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4年全省“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199     |      发布时间:2024-09-0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这次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全面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特别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研讨会,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中的应用路径,为推动我市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推动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必须统一思想、强化认识,不断坚定奋发有为的信心决心

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深刻、内容广泛,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要从“新”与“质”两个方面进行领会,是引领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文化产业的价值意蕴的“新”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回应了城乡居民对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将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突破性技术引进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新形态的发展。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朝着更高质量、更多样化转变,生产力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导向,因此新质生产力对于回应城乡居民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具有显著的价值。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文化深度挖掘和创新表达,将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品。新质生产力鼓励产业融合,对现有产业基础进行整合升级,丰富乡村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主动适应城乡居民日益新颖、有深度的文化需求。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乡村文化产业可以加快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引进与创新,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强大算力,对城乡居民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定位,更好地把握城乡居民的消费偏好和需求变化,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复合型的技术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是生产环节的技术革新,还包括生产要素的革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会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进入奠定物质基础,刺激乡村文化产业中数字技术应用与乡村文化“元宇宙”的开发,成为乡村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路径。同时,需求的转变和技术的变革必然引起乡村文化产业形态的升级,乡村文化产业将转变原本的民俗手工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业形态,向现代化、智能化和多模态转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功能,积极发挥互联网、制造业等其他产业优势,拓宽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文化产业的价值意蕴的“质”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在发挥创新驱动本质的基础上,为乡村文化产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和卓越的质量。新质生产力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不仅改变着现有乡村文化产业生产力范畴,还加强了数据要素在生产中的投入。由数字信息技术变革引发的乡村文化产品或服务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该产业的增长和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互动发展来看,新质生产力所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了线上与线下的业态及多种消费场景,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多场景、个性化和自主化的需求,从而促进了乡村文化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深度交流。此外,新质生产力在该产业生产与消费的协调中功能的发挥,还有助于刺激乡村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提升生产与消费的匹配度,实现消费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激发乡村文化产业的潜在发展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文化产品或服务注入新动力,乡村文化产品的质量得以显著增强。在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城乡居民对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参与式、沉浸式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这促使乡村文化产业必须重新审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估标准与发展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二、推动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必须站位全局、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

新质生产力具有实践的性质,表现在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新质的要素加入生产力,便会出现新质生产力,所以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要以新质的构成要素为基础,新质生产力引领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将受到农村生产力的新质要素基础的限制。目前,我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基础设施的短缺以及科技创新发展的滞后等。这些问题导致乡村文化产业生产力的新质要素基础薄弱,使得新质生产力在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实践困境。

...

(奋书文库原创首发,完整版约6600字)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