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6
发布时间:2025-04-21
同志们,县域强,则经济强。根据市委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攻坚推进会,主要目的就是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聚焦工业引擎,推动产业兴旺
今后,我市要按照“一核引领、四区联动、九县并进”的发展格局,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做强做大市中心城区。聚焦“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目标,推动市中心城区扩能升级提质,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品质生活样板区、高效能治理先行区,使市中心城区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金融中心。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规划、高质量推进,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丰富繁荣城市业态,加快发展城市经济,推动旅游业、物流业、建筑业、现代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二是加快推动四个城区协同发展。Xx区构成市中心城区主体,区位条件较好,交通相对便利,发展潜力很大。要坚持协同联动、一体化发展,推动各类要素集聚,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补互促,提升协作发展水平,增强市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xx区、xx区作为中心城区主引擎,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做强做大工业经济,争当xx强起来的主力军、引领者。xx高新区作为中心城区工业发展主阵地,要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产业支撑,加快打造千亿园区,为xx进位赶超提供可靠增长极。xx区要科学规划、精准定位、完善功能、做强产业、集聚人气,推动大健康食品产业、高职高教快速发展。三是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赶超进位。立足各县特色禀赋优势,着力打造“三大经济发展圈”。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圈,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重点,推动xx大力发展电子信息、xx产业,建设xx经济带工业产业集聚区;推动xx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重要基地,对接xxxx建设铜基新材料重要基地;推动xx加快变电设备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级出口变电设备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知名智慧输变电制造基地。打造生态经济发展圈,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为重点,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xx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晶硅电池生产基地;xx要大力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打造竹笋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全国有机农产品示范县;xx要做足“竹”文章,建成全国“两山”转化示范区、全国知名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打造农业经济发展圈,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工业化思路狠抓农业产业化。xx要着力发展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打造xx、食用菌“百亿产业”,争创国家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全国红色文化和莲花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xx要打好xxxx高质量发展持久战,建设全国柑桔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半导体文创智能线灯生产基地;xx要大力发展xx、胭脂柚等特色农业,提升陶瓷、家具等产业发展水平,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文化传承标杆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设定“三大经济发展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工业经济发展圈也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生态经济圈和农业经济圈也要坚定不移强攻工业,对工业发展矢志不渝、久久为功。要统筹兼顾促进一产深加工、二产上层次、三产增效益,实现富民强县。
二、聚焦农业基础,推动乡村兴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是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域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护,强化科技支撑和农技推广,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业,着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xx亿斤以上。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稳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菜篮子”基地。全面落实国家惠农补贴政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收益率。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广xx县“五位一体”扶贫资产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后管护模式,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坚持以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集群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xx”产业,加快创建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加快推进xx区、xx区大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加工型、科技型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构建城乡供销物流体系,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供销为民服务平台。做强“xx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追溯体系,推动我市农产品走出去,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