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0 | 发布时间:2024-11-13
*煤炭资源优势明显,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集煤炭生产销售和洗选加工、垃圾发电、水泥建材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主要煤炭代表企业有华亭煤业集团、**煤矿;电力企业有华能*电厂、山东能源集团*火力发电公司、中电建*能源*发电公司;水泥企业有*水泥和祁连山水泥*分公司;这些企业都属于高耗能行业,既是*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也是低碳转型的重点,同时更是银行业信贷支持的重点,我们通过对金融支持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的调研,找到银企双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发挥全融杠杆的对策思路。
一、金融支持高耗能行业转型发展基本情况
(一)全力引导和推动绿色信贷投放。人民银行*市分行以“绿色金融深化年”行动为抓手,制定印发了《*市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突出加大对煤电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基地、煤电能源保障稳定供应等领域的绿色信贷支持力度,组织金融机构对全市新能源项目融资需求全面对接,推动农发行*市分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市分散式风电项目授信*.*亿元,带动年碳减排量*.*万吨。指导农行*分行为*煤矿项目制定融资方案,开通绿色通道,运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为项目授信*亿元,有效弥补当年投资缺口。至目前,*市绿色信贷余额**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个百分点。
(二)金融资金及时跟进重大转型项目,企业获得资金成本逐年降低。依托全市推进煤炭资源一体开发、深度转化、延链增值,打造产业链增长主引擎,构建绿色低碳清洁循环高效煤电化产业体系,支撑产值过千亿元目标,各金融机构聚焦重大项目,主动作为。*银行*分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大力支持*煤矿等高耗能行业前期建设,邮储银行、*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大力支持企业项目后期建设。人民银行持续下调LPR,采取延期还本付息、降低贷款利率、调整结息方式等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调查显示,有银行贷款的企业融资成本呈现逐年降低趋势,近三年,海创能源和*煤业贷款利率平均下降了*.*个基点,银行让利企业不断加大。
(三)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上级行标准,促进产业低碳协同发展。农行*分行按照总分行绿色金融工作要求,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制度安排较为完善;中行*分行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简化手续,支持高耗能行业转型贷款额度逐年增加。全市金融机构形成了全程服务绿色转型金融发展的工作格局。**年*月,*市确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中行*分行综合评估该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公司核定*.*亿元项目贷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土地、原材料、设备等价格上涨因素影响,该项目总投资超概算,为确保该项目正常建设和运营,该行又为企业新增*.*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帮助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二、高耗能行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转型行业发展战略与银行信贷政策存在不匹配问题。随着企业不断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未来高耗能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将进一步激发低碳或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从长期看,行业设备和生产水平的提升有限,通过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来进行碳减排的潜能将可能会不断减弱,企业只能通过寻求和利用新型清洁能源来降低碳排放量,推动行业发展向清洁低碳转型。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转型金融尚未建立系统的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政策支持体系,加之银行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碳排放等数据环境信息收集滞后,绿色信贷资金安全存在潜在风险。
(二)缺少与信贷产品创新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每一项创新的银行信贷产品,除了支持企业发展外,还能起到信贷杠杆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例如省内嘉峪关市金融机构为酒钢发放了一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撬动企业创新转型链条,信贷杠杆的带动意义重大。辖内通过融资对接机制,督促落实了一笔碳减排创新贷款“碳评+金融”模式,但高耗能企业碳排放信息缺乏有效监测平台来归集、整合、处理和共享,也没有科学算法评估企业减排表现,使金融机构无法获取企业完整、准确、持续的碳排放信息,近年来在支持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方面仍然是传统的银行信贷产品,特色信贷还处于空白。
(三)缺乏多渠道支持企业低碳转型的投融资体系。辖区煤炭电力企业中,除华亭煤业集团和祁连山水泥公司实行行业内部融资,不需要银行贷款外,其他企业转型融资渠道全部为银行贷款。生产耗能减排、新技术碳减排、生产工艺碳减排是煤电企业主要的低碳转型方式,从长远看,针对企业多样化低碳转型融资是一种趋势,目前*市辖区缺少直接融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尚未形成多层次、多渠道支持企业低碳转型的投融资体系,高耗能企业融资方式单一。
三、金融支持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协作健全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完善转型金融激励机制。银行加强和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转型产业发展体系。及时修订完善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方案,着力发展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推动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建议整合环境、安全、司法、征信等信息,建立政银企三方转型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建立转型企业绿色信息披露机制,定期披露环境信息报告,提高转型企业信息透明度。适度加大转型产业的指引和考核,发挥好投资、环保、财税、担保等政策的配套作用,提高转型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
(二)建设碳账户数据平台,探索创新转型金融产品。以高耗能行业项目库建设为核心,集成并披露企业环境评价和碳排放有关数据信息,构建一体化绿色和转型金融服务的数字信息共享平台。在信贷产品方面,金融机构借鉴排污权质押贷款业务,以排放权减排额作为抵押物,为环保转型企业进行融资;积极开办专项治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换代的项目贷款业务,鼓励煤炭、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技改;开办排放权交易购买方专项贷款,推动碳交易开展。在绿色保险产品方面,鼓励在不改变所有权和资金用途前提下发展绿色基金,支持保险公司开发绿色保险产品,提高资金使用率及风险补偿能力。
(三)引导和鼓励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在积极运用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资金支持煤电企业进行低碳转型的基础上,鼓励规模大、效益好的转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借用资本市场融通资金,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企业也应适度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合作,缓解流动资金压力,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从严把握煤电行业风险的同时,充分考虑转型企业实际情况,适度“去杠杆”,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为煤电企业加快转型创造科学合理的和多样化的金融环境。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