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专题党课讲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126

发布时间:2025-04-08

质量强党,首重基层。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固本之策。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从党的领导看,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基层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质效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有效贯彻,直接关系机关党员干部履职能力素质能否持续提高,直接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得以实现。只有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各级党和国家机关才能切实担负起各项职能、发挥好应有作用。

(二)从党的建设看,这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机关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党对各级机关工作全面领导能否有效实现,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党在实际工作中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始终保持。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只有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才能始终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有坚实基础。

(三)从党的事业看,这是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党的伟大事业需要党的伟大工程保障支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职责。基层党建能为业务工作提供思想政治引领和组织作风保障,业务工作也能有效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机关党员干部直接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只有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强化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理念,才能切实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准确把握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重显绩轻潜绩,思维格局与事业发展脱节。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认识不高、理解不深,不真抓、抓不实。有的党组(党委)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不到位,把业务当硬任务,把党建当软指标。有的党组(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到位,对党建工作随意交办,只是形式上的责任人。有的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对分管领域党的建设缺乏有力指导。有的机关党委没有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职能作用,满足于上传下达,习惯于按部就班。有的党支部书记主责意识不强,重行政身份、轻党内身份。有的党员干部党员意识不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

(二)重自转轻公转,工作谋划与具体落实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习惯于“自说自话”,满足于自我循环,基层党建“带动轴”的作用不突出。有的机关党委主责意识与基层党支部具体落实有温差,安排部署多、科学指导少,导致基层党建工作“上热下冷”。有的党支部部署安排与党员跟进落实有温差,结合工作不够紧密、不接地气,导致党员参加支部活动不主动、不积极。有的党务干部主动作为与职能处室响应落实有温差,就党建抓党建,没有奏响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大合唱”。

(三)重学习轻转化,理论武装与指导实践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在理论学习中重任务完成、轻结合实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不突出。有的理论学习站位不高,没有站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去看待,学习主动性不足。有的理论学习质量不高,组织学习“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学习缺乏深度,有“虚功”无实效。有的理论学习转化不够,结合本行业本系统实际不足,没有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四)重形式轻质效,形式程序与引领赋能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重程序、轻质量,引领赋能的作用不突出。有的对党建引领认识不深,忽视了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保障作用。有的党建引领思路办法不多,“上下一般粗”,只重“规范”、忽视“规律”,“赋能”成为“负担”。有的党建促业务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基层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

(五)重典型轻整体,点上开花与面上提质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把握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辩证关系,存在重局部打造轻整体提升的现象,示范带动的作用不突出。有的选树典型形式化,把试点曲解为“景点”,生搬硬套、华而不实。有的示范带动一般化,典型只“树”不“学”、只“树”不“用”,“一枝独秀”没有变为“满园春色”。有的推广运用简单化,缺乏分类指导,习惯于统一化部署、集中式推进,导致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六)重部署轻考核,考核评价与结果运用脱节。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布置了”当“做成了”,把“做了”当“做好了”,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不突出。有的考评指标不科学,习惯于照抄照搬,搞“上下一般粗”,没有结合实际作量化设计。有的考评运用不衔接,对先进不宣传、对后进不剖析,考核走过场,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升提拔关联不强。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凝心铸魂增强政治功能,提升政治引领力。一是强化政治统领。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坚守政治机关根本属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要求,丰富建设载体,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模范机关建设提质增效。二是夯实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年轻干部这个“重要群体”,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抓好列席旁听、经验交流、典型宣传、学习培训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三是严明纪律规矩。聚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政治监督,建立完善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台账管理、督查问责等工作闭环制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强化纪律规矩刚性约束。

(二)聚焦赋能增效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组织保障力。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健全优化分类指导机制,分类制定党的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增强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建立基层党建典型案例培育选树机制,加强典型案例挖掘解剖、宣传推广,带动促进基层党建质效提升。二是建强党员队伍。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严格把好入口关,着力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体系。完善党员成长关爱措施,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制度。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选树“四好”党员,健全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等机制。三是狠抓作风建设。培树新风促担当,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纠治歪风强效能,聚焦“为基层减负成效不佳”等问题,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驰而不息纠“四风”、正作风。加强教育明底线,抓好以案促学、以训助学,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

(三)聚焦协作联动助力中心大局,提升协同推进力。一是组织协同促融合。创新组织设置,按照职能相近、地域相邻、优势互补原则,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功能型党组织、党员突击队等,把不同领域、行业的党组织链接起来。加强横向联合,发挥机关工委组织优势,推动本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围绕中心工作强化整体协作。二是工作协作促融合。资源共享党员联育,建立发布阵地资源、平台资源、人才资源等基层党建资源清单,发挥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等阵地作用。工作联推活动联办,通过党组织开展联建活动,常态化举办产业对接、项目推介等活动。三是服务大局促融合。紧盯国家发展战略,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党建联建,发布共同倡议、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制定制度,推动组织资源、优势、力量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胜势、人民福祉。围绕地方党委部署,通过建立基层党建片区联席协调会议、开展基层党组织组织联建、设立临时党支部等,协同推动政策、资源、力量直达直通项目建设、园区发展、产业培育。

(四)聚焦互融互促强化守正创新,提升融合推动力。一是增强融合意识。强化政治自觉,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强化“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强化身份认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强化荣誉激励,用好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手段,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二是创新融合载体。把握围绕中心的着眼点,紧扣服务中央和地方党委决策部署设计载体,体现推动发展的“物质功能”。把握建设队伍的着力点,紧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设计载体,体现凝心铸魂的政治功能。把握服务群众的落脚点,紧扣服务群众、基层、企业设计载体,体现服务保障的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和业务从“物理结合”向“化学融合”转变。三是强化融合保障。整合工作力量,推行基层党建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由同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加强群团组织力量整合,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活动共办。做实融合统筹,建立完善“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工作机制。推行融合考评,一体组织实施党建考评、部门年度考评、业务工作考核,实现互为前置、双向导入、综合评价。

(五)聚焦主体责任鲜明落实导向,提升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一是健全基层党建责任体系。清单化明责知责,细化实化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明确主体责任,增强主业主角意识。常态化履责尽责,实施“清单制+责任制+项目制”,推动党建工作具体化、精准化。制度化考责督责,推动基层党建考核纳入党委政府、部门(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完善督促检查、述职评议、追责问责机制,强化压力传导,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建强基层党建专责机构。加强机关党委自身建设,制定完善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工作规则,推动履职尽责科学规范、组织实施运行高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增强机关党委工作力量,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增设机关纪委专职副书记。发挥机关党委职能作用,加强基层党建统筹谋划、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协助部门党组(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三是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注重选配既热爱党建又熟悉业务的年轻干部从事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培训提能,健全培训体系,分类分层开展业务培训,突出抓好重点部门机关党支部书记联训,实现素能提升。常态化、制度化推动机关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轮岗交流,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 点赞 2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