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党课讲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勇当国企改革实践者

浏览量:227     |      发布时间:2024-08-12

同志们:

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当前我国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构筑竞争新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和客观需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深刻理解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立足自身独特优势和地位,提前谋划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切实发挥好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一、深刻认识国企具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基础

培育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主要在于颠覆性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体系现代化。新一代技术研发具有投资金额大、风险等级高、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国有企业对高水平创新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和集聚力,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是突破原创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大国重器的中坚力量。

据统计,中央企业拥有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和机构,拥有120万名科技人才,2023年科技创新投入达到10660亿元,接近全国的1/3。近年来央企在载人航天、热核聚变、北斗导航、深海探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基础前沿领域贡献了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成果,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和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等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填补了一批科技空白,为我国建立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方面,国有企业拥有集成创新、组织平台和市场需求等综合优势,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地方国资委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供给,指导国有企业深入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等系列重大改革,探索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国货国用”“国芯国造”,有力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摆上“货架”。

2023年,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超过60万个5G基站,年底总量达到290万个,实现了对主要城市和重点区域的全面覆盖,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航空工业等企业积极部署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将为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企业主动开放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有效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油气生产质效,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国务院国资委正在深入实施产业焕新行动和扎实推进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启动了“人工智能+”等专项行动,将成为进一步实现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的有力抓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当前各国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的一道“抢答题”和“必答题”。近年来,国有企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据统计,2023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35.2%、17.1%。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较上年增加3.23个百分点,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夯实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二、准确把握国企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两对关系

把握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产品市场广、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具有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等特殊优势,在我国稳就业、促外贸、建设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对国际经济产业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顶梁柱”“压舱石”作用,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大国竞相角逐的新赛道、抢滩的新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与主攻方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非割裂孤立关系,也没有绝对界限,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多维应用场景等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传统产业升级构建新的增长点,是传统产业长期发展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喜新厌旧”、忽视传统产业,要坚持两端发力,大力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枝”、焕发新活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让“新芽成大树”、增强新动能。

把握好新增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新增生产力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条件下生产效率的增量,可以通过劳动产品产出量与劳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度量。新增生产力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将转化为更高级、更先进的生产力形态,即新质生产力。二者体现了量和质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因此,一方面,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生产力“量”的增长稳住做强做优做大的基本盘,但不能单纯追求产业规模扩张,应当更加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质效的提升。另一方面,量变到质变绝非一蹴而就,要摆脱一哄而上的浮躁心态和短期行为,避免出现新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积聚新增生产力,扎实推动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三、国企培育新质生产力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发展动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实现大幅提升,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关键核心领域大部分技术创新仍以跟随式为主,基础研究、原创研究、前瞻研究能力还有不少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一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深度融入国家基础研究体系,聚焦企业的职责使命和功能定位,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围绕落实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战略出发,以更大力度聚集创新要素,提高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尽快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定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和市场应用者多重身份优势,汇聚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在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中主动靠前一步,积极挑大梁、当主角。三是加强前沿技术布局,持续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紧跟全球前沿技术新走向新趋势,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和可控核聚变等重点领域提前布局,积极抢占一批前沿领域的最高点、创新链条上的关键点和创新体系中的控制点。

加强产业创新,筑牢产业体系基底。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但投入量和投入方式仍缺乏系统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仍有待提升;同时,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基底的产业基础能力总体较为薄弱,面临外部打压遏制与内部转型升级需求,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亟待优化提升。一是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通过加大重大投资、加快高质量并购、打造高水平场景等形式,推动15个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任务落实落地;强化与产业链上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形成国有经济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关键环节和高端领域,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化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积极共享解决方案和工具包,支撑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深度融合;同时,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突破清洁生产、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关键技术,支撑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三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主体,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探索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特点的企业组织、运营和商业模式,打造一批满足“四新”标准的创新型国有企业,加快专业化整合,培育一批处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企业。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对技术、应用和行业市场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深厚科技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人才吸引力正在逐渐下降,人才政策、薪酬设计、激励约束和容错免责等机制尚未健全,核心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人才队伍结构与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尚有差距,企业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一是充分激发关键人才动力,面向海内外大力延揽高层次、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团队),开展高端产业人才培养专项工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为顶尖人才建平台、配团队,有计划安排青年骨干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突出培养激发高精尖缺人才活力动力。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使用力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符合科技创新特点和需求的政策制度体系,持续优化战略、规划和项目等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用好用足各类支持政策,持续深化改革,打造政策特区,对科技领军人才充分授权赋能、松绑减负,在科研项目、经费支配等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切实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