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0
发布时间:2025-04-02
同志们,根据学习教育安排,今天我以“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强化作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是关键。”党的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当好“领头雁”。
一、要在作风方面坚持“以上率下”,培养亲民重民的优良作风。贯彻群众路线关键在于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有力抓手。抓作风建设要有实效,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党的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杜绝官僚主义习气和作风。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 。” 明确告诫党的领导干部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冷暖,注重工作方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生动诠释了“以上率下”。习近平总书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不仅有着红色基因传承和良好家风熏陶,还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历。早在幼年时期,习近平便亲身感受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粒粒得来皆辛苦的艰辛与不易。青年时期,他在陕北梁家河度过了七年难忘的知青岁月,更加体会到农民生活的困难和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他从乡村到县城,从西部地区到东南沿海,再到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和上海市,所到之处,始终不忘到基层一线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基层一线党群工作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由于经常接触基层群众,习近平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习惯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俗语与群众交流。如,他要求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接地气”“充充电”,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补足信仰之“钙”,医治精神“软骨病”, 遏制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提出改进工作作风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墙”,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等等。这些通俗平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迅速拉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使人民群众倍感亲切,从而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要在榜样形象方面“以上率下”,树立身正垂范的标准样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实现了从治标到治本、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取得了从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变的重大成就。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气候正在形成,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率先垂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等等。无不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的政治自觉和勇于自我革命的无畏担当。正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树立起了“正人必先正己”的鲜明态度,用极其严格的标尺来度量自己,用十分规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为全党作出了示范和表率,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正能量才得以充分弘扬。领导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影响身边同事和下属、乃至全社会的作风,产生积极的引领效应。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和需求放在第一位,切实解决他们渴求的、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主要是指在路线、方针、政策、政治方向等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要站稳立场、认真践行思悟。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时,要坚持合规合法,决不能越俎代庖,干预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只能行使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监督权。对于违法乱纪、违规操作的具体人和具体事,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警告或阻止,让其知道任由事态发展的严重性和不可挽回性。同时,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