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国企公司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党课讲稿(4400字)

浏览量:109

发布时间:2025-04-27

同志们: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十二年来,八项规定以小见大,从细微之处入手,推动着巨大的变革,书写出我们党作风转变的宏伟篇章。当下,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展现出‘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崭新气象,产生了‘一子落而满盘活’的良好效果。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这一举措是对党的部署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与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促使作风建设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接下来,按照专题学习教育的安排,我提出几点看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

(一)领悟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明确其在作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理解其对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中央八项规定聚焦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以及厉行勤俭节约这八个方面,为党员干部的行为确立了清晰而具体的准则。在改进调查研究上,倡导多与群众座谈、多和干部谈心、多进行商量讨论、多剖析典型案例,多前往困难较多、群众意见较为集中、工作难以开展的地方,切实深入基层、把握实际情况,从而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良会风,增强会议的实际效果,召开简短的会议、发表简洁的讲话,尽力避免空话、套话,防止出现形式主义的会议,以节省时间与资源,促使党员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之中。精简文件简报,有效改进文风,对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概不发,削减文山会海现象,提升工作效率。这些规定从工作的各个细微之处着手,规范了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与行为模式,是作风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二)认识八项规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深远影响,它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党的作风与党的形象息息相关,关乎人心向背,更关联着党的生死存亡。八项规定一经出台,便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纪元。它从细微之处入手带动作风发生巨大转变,对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着力点以及实施路径给出了解决方案,为全面从严治党构筑起坚实的制度保障。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的进程中,有效地抑制了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着重整治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党风与政风呈现出崭新气象,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获得极大提高,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拥护,稳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三)把握八项规定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发展中的创新价值,以小切口推动作风建设大变局。八项规定的制定与实施,使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深化。其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切入,以坚定不移、坚决有力的态度狠抓作风建设,彰显出我们党秉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这种从小处着眼、见微知著、以局部带动整体的作风建设方式,破除了以往作风建设中大而无当、流于形式的弊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全新局面,为党的建设强化提供了珍贵经验。

二、全面剖析当前作风建设新特征,精准把握落实难点痛点

(一)关注隐形变异问题,如电子红包、网购送礼等新型违规形式,分析其隐蔽性及监管难点。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相伴而生,“四风”问题呈现出隐形变异的新趋势。电子红包具有便捷、隐蔽的特性,这使其成为部分人违规送礼的新方式,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发送大额电子红包,往往不易被及时察觉与监管。网购送礼借助电商平台的便利性,直接把礼品快递至收受者手中,交易记录混于众多正常购物记录之内,加大了监管的难度。这些新的违规形式隐蔽性较高,监管部门运用传统监督方式难以发现问题,有必要创新监管手段,强化大数据分析、部门协作等工作,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二)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如文山会海反弹、政策执行机械等,结合调研数据找准问题根源。虽然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部分地区和部门文山会海有反弹迹象,会议数量增加、时长延长,文件篇幅长且内容空泛,这对工作效率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调研数据表明,2024年全市会议数量同比增长xx%,文件印发数量增长xx%。在政策执行环节,存在机械性执行的情况,部分干部不结合实际,对政策生搬硬套,致使政策难以落地生效。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过于关注形式和表面工作,缺乏担当意识与务实态度,同时也体现出制度执行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