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80

发布时间:2025-04-2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群众关切、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行动。刚才,同志通报了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等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工作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村工作的“晴雨表”,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基层政权的稳固,更关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成色。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农村集体“三资”是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管理不规范、侵占挪用、资产流失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引发了大量信访矛盾。比如,有的村集体资源发包不公开、不透明,低价出租甚至无偿占用;有的村财务账目混乱,白条入账、坐收坐支问题突出;还有的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金,中饱私囊。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更会侵蚀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农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这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一方面,规范“三资”管理可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例如,通过清理规范合同、收回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可以为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供资源保障,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加强“三资”监管可以提升农村治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把“三资”管理好、使用好,才能让农民群众心齐气顺,形成共建共享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三)这是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是基层腐败问题的高发区、易发区。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三资”管理中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严重违反党纪国法,败坏了党风政风。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深挖细查“三资”管理中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人员,形成强大震慑,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履职、干净干事。同时,通过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握专项整治的重点任务

专项整治要取得实效,必须找准问题、靶向发力。根据前期调研和监督检查情况,当前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要聚焦这些重点任务,精准施策、标本兼治。

(一)聚焦“三资”底数不清问题,全面开展清查核实。底数不清是“三资”管理混乱的根源。要按照“全面、准确、真实”的要求,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一次拉网式清查。一是资金方面,要重点清查村级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等情况,特别是要核查上级拨付的各类专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存在挪用截留等问题。二是资产方面,要对村集体的房屋、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建立详细的资产台账,确保账实相符。三是资源方面,要对村集体的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资源进行确权登记,明确权属关系,防止资源流失。在清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让群众参与到清查工作中来,确保清查结果公开透明、真实可靠。

(二)聚焦管理不规范问题,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是“三资”管理乱象的主要原因。要针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一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村财乡管”制度,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要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通过公开栏、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及时公开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规范资产资源处置程序。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出让等,必须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低价处置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资产资源公开交易,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三是加强合同管理。对村集体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进行全面清理,对违反法律法规、显失公平的合同要依法予以纠正,对拒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