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2023年就业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浏览量:480     |      发布时间:2023-10-10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稳定脱贫人口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促进"稳就业",促农增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2023年全县就业工作汇报如下:

一、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全县农村劳动力(16-59岁)15.2万人,脱贫户劳动力有5.572万人,截至目前,已就业15.2万人,其中外出务工9.63万人,在家发展生产务农5.2万人,自主创业共0.37万人。全县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人数3.4533万人,完成2023年目标任务的101.41%。截止6月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8人,完成XXX市人社局下达任务数750人的81.0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1人,完成XXX市人社局下达任务数180人的56.11%;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9人,完成XXX市人社局下达任务数60人的65%;5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0.62%。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服务带动就业。

一是开展点对点返岗服务活动。春节前印发《关于开展XX县2023年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免费乘车服务活动的通知》,广泛开展"点对点"返岗活动宣传,组织返岗农民工乘坐包车赴粤返岗。春节后从2023年1月27日起开展"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活动,输送农民工到广东各市安全有序返岗复工。截至3月15日,通过大巴78车次输送农民工赴广东返岗252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70人。2023年2月3日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农民工区内返岗复工"点对点"送工服务活动的通知》,截至3月15日,通过大巴23车次,输送农民工区内返岗8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5人(含检测对象)。

二是举办专场招聘会活动。2月3日,我县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XXXX-XXXXX对口帮扶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组织34家区内外企业到现场进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315个,全县1086名农民工参加现场应聘,达成意向464人次。3月17日在乐里镇乐安社区举办2023年广西"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暨XXX市XX县"春风行动"易地搬迁专场招聘会,组织95家区内外企业到现场进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5036个,全县935名农民工参加现场应聘,达成意向683人次。5月12日县人社局牵头在XX县文化广场举办XX县2023年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现场招聘会,共有38家企业进场招聘,其中深圳24家,XX14家,有325名求职者参加应聘,达成就业意向153人次。

三是"一对一"做好稳岗就业服务。及时收集区内外企业招工信息,通过乡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多媒体、网络、帮扶干部岗位推荐等方式,多渠道宣传、推送企业招聘信息。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为企业和脱贫劳动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已脱贫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利用劳务协作机制,收集XXXX区、XX市、XXX、县内等地企业招工信息,多渠道发布到求职者手中。2023年以来,已收集发布区内外企业招聘信息1135家,发布用工岗位130230个。

(二)落实政策稳住就业。

1."实打实"政策帮扶实现就业。继续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特别是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弱劳动力和半劳动力,帮助脱贫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共5353人,其中人社部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375个,乡村振兴局开发乡村建设公益性岗位1000个,发改局开发易安点公共服务岗位144个,林业局开发护林员2834个。人社部门今年1-5月已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807.92万元,促进乡村公益性安置的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

2.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2023年我县取消3个就业帮扶车间,新认定就业帮扶车间5个,目前全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31个,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200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418人。目前正在收集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补助材料,做到应补尽补。

3.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创业一次性奖补、国家创业板报贷款等政策,解决创业难、融资难的问题。鼓励有创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截至目前2023年已发放创业一次性奖补9人,4.5万元;累计发放国家创业担保198笔2439万元,其中2023年77笔1138万元。

4.继续对搬迁脱贫户的后扶措施实现全覆盖,着力解决好搬迁群众就业,全县易地搬迁脱贫户2279户9864人,有劳动力2216户5134人,已务工就业2216户4754人,区外务工990人,县外区内1050人,县内务工1599人。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1人以上就业。

(三)抓好培训促进就业。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充分利用人社、农业、教育等部门组织的职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保育员、厨师、电工、焊工、建筑工、汽车维修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技能水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截止2023年5月底,全县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4期,培训人数68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06人。

三、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成规模的企业少,吸纳就业能力减弱。县域内各类企业少,以餐饮、建筑等行业居多,规模比较小,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商超等行业不断萎缩,能提供就业岗位不多,导致吸纳就业的人群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比较困难。

(二)劳动者受自身因素影响,就业困难。部分失业人员年龄大、技能差、文化水平低,在本地就业和输出就业都比较困难,只能从事灵活就业,就业稳定性差。部分大学生存在就业期望值高、观念的偏差,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普工技工,导致就业困难。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复习考研和考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存在"慢"就业现象。

(三)组织技能培训难度大、面不够广。大部分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培训工作的有关政策不了解,对培训的意义不理解,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培训的盲目性,没有做到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致使培训群体覆盖面仍不够广泛,技能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仍不够强,没有能实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四)劳动力就业动态监测不够。由于乡(镇)、村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摸排、监测工作不重视,加之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就业信息掌握不准,如产业发展就业、企业用工就业人员信息统计不准确等,导致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脱贫劳动力、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动态监测不够,就业情况掌握不及时。

