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2025年学习教育党课讲稿:以规定为指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浏览量:454

发布时间:2025-04-13

大家好!今天,我们聚焦“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指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课题展开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中央八项规定,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切入口,它从多个维度发力,深刻影响着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对我们深刻理解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整体理解中央八项规定所体现的方法论。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看似简短的八项规定,却拉开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成为扭转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根本好转的关键一招。它精准地针对党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从调研、会风、文风等八个方面加以规范,为全面从严治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一举措,绝非偶然,而是党在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洞察自身建设需求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从历史维度看: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央八项规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绝非凭空产生。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开展过多次整风运动。像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让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整风运动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严肃了党的纪律,整顿了党的作风,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将从严治党放在重要位置,不断重申相关要求。党的十四大后,“从严治党”更是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遵循。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正是对这些历史传统和管党治党经验的继承。它既回应当下紧迫的问题,又着眼于党的长远发展。在当下,党面临着权力异化、腐败现象多发等问题,必须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加快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长远看,党肩负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八项规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措施不断出台,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从现实维度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道路的成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人类更美好的社会制度贡献中国方案。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只有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更好地引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承担起大国责任。当今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的转型升级阶段,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社会风险不断加大。比如,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诸多困难,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全实现;在社会领域,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依然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面从严治党,稳固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拓展党的领导事业,推动国家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执政条件、党员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党始终面临着“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从党员结构来看,年轻党员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但也可能在党性修养、理想信念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党必须深入认识把握执政规律和治国理政规律,完善治理模式,创新方式方法。中央八项规定就是在这样的党情背景下出台的,它是党应对自身建设挑战的重要举措。

(三)从逻辑维度看:八项规定致力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这是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方法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国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党的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八项规定需要与各项改革措施在协同配合中总体推进,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动力和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八项规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改革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推动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实施,促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八项规定提出了处理改进调查研究、如何精简会议活动、怎样精简文件简报等八项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些具体措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基本的方法论。从改进调查研究来说,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避免形式主义调研;精简会议活动,杜绝文山会海,提高工作效率;精简文件简报,减少不必要的文件传达,让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些具体办法从细微处着手,以小见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到实处。

(四)从实践维度看:八项规定聚焦于长期存在的八项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意见多,监督力度大。比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八项规定直指这些问题,为党的作风建设设立了新的“推进器”,让整治工作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八项规定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求明确、具体细致、便于落实。例如,规定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这些具体的要求,让党员干部在执行过程中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便于操作和落实。八项规定强调作风建设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了全国作风建设的彻底好转。中央领导集体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八项规定,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效仿,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进而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二、中央八项规定对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重视自我革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导力量,处于多元化主体结构的中心地位。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自身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相连,党的自身治理能力决定了国家治理的绩效,国家治理水平也考验着党的治理方略。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按照政党现代化的标准积极推动党的变革。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问题,如思想僵化、组织涣散、作风不实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应对挑战、解决矛盾和防御风险,主要源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今天的全面从严治党,党始终敢于正视自身问题,勇于刀刃向内,不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密切联系群众,站稳人民立场。中央八项规定的直接目标是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承人民立场。 密切联系群众既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决反对“四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执政根基才能坚如磐石。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