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市扎实推进摩托车、电动车整治安全守护工作报告

浏览量:85

发布时间:2025-04-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县聚焦两车安全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将两车整治行动作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通过隐患排查、违法整治、普法教育三大行动,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为广大居民营造便利、安全、舒心的出行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一、问题概述

据统计,**县摩托车、电动车数量多达5.3万辆,占全县机动车总量的68%。这类车辆因成本低、灵活便捷,成为群众短途出行的首选工具,日均骑行量突破10万人次。但在便利的背后,安全隐患触目惊心:近三年涉及两车的交通事故占比达全县事故总量的52%,其中亡人事故中两车驾乘人员占比超七成。具体表现为“三高两低”:违法率高:2023年执法数据显示,两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违规载人等违法行为日均查处量达270起,夏季遮阳伞加装率一度超过40%。伤亡率高:事故伤亡者中,未戴头盔者颅脑损伤概率是佩戴者的3.8倍,违规载人导致连环碰撞风险提升60%。群体风险高:外卖骑手、中老年接送学生群体事故率分别占职业群体和年龄群体的31%、45%。守法意识低:问卷调查显示,65%的驾乘人员不清楚两车载人数量、行驶车道等基础法规。车辆合规率低:抽查发现,32%的电动车存在擅自改装电机、超速行驶等问题,部分车辆最高时速突破50公里。尤其在农村地区,因夜间照明不足、道路狭窄,两车与货车混行引发的刮擦事故占比达乡镇警情的75%,成为威胁群众安全的“隐形杀手”。

二、做法成效

(一)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系统治。**县构建“产、销、用、管”全链条治理体系,筑牢安全防线:严控销售源头: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县35家主要两车销售及维修网点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核查车辆合格证、3C认证等资质,下架违规车型12款;推行“带牌销售”模式,购车即办理登记上牌,新车上牌率从整治前58%提升至97%。压实企业责任:与美团、邮政等14家物流快递企业建立“红黄蓝”分级管理制度,将交通违法纳入骑手绩效考核,超速、闯红灯等行为与接单权限挂钩。某外卖平台骑手日均违法数从2.3次降至0.7次。精准道路改造:投入1200万元对127处隐患路段实施“微改造”,如在急弯处增设凸面广角镜86面,陡坡路段铺设防滑沥青2.3公里,农村交叉口加装太阳能爆闪灯420套,事故多发点段死亡率同比下降41%。动态摸底排查:结合“送考下乡”活动建立两车“一车一档”数据库,录入车辆信息5.3万条,精准识别逾期未检、达到报废标准车辆2300余辆,通过短信定向提醒车主整改。

(二)开展专项整治,以查促管深入控。创新“三时三地”执法模式(早中晚高峰时段+学校、商圈、国道重点区域),形成高压震慑:科技赋能执法:在206国道部署移动测速仪18台,利用AI识别系统自动抓拍未戴头盔行为,日均推送违法信息200余条;组建无人机巡逻队,实时监测农村集市占道停车、违规载人现象。柔性执法出新招:推行“朋友圈集赞免罚”机制,违法者发布交通安全警示图文并集满30个赞后可免予罚款,既扩大宣传覆盖面又增强教育效果,累计教育当事人1.2万人次,头盔佩戴率从32%跃升至89%。重点时段攻坚:针对学生上下学时段,在全县56所中小学周边设置“护学岗”,严查三轮电动车违规搭载3人以上行为,查获超员车辆1300余辆次,家长群体头盔佩戴率提升至95%。部门联动增效:联合城管部门开展遮阳伞“清零行动”,在农贸市场、商场入口设置助拆点,提供免费拆卸工具,累计拆除遮阳伞1.8万把,相关投诉量下降76%。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