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36 | 发布时间:2024-11-01
同志们: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天,我们召开2024年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文明实践工作培训班工作部署,展示工作成效、总结交流经验、分析查找不足,进一步把准方向、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更好推动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盘点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效,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在实践中服务群众、感染群众、引领群众,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红色文化作为物化形态红色资源和非物化形态红色精神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
(一)以“红”筑基,赋能做强“融合式”文明实践阵地
红色文化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源,一些地方通过整合、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红色阵地属性,打造了“融合式”文明实践阵地。
一是融入红色元素,实现资源融合。红色文化资源为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红色资源所在地为依托,打造红色文化景观,建设红色文化广场,用英雄人物命名道路及建筑,在文明实践站点放置当地红色英雄人物图片、介绍其事迹,让文明实践站点的一景一物都带有红色元素,拓展红色文化的渗透力和覆盖力,营造具有浓郁氛围的实践环境。
二是串联红色场馆,实现场所融合。红色场馆包括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人物故居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红色场馆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相对于其他文明实践阵地而言,红色场馆具有固定性、长期性的特点,更具有直观性和体验性的优势,是文明实践的永固阵地。通过串联红色场馆,打造“文明实践+红色场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线路”。
三是用好红色引擎,实现功能融合。红色文化是文明实践活动发挥作用的主引擎,引领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提档升级。2020年以来,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先后确定了一些村进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各试点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整合党群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阵地,高标准打造了以红色教育为主题,集理论宣传、政策咨询、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为民纾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切实打通了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二)以“红”育人,赋能做实“走心式”文明实践活动
红色文化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气质,聚合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气场,在凝聚思想共识、社会行为教化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丰富的载体和形式为文明实践注入了强劲动能,让文明实践活动更“走心”。
一是红色文化为文明实践提供“活教材”,实现内容“走心”。红色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XX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记忆的载体,拥有巨大的精神力量。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遗址、遗物、文献资料等,能够以真实的触感、观感对人们产生情感冲击。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理想信念、精神价值、文学文艺等,能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中增强人们的情感认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是红色文化为文明实践提供“实训场”,实现形式“走心”。运用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开展“红色故事”分享、“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歌曲”传唱等传统文明实践活动,还可以进行仪式教育、沉浸表演等体验式活动。通过穿一次红军装、走一段红军路、住一次红军营、吃一顿红军餐等实情实景的体验,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悟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让文明实践活动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变得有滋有味。
三是红色文化为文明实践提供“营养剂”,实现效果“走心”。与其他文化相比,红色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红色文化从内容和形式上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养分,红色场馆成为文明实践的“课堂”,文物史料、英烈前辈的事迹成为文明实践的“教材”,志愿者成为初心教育的“老师”,有助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三)以“红”为底,赋能做优“特色式”文明实践品牌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各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使红色成为了各地文明实践的靓丽品牌,比较典型的有:
一是XX打造“党的诞生地”品牌,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XX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建党精神孕育地,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打响“党的诞生地”文明实践品牌。XX成立了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擦亮中共一大、二大纪念馆以及“明灯”“文化三地”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的红色名片,开展“百名志愿者讲百年党史”活动,让革命旧址遗迹在志愿者声情并茂的红色故事讲述中焕发新光彩,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
二是XX打造“英雄花开英雄城”品牌,以文化城展现英雄城气质。XX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市花木棉有“英雄”美誉。XX围绕“红棉”这张城市名片,立足“英雄花”“英雄城”的深厚内涵,搭建起市花与城市红色基因“双螺旋”结构,打造了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英雄花开英雄城”文明实践品牌。通过开展“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引导人们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既提升了XX红色文化在全国的识别度,又提振了XX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三是XX打造“新时代·新民歌”品牌,用新民歌传唱新思想。XX着眼于民歌普及传唱,充分发挥陕北人民爱唱民歌的优势,以创编民间小调、信天游、秧歌曲、四季歌、揽工调等通俗易懂的曲艺类节目方式,颂扬伟大领袖、时代楷模、美好生活,开展“新时代·新民歌”传唱行动。通过对传统陕北民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多样化的文艺传播方式推进了新思想的大众化,有效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在XX大地扎深根、见实效。
二、认真分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居安思危破难求变
(一)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不力,制约了文明实践的精品打造。虽然XX各地拥有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分布比较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呈现各地资源自成一体、封闭运行的状态,甚至存在资源浪费、闲置的现象,不利于打造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和路线。同时,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革命遗址、遗迹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毁损,形势非常严峻,亟待加强保护。
(二)红色文化开发深度不够,弱化了文明实践的红色底蕴。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资料的征集和整理上,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传承、红色精神的领悟、历史经验的总结等明显不够,缺乏深度研究,精神内涵挖掘等针对性研究明显偏弱。在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中,未能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降低了人们对文明实践活动的兴趣。
(三)红色文化人才队伍不足,影响了文明实践的活动开展。缺少研究、保护、传承红色文化的专业骨干队伍。如,文明实践站点的专业讲解员队伍建设就亟待加强。当前,部分大型红色场馆有相对固定的专业讲解员,而多数小型红色革命遗址则没有讲解员,部分镇、村文明实践站点的讲解员都是当地村民担任,素质有待提高,现场讲解过于简单,难以使人们形成情感共鸣。
(四)红色文化呈现形式不活,制约了文明实践的效能发挥。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限制,部分文明实践站点对红色文化的利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图片展览、静态观光、单调讲解为主,较少利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等新型媒体进行立体化传播,缺乏震撼力和渗透性,使红色文化价值未能充分彰显于文明实践活动之中,参与者单纯地走马观花式游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明实践的效能发挥。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