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11
发布时间:2025-04-02
书记作为“班长”,在单位建设特别是在班子建设中,起着“主心骨”作用,负有“第一位”责任,对于提高班子建设和单位建设水平至关重要。我感到作为一名书记,应重点加强管党领班、培养人才、执行落实、自主创新等4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当好“四种”人,走好“书记”路:
一、当好“掌舵者”,提高管党领班的能力。过硬的队伍要靠坚强的班子来带,坚强的班子要靠合格的书记来抓。各级一定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履职,真正进入“主阵地”,尽心种好“责任田”,以积极有为的理念和奋发作为的干劲抓班子、管队伍、强建设,全面提升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
(一)要会把方向。如果把单位比作一艘船,那么党委支部就是这艘船的控制室,书记就是控制室里的掌舵人,把住了正确的方向,船才能正确地前行。要增强“四力”:一是洞察力。就是察大势、观大局的能力,也就是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特别是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形势,面对青年干部价值取向多元多样的新特点,面对信息网络深刻改变思想舆论环境的新趋势,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判断问题,不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不当政治上的“墙头草”“老好人”。二是掌控力。就是对所在单位的掌握和控制能力。不仅表现在重大问题、原则是非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表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中,能够体现和落实好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还表现在对部属出现的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能及时发现纠正;更表现在遇到突发情况和棘手问题,能够稳妥处置、有力应对,最大程度消除负面影响。三是斗争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发扬斗争精神,也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党内生活中,就是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对发现的各种问题,都敢于抵制、纠正和破除。四是执行力。也就是善于落实和执行上级指示。凡是党委有要求、有部署,都能够结合工作实际,转化为具体的思路、举措、办法,始终做到站位高,对政策法规清楚,对上级精神清楚;眼睛亮,对单位现状清楚,对基础底数清楚;脑子清,对工作目标清楚,对办法措施清楚;方法活,就是抓工作能区分轻重缓急,善于抓主要矛盾,始终保持单位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要会管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抓好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也就牵住了管党领班的“牛鼻子”。班子成员,大都处于事业的发展期、人生的爬坡期、家庭的负重期,影响思想变化的现实因素很多,缺少及时的、必要的点拨提醒、纠偏正向,就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书记担负管思想抓教育的职责,要摒弃班子成员觉悟高,大道理都懂、小道理全会的惯性思维,自觉扛起责任、敢抓敢管,确保班子成员忠诚可靠、思想稳定。具体讲,要做到“四个经常”:一是经常组织思想汇报,督促班子成员定期向所属党支部或党小组汇报思想,注意克服有组织、缺质量,汇报工作多、汇报思想少的问题,并适时召集党小组长收集汇总情况,通常基层党支部每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二是经常开展谈心交心,及时了解掌握班子成员的思想动态、现实困难和心理状况,并适时给予必要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排忧解难。三是经常分析思想形势,定期召开思想形势分析会,紧贴单位形势任务,对班子成员思想进行定质定量分析,掌握思想轨迹,摸清思想倾向,研究解决措施,通常结合思想形势分析进行。四是经常进行教育帮助,利用党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时机,组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领“一班人”进行思想交锋、工作交流,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觉悟。
(三)要会带队伍。一个领导的最大能力,既要自身有本事,又要让部属发挥最大的本事。作为书记,必须有一支思想好、能力强的干部骨干队伍,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在工作中,必须传经验常帮带,多给干部骨干理思路、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帮助他们提高抓经常性工作落实的能力。
(四)要会作表率。书记不能坐而论道、指手划脚,要勇站排头、做出样子,以实际行动、以光鲜形象影响人、带动人、折服人。当好三种表率:一是勤勉敬业。要摆正位置、认清职责,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单位尽责”的理念,当家理事、踏实做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善其事。尤其要正确处理好公私矛盾,勇于牺牲奉献,始终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二是公道正派。在工作实践中要努力做到“三个一”,即一身正气,任何时候都敢讲硬话、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一视同仁,对任何人都坚持平等相待、一碗水端平;一尘不染,处理任何事都按规按矩、不徇私情,特别是敏感事务要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三是以上率下。既要当好“指挥员”、也要当好“裁判员”、更要当好“运动员”,既要能够“动脑子”、也要带头“动身子”,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部属做出好样子。
二、当好“引路人”,提高培养人才的能力。育人是单位建设中的一项最经常、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一门科学。人才培养的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管人育人就能带着优秀人才,上下团结,士气高昂。
(一)凝魂。何为魂?如何凝魂?就是对各级党员思想、心理和情绪进行有序有效的培育和引导,让同志们紧紧围绕实现单位建设目标发力,始终朝着释放正能量拼搏。一是要真心尊重。主要领导要善于尊重各级干部职工的人格、保护年轻同志的自尊心。特别是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时机场合、要注意就事论事、要注意部属的承受能力,不能动辄责骂训斥,甚至挖苦讽刺。二是要真情关爱。孙子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你倾注了多少真心,部属心里最清楚;你是不是在作秀,部属一眼就看得出;你对同志们有多亲,同志们就离你有多近。领导把部属的事当大事,部属就会把自己的事当小事,把领导抓的事当大事。三是真诚沟通。要以理通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说理,要善于针对不同的人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表达语言与方式,把高远的道理讲近,把深奥的道理讲实,使大家在经常性的灌输熏陶中提高思想素质,不断成长进步。
(二)聚气。“气”是一个单位精神的重要核心,作为书记,带士气、带正气、带风气我们的职责所系、使命担当。一是带士气。士气是一支队伍无声的语言,士气低迷肯定问题重重,士气高昂必定管理有方。在武装暴动失败的革命低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思想的统一;在有人担心“红旗还能打多久”时,毛泽东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篇章,这是信念的树立;在如何赢得群众支持的问题上,我军归纳总结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制度的约束;在如何提高内部凝聚力上,广泛开展整风运动,党员干部叫响“看我的、跟我上”,这是情感的调动;在即将夺取革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是精神的延续。可以看出,士气短期提升靠“激”,长期保持靠“治”。要善于通过目标信念的有力确立,优良传统的培塑传承,纪律规矩的有效约束,党员干部的表率带动,持续激发民心士气。二是带正气。有正气的队伍生机勃勃、强健向上、顽强奋起;有正气的队伍雄奇壮烈、阳刚向上、所向披靡。要心存正念。就是始终保持对组织的“忠诚心”、对群众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始终坚信“最重的礼物是工作、最硬的后台是群众、最实的靠山是组织”。要口有正言。一方面敢于发声,坚决抵制“歪歪理”,把住言论方向,始终正面引导思想;另一方面管住自己,不对上级指示要求妄加评论,不在部属面前讲牢骚怪话,始终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要身干正事。就是干有利于单位建设的事,有利于工作成效提升的事,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始终以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紧迫感,有一种带不好单位无法向组织交代的责任感,时时警策自己、不敢懈怠。三是带风气。要大兴团结友爱之风。着眼单位第一,强化以单位为家的奉献意识,浓厚解难为民氛围,培养舍己为人习惯;要大兴廉洁自律之风。始终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搞亲亲疏疏、不掺杂个人好恶恩怨、不拿原则做交易、不侵犯人民群众利益;要大兴民主公正之风。充分尊重维护各级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支持各级干部职工对单位建设的大事建言献策,对敏感事务加强监督,做到发扬民主聚民心,公正处事正风气。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