政课”精品项目,每年认定一批“壮美**”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大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优秀成果,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知识。

3.以红色资源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我市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如,**师范大学打造“陈望道在**师大”情景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述《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陈望道与**师范大学的红色情缘。**学院依托**市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忠诚谱”情景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通过系列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壮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高等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标准,盘活现有编制,制定具体优惠政策,通过加大招聘力度、推动转岗补充、加强挂职兼任等措施,增加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推动中小学校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形成了由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处(室)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2.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激励机制。**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要求各高等学校按照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均不低于2000元月的标准设立岗位奖励绩效,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增绩效工资总量;要求各设市、县(市、区)因地制宜设置中小学校教师岗位的奖励绩效工资,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定单列制度。在自治区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活动中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选类别和指标,进一步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活力。

三、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各高等学校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编写修订《红色**》等教材,向学生宣传展示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魅力;督促指导各设区市、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强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纳入自治区中小学校教学用书目录,列为中小学(含中职)阶段的教学必修书目,在义务教育三、五、八年级和高中、中职一年级开设此课程。

(二)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自治区教育厅持续组织开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踏寻红色足迹、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工厂社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向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一线延伸。制定打造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标准,评选一批“大思政课”示范课,引导师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推动大中小学校充分用好社会资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依托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史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充分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三)破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难题。针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逐项突破。如,针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传授简单重复的问题,加强大中小学的教学交流和集体备课,推动各学校教学改革,挖掘全学段课程知识点内在关联性,构建贯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学段循序渐进的知识链;针对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被挪用、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将此列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的内容,推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要求,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周课时量,确保课时占比达到6%-8%的要求。

(四)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担负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

1.教育主管部门要指导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

2.教育主管部门要指导各高等学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科学化、规范化上下足功夫。

3.高等学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议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指导高等学校专家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推动高等学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求促进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的成果服务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其相互联系,切实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五)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1.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教学内容为重点的评价导向。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评价模式,坚持把师德评价放在第一位,实行“失德”一票否决制,重点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认同度,确保立德树人者先“立德”。

2.组织多主体协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主体的优势,明确各主体在教书育人、教学指导、监督反馈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共同承担并参与监督评价工作。

3.建立多向度、综合性的一体贯通评价路径。关注阶段性和差异性特征,综合运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以教学评价一体化为导向,推动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落地见效。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