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县委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党课讲稿

浏览量:58

发布时间:2025-04-24

同志们:

为政之要,莫先乎风;成事之要,莫先乎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XX县委肩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任,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作风建设,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在行动实处校准坐标,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XX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在历史脉络中领悟作风建设的“根”与“魂”

(一)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纲领的科学性,更体现在作风品格的纯粹性。从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作风来体现”,到列宁提出“执政党必须注重工作作风的革命性改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作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风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作风”,构建了党的作风建设基本框架;邓小平同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将作风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这一理论脉络,彰显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为XX县委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作风建设是党百年奋斗的致胜密码。百年党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作风建设史。土地革命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铸就铁的作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淬炼思想纯度;解放战争时期,“两个务必”敲响防腐警钟。进入新时代,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全党激浊扬清、重塑形象,94.9%的群众满意度印证着作风建设的民心所向。XX作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更应从党的百年作风建设中汲取力量:传承“扁担精神”的艰苦奋斗基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担当作为品格,让优良作风成为XX干部的精神标识,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主战场彰显使命担当。

(三)作风建设是开创新局的战略支点。当前,XX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XX“1+8”XX都市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对XX而言,就是要将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项目建设中,以“钉钉子精神”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在民生保障中,以“绣花功夫”办好教育、医疗等实事;在生态治理中,以“啃硬骨头”的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只有以作风“硬”支撑发展“稳”,才能在区域竞争中突出重围,书写XX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二、在理论武装中把准作风建设的“纲”与“领”

(一)以党性修养固本培元。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解决“私”的问题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XX县委班子成员必须带头树牢“公”的意识:在决策部署上,以全县80万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权力行使上,坚持“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私用”,规范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权力运行;在利益取舍上,牢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正确处理个人得失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通过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将“大公无私”的党性要求融入思想深处、见诸行动实处。

(二)以制度建设刚性约束。“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作风建设根本上要靠制度。”XX县委要坚持问题导向,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责任制度,建立“县委统筹、纪委监督、部门落实”的作风建设责任链,压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健全监督制度,整合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群众监督等力量,建立“八位一体”大监督格局,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三是强化考核制度,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等重要指标,树立“凭作风吃饭、靠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通过制度的“铁笼子”,确保作风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以监督问责形成震慑。监督是作风建设的“探照灯”“防火墙”。XX县委要突出政治监督,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纳入巡察“必查项”,聚焦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要深化民生监督,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中梗阻”问题,开展“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联乡镇”活动,推动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要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三公”经费、工程项目等进行动态监管,让“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无处遁形。通过“监督常在、震慑长悬”,倒逼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四)以廉洁文化浸润心田。“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XX县委要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挖掘XX历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毛遂清廉文化园”“夏家大院廉政教育基地”等特色品牌;开展“廉洁家庭”“廉洁标兵”评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创作廉洁戏曲、微电影等文艺作品,让廉洁理念走进群众、深入人心。通过“以文化人、以廉润心”,在全县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使清风正气成为XX的城市底色。

(五)以系统思维协同推进。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五个结合”:将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解决“不想腐”与“不能腐”的问题;将监督执纪与激励担当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干事者撑腰鼓劲;将“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相结合,县委常委班子带头示范,带动全县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将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一线检验作风成效;将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既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又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反弹。通过系统谋划、协同发力,形成作风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在担当作为中彰显作风建设的“行”与“效”

(一)在服务群众中厚植情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XX县委要把群众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最高标准: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群众点单、部门接单、党委验单”工作机制,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推行“一线工作法”,县委常委带头包联重点村、重点企业,每月至少3天深入基层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落实“领导接访日”制度,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通过密切联系群众,让作风建设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二)在推动发展中担当作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XX县委要聚焦“产业兴县”战略,以作风大转变推动发展大跨越:在项目建设上,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机制,确保省、市重点项目按时序推进;在招商引资上,开展“全员招商、精准招商”活动,县委班子成员带头走出去,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在营商环境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打造“XX办事不求人”的金字招牌。通过真抓实干,推动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