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4
发布时间:2025-04-27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是xx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后的第一年,也是xx全面推进“两场硬仗”、加快打造共同富裕幸福xx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省总工会十六届三次全会精神,践行守正创新理念,坚持实干争先作风,团结各级工会及广大职工切实肩负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头雁”的责任,以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为统揽,以助力经济稳进向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使命,以深化产改、助力发展、强基促稳、服务提质为牵引,努力为推动共同富裕幸福xx建设作出工会新的更大贡献。
一、坚定绝对忠诚之志,打造“大思政课”xx模式,不断强化政治引领
1.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宣讲会等形式,推动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依托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打造“大思政课”xx模式。深入实施“铸魂赋能”工程,结合xx实际,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具有xx特色的“大思政课”体系。加强与教育部门、学校、企业等合作,推动思政教育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让思政课更贴近职工、更接地气。充分利用xx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劳模工匠、一线职工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职工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宣讲,用职工身边的人和事讲好思政课,激发职工的奋斗热情和创造活力。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工会各类宣传阵地的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工会新媒体平台建设和管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关注职工思想动态,及时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加强对职工思想问题的分析研判和疏导化解,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二、勇担时代发展重任,助力经济持续稳进向好,不断凸显工会担当
4.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以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为核心,以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为动力,全面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深入推进“产改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具有xx特色的产改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培训体系,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完善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拓宽产业工人晋升渠道,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5.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xx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广泛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创新竞赛形式和内容,提高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强竞赛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完善竞赛激励机制,对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推动竞赛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延伸,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的竞赛项目和形式,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
6.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职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职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活动。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培育一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职工创新成果评选表彰和推广应用活动,搭建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助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擦亮劳模工匠品牌,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不断彰显榜样力量
7.加强劳模工匠培育选树。完善劳模工匠培育选树机制,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注重从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中培育选树劳模工匠。加强对劳模工匠候选人的考察审核,确保选树质量。加大对劳模工匠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劳模工匠事迹报告会、专题展览、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8.做好劳模工匠服务管理。关心关爱劳模工匠,落实好劳模待遇,帮助劳模工匠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劳模工匠的培训教育,提升劳模工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建立健全劳模工匠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劳模工匠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维护劳模工匠的荣誉和形象。
9.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劳模工匠开展技术指导、师徒帮带、志愿服务等活动,带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鼓励劳模工匠参与工会工作,发挥劳模工匠在工会组织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工会基层治理效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10.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坚持党建带工建,加强对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加大工会组建力度,重点推动新领域、新业态、新群体工会组织建设,最大限度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提高基层工会工作水平。推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工会干部培训教育,提升工会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1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为统揽,加强劳动关系领域源头参与,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劳动法律监督,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检查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和质量。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提高集体协商质量,推动企业与职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2.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工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职工服务站点建设,打造一批集职工维权、帮扶、服务、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职工服务综合体,为职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职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