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81
发布时间:2025-02-21
XX社区“小院治理”模式
推动基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实践背景:***高度重视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经济社会发展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十分重大。XX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垃圾分类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小院治理”方式,不断创新基层治理综合能力,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度覆盖,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质效,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新道路。
“小院治理”具体方法步骤
一、通过设立线下的议事空间,倾听人民的需求
(1)设立“小院议事堂”。在社区小院设立“小院议事堂”,通过硬件设施改造、宣传氛围营造,打造环境优美、空间布局合理、议事氛围浓厚的“小院议事堂”公共空间。
(2)明确“议事规则”。通过居委会讨论研究,形成以辖区居民、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党员、居民代表、议事协商代表、社区两委、网格员等为主体的议事协商主体,进一步明确议事范围、议事主体、议事形式等,将议事涉及工作内容公示在显著位置,实现议事范围全覆盖,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格局。
(3)明确议事流程。邀居民说事、帮居民分事、与居民议事、助居民理事、向居民晒事,保障议事协商有序开展。通过“真情走访”、网格会议、微信群、QQ群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按照“四色四事”(蓝微事、黄小事、橙大事、红难事)进行分类处理,召开院坝会,针对居民关心的问题,充分征求大家意见。
(4)公示议事进程。联动街道科室、职能部门等推动议事工作见行见效,定期在回音壁、渝快社区等对议事成果进行公示。
二、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议事内容落地见效
(1)“驻区单位”共建。通过整合街道执法大队、社区基层力量、市场化服务公司、物业单位等资源,深入开展“敲门行动”、“桶边指导”、“监管执法”、挂“黑牌”跟踪督办等工作,多次集中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工作会、主题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等,持续开展提质增效行动。
(2)“党员带头”示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主题党日活动与垃圾分类深度融合,设立党员先锋岗、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等形式组织党员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提档升级等环境政治工作。
(3)“居民代表”带头。通过情感濡化、组织吸纳等方式,挖掘“中坚居民”的力量,壮大发展辖区居民自治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婆婆陪聊队”、“小院帮帮队”,解决垃圾分类突出问题,居民通过互助互帮,邻里关系更加团结。
(4)“社工组织”融入。引入社工组织,通过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的引导,不断深化居民自治行为,助力培育“亲邻自然”居民自治小组,垃圾分类自治管理小组,通过居民自治的方式解决了撤桶并点整治后管理难题。
(5)“专业队伍”助力。通过市场化招投标,引进第三方垃圾分类专业服务团队。配备督导员和指导员开展桶边投放督导、入户宣传、专业分类收运等工作,采取“定人定时定岗”方式,落实“三定一督”工作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通过大数据溯源,及时查找源头,上门入户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分类习惯。
...
(奋书文库发布)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