(五)宣传力度不够,招工、用工信息推送不及时。县人力资源市场缺乏职介机构,招工渠道狭窄,方式单一,加上县、乡(镇)、村级就业社保平台没有做到大力宣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失去就业机会。

四、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保障就业机制。切实加强政府主导,将稳就业、促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统筹考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理顺工作关系,细化工作方案,努力构建有效的保障体系。一是建立联动机制。要成立县就业领导小组,由县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县人社、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信、财政、发改、工会、妇联、团委、残联、工商联等部门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建立县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就业季调度、半年分析、全年总结制度,开展就业形势前瞻性研究,统筹指导和协调全县稳就业工作。二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重视稳就业工作,出台相关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的投入,纳入财政的预算,争取财政稳就业、促就业专项资金的逐步增加。三是落实援助机制。制定出台县就业援助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对就业失业困难群体进行摸排,建立就业援助对象台账,"一对一"开展就业援助政策宣传和岗位信息推送,引导积极就业。四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把稳就业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实行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压实,构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是要完善自主创业激励机制。建立大学生、青年自主创业激励机制,对创业带动、促进就业有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鼓励和重点优惠政策扶持。

(二)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就业创业。一是做好务工就业的动态监测。?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调动村(社区)网格员、帮扶干部等工作力量,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跟踪、数据反馈等方式,按照"一户一册一档"建立信息台账,动态掌握劳动力就业信息。同时创新稳岗就业预警管理服务模式,一旦有失业、返乡和就业不稳定等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就业有困难的群众实现再就业、无劳动力的家庭落实民政兜底保障,动态跟踪劳动力稳岗就业情况。二是强化招聘服务工作。要完善东西部劳务协作运行机制,县人社部门要主动对接开展东西部劳务,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搭建企业与劳动力对接平台,并对达成就业的农民工进行短期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开展"点对点"精准送岗,增强就业保障。三是加强本地企业用工服务。人社部门要主动与辖区用工企业对接,通过县、乡、村公共就业平台、微信等途径加大用工信息宣传和开展互联网招聘,帮助当地企业宣传招工。四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指导工作。积极推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持续开展毕业生就业见习招聘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落实就业见习补贴,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提高就业率。

(三)加大招商引资,带动就业增收。要结合XX实际,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利用外资、营商环境、专业机构、金融服务、载体建设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引资路径和渠道,注重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通过把"商"招进来,把"资"引进来,着力引进中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XX,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构建起"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规模企业、村有村办工厂、户有小作坊"的产业体系,打造XX林产品、农产品特色品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高质量就业。

(四)培强特色产业,拓展就业空间。按照"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发挥优势、带动发展"的产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县级"5+2"特色产业及新业态,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杉、油茶、糖料蔗、猪、鸡、芒果、八渡笋等主导产业,挖掘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主导产业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当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加收入。二是利用农村的特点发展新业态。结合各乡(镇)、村发展特色农产品、传统食品的实际,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发展电子商务直播销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吸纳一批高校毕业或当地愿意从事电商的人员就业,既有利于本县本地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又有利于解决当地稳岗就业问题。同时,用好政策,争取每个乡(镇)建立冷冻库收藏滞销产品,发展经济的同时带动就业。三是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能人带动作用,全面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基地对脱贫户的带动作用,努力做到带动有收入。如立足本县资源,以油茶、八渡笋、芒果产业为基础,发展"企业+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鼓励企业到行政村建立产业基地,大力引导合作社等积极参与,通过技术培训、岗位设定等举措,实现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安置和优先就业。

(五)落实政策扶持,稳定就业环境。一是要用好用足政策。出台和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本地民营企业,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脱贫劳动力,支持企业稳定就业。二是要合理开发就业岗位。组织各村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困难群众增收、脱贫等问题,摸排就业困难群体,统计就业需求信息,以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为精准脱贫突破口,开发适合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的岗位,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户手中,帮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创收增收。

(六)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充分整合利用农业、扶贫、教育、商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多形式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增加收入。一是做好培训宣传发动工作。采取分片包干制宣传动员,发动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让他们都学到一技之长;二是面向市场,开发多岗位如汽车、摩托车维修、电焊、建筑类、保育员和油茶、芒果、糖料蔗等特色产业种植等实用性、针对性更强的培训工种实施培训,积极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为各个产业链集聚强大的人才储备,提高培训后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效。三是对需要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岗前技能培训,帮助进厂和进场务工群众提升文化素质,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四是依托本县油茶、芒果、糖料蔗等特色产业发展,采取时间分段、培训下乡等灵活培训形式,把培训办在"田间地头",让"田秀才""土专家"开展"手把手"教学,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和水平,激发创业动力。五是要结合市场需求,针对初中毕业没有再读人员和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需求和培训意愿的劳动者,采取"实体观摩+课堂培训"模式,就近就地培训的方式,在(村)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就业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