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在五一假期及夏季旅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73

发布时间:2025-04-24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全面动员部署“五一”假期及夏季旅游旺季安全生产工作。当前,群众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全县即将迎来客流高峰,但越是旅游市场火热,越要警惕风险隐患抬头。安全生产是文旅行业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我们必须以“如履薄冰”的警觉、“万无一失”的标准,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心、舒心、放心的文旅环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筑牢思想防线,以最高站位扛起安全责任

安全生产是文旅行业发展的基石,是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近期,国内个别景区发生的高空设施坠落、山体滑坡等事故,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深刻汲取这些事故的教训,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从前期我们对全县文旅行业的检查情况来看,部分单位还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倾向。一些景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隐患排查工作浮于表面,只是走走过场,没有真正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应急预案也是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旦发生事故,根本无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

(一)要树牢“人民至上”的政治自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旅行业中,游客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各景区、场馆负责人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玻璃栈道、索道、临水区域等高风险点位,这些地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做到“设施每日检、隐患不过夜”,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存在山体边坡隐患的景区,要立即聘请地质专家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宁可停业整改,也绝不能带病运营,这是对游客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景区长远发展负责。

(二)要强化“隐患即事故”的危机意识。隐患是事故的根源,只有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即日起,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游乐设施年检记录是否齐全、消防通道是否畅通、餐饮单位卫生是否达标等方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隐患、整改、责任”三张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特别强调一点,凡是电气线路老化、燃气管道锈蚀的场所,这些地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业整顿,待验收合格后方可开放。我们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安全隐患,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三)要压实“全员有责”的行动担当。安全生产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文旅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责任。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安全生产的守护者。各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亲自督查,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安全员要全天候在岗,加强对设施设备的巡查和维护,紧盯设施运行和游客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一线员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现游客跨越护栏、进入危险区域等行为要及时劝阻,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局机关将成立督导组,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公开通报、顶格处罚,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二、织密防控网络,以最硬举措消除风险隐患

当前,旅游安全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叠加性的特点。既有传统领域的老问题,如设施设备老化、消防安全等问题,也有新兴业态的新挑战,如玻璃栈道、悬崖秋千等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问题。我们要坚持“人防+技防+物防”三管齐下,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要严把设施设备“安全关”。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游客安全的基础。对景区特种设备要实行“双保险”管理,即除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检验外,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日常维护和检查。所有玻璃栈道、高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必须取得市场监管部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运营,这是最基本的准入条件。每日运营前要开展空载试运行,并留存视频记录备查,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原因。针对夏季雷雨天气增多的情况,山岳型景区要提前检修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临水区域要增设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要拧紧人员聚集“安全阀”。随着旅游市场的火爆,人员聚集现象日益突出,这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要严格执行景区最大承载量规定,避免人员过度拥挤引发安全事故。X北坡等热门景区要落实分时段预约制度,通过线上平台提前发布预约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实时公布入园人数,让游客及时了解景区的人流情况。当客流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要立即启动分流措施,通过设置指示牌、安排工作人员引导等方式,将游客有序分流到其他区域。在游客服务中心、检票口、观景平台等易拥堵区域,要增设引导员和电子导览屏,引导游客有序通行,防止人员扎堆引发踩踏事故。文化场馆、演出场所要严控瞬时人流,通过设置限流措施、增加安保人员等方式,确保安全通道24小时畅通,为游客提供安全的参观和观演环境。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