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专题党课讲稿:聚力作风攻坚突破 深化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7500字)

浏览量:150

发布时间:2025-04-10

同志们: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结合当前全党上下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本人以“聚力作风攻坚突破 深化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主题,围绕纪律作风建设进行党课交流。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修养,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全党在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认识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增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全党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加强作风建设始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1.以全球视野审视政党兴衰规律。放眼世界,政党政治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前苏联共产党和墨西哥革命制度政党执政时间最长,二者都有过辉煌的执政业绩,如今这些执政的大党老党都纷纷落马。历史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基本的规律,一个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政党如果思想保守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人民所抛弃。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人民、脱离社会需求而生存的党组织。说到底,是人民选择政党,而不是政党选择人民。前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大党老党的兴衰历程警示我们:任何政党的执政地位都非一劳永逸,其存续发展必须遵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规律。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是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2.以发展眼光把握时代变革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步,迈出了新步伐。GDP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成新时代中国同世界各国开展最广泛合作的国际新平台。但是需要看到,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特别是“中国威胁论”“黄祸论”“中等收入陷阱”等西方怪论。破除“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桎梏,亟待通过作风建设锻造攻坚克难的过硬队伍。

3.以历史纵深传承治党优良传统。“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都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是依靠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我们党才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当今中国处于深化改革阶段,正经历经济增长换挡期、调整结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利益固化藩篱”等“命运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我党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品格。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必须发扬“两个务必”优良传统,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化作风建设。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作风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对党的思想作风、学风、文风进行了整顿,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通过整风运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让干部的思想得到了极大解放,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也始终重视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反对各种不良作风,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在科技创新领域,需要党员干部秉持科学严谨、勇于探索的作风,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让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只有有着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作风,才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经济发展上,靠的是党员干部有着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作风,去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倘若作风漂浮、敷衍塞责,面对复杂的发展难题就会裹足不前,错过发展机遇,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进步步伐。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路径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事关政令畅通、事业兴衰和人心向背。在XX改革的关键时期和攻坚时期,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1.从新时代的标准和要求上看。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与中外媒体见面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2012年12月4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到20天,习近平就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7月,习近平来到河北省调研。他在西柏坡重温学习了“两个务必”思想,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求是》杂志近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下,XX改革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之以恒,久久为攻,强化作风建设,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真正使作风建设成为常态化。

2.从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上看。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XX改革发展稳定的组织者、谋划着、推动者,是排头兵和领头羊。近年来,在具体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对分管的工作亲力亲为,不遗余力帮助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有的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一些表层、容易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能解决,遇到一些“顽症”“毒瘤”就束手无策,存在畏难情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出台“八项规定”为开端,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作风建设带来的实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始终保持从严管干部、从严带队伍、从严抓作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标对表,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精心组织谋划、推动落实责任,做到一贯到底、落地落实。全力推进领导干部走前头、做表率。

3.从年轻干部工作能力上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近年来,我XX陆续招考了xx多名年轻干部,虽然这些年轻干部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充满活力,是XX事业的生力军、开拓者、后备力量。但是他们的问题也很明显,缺乏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在实践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一是公文写作的能力不足;二是口头表达能力不足;三是调查研究的能力不足;四是归纳总结的能力不足;五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足。以上五个不足是年轻干部的普遍短板和弱项,必须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来改进,持续推进XX“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注重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常学常新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先进模范的带动中快速成长,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造就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分析

作风建设必须锚定中心工作靶向发力,坚持以问题导向为牵引、目标导向为指引,通过双轮驱动的工作机制确保施策精准度和目标达成度。

(一)从党性原则上看,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党性从广义上讲,是一个政党的固有的本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政党的固有本性在党员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就是党员所具有的政治人格。

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现实工作中,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深、不透、不系统,学用脱节,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有的干工作三分钟热度,把说了当作办了、把办了当作办结了、把办结了当作办好了;有的工作谋划不实,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急于出成绩、走捷径;有的工作推进不实,缺乏钉钉子精神,谈难点问题只是叫困难,不想办法;有的工作方法不实,把调研当落实,坐着车子转转、隔着玻璃看看,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纸上谈兵;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时不是应付,就是打“太极拳”;有的工作动机不实,整天为自己的私利设路线图、排时间表,沉溺于算资历排位次、混日子、等提拔,不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对上不以为然、对下无动于衷、对法漠然置之。

(二)从目标要求上看,本领不强、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党中央、省市委对XX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XX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这将倒逼我们的工作能力也要为之一新、有所新突破。这些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但是与 “新时代”“新XX”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主要表现:一是思想理念还停留在过去时,还在凭过去的知识储备干工作,看不到形势趋势的新变化;二是对理论学习不重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三是缺乏做群众工作能力,对群众不能平等相待,与群众沟通时高人一等,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觉得群众思想落后、觉悟不高,有时容易出现“尾巴主义”;四是对党制定的方针政策认识理解还跟不上群众的觉悟,或者是无原则地迁就、附和、助长部分群众的错误认识和行为。五是专业能力跟不上新要求,有时到基层、企业指导工作时对不上话,听不懂什么叫供应链,什么叫创新生态系统;六是缺乏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形势把握不够准、工作思路不够清,不会因时因势做疏导工作;七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在创新工作方式上动脑筋,开展工作仍然是凭经验、吃“老本”。虽然我们推进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了正反典型,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远没有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实际上各种各样变相隐藏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 点赞 2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