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县打造担当作为干部队伍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浏览量:85

发布时间:2025-04-01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县聚焦“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高标准干部队伍建设促进高质量基层治理。在基层治理的关键任务中,**县委组织部始终突出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领导班子建设,把好选人用人关,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作用,以新风正气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一、抓实政治生态修复,营造风清气正干事环境

一是严把选人用人关。坚持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摆在选人用人首要位置,持之以恒净化修复政治生态。创新“双测一库”政治体检机制,制定政治表现正负面行为清单,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大指标设置*项正面情形,并提出“贯彻执行上级和本级党组织指示决定态度不坚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服务意识不强,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喜欢拉帮结派,有搞小团体现象”等*项反面情形,把相对抽象的政治标准“大概念”细化、具体化,实现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可对照、可感知、可评价。结合谈心谈话、社区双报到等反馈情况,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建立完善科级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切实把“两面人”“两面派”挡在门外,对政治上不合格、存在“七个有之”等问题的一票否决。二是突出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分析研判,建立定期谋划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干部统筹谋划分析会,把人头盘清、把班子盘强、把队伍盘活。*年*月开展乡镇班子届中调研分析,调研组深入各个乡镇掌握换届后领导班子运行状况、班子成员履职情况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查找并解决乡镇班子能力素质、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廉洁自律、群众反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作为日常研判、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提升领导班子合力。摸排全县年轻干部基本信息,通过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掌握一批优秀副科级干部和优秀一般干部名单。在人事调动中,结合干部年龄、专业等特点,秉持人岗相适的原则,采取转任职级、交流等方式逐步调整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岁左右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以“思想家”搭配“实干家”、以“开拓者”搭配“老黄牛”的方式确保班子间经验能力互补、性格年龄相容,专业岗位相适,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和功能。四是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县工业园区和国企平台公司等干部职工、临聘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包括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在内的背景调查,累计排查*人次。同时,认真开展选人用人说情打招呼问题专项整治,对全县各级组织人事干部开展自查工作并填写自查表及承诺书,累计排查*人次。通过群众举报、内部自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

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有为者更有位

一是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以巡视整改为契机,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切入点,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每季度采取“个人申报-单位推荐-部门联审-集体评定”的方式对所有县管干部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比学赶超的精气神。二是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加大向基层一线、勇于担当干部的激励力度,将乡镇绩效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晋升职级挂钩,对退岗干部获评优秀指导员的减少半年晋升年限,累计对*名表现突出干部进行通报表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发挥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作用。紧紧围绕县域重点中心工作,成立*个指导站,建立“需求+意愿”双向择岗机制,选派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参与党建指导站等工作。我们将退出领导岗位干部融入社区网格治理、基层党建等工作,既发挥了退岗干部余热,助力基层治理,又破解失管难题。自*年开展以来,已选派*名干部参与重点中心工作。四是畅通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下”的渠道。我县制定《**县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试行)》,坚持定性、定量与分类相结合,量化“德不配位者、人才不适岗者、状态不佳者、不抓落实者”等六类*条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具体情形。同时,连续*年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掌握一批表现欠佳的领导干部。县委累计对*名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采取免职处理、转任职级公务员、交流调整等“下”的措施,其中主要领导*人,副科级领导干部*人。

  • 点赞

  • 收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