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29
发布时间:2025-03-09
一般来说,工作部署类讲话稿可以由5个元件架构组成,即标题、称呼、开场白、正文、结束语。下面就把这些元件一一拆开,看看它们是如何组装成一篇完整的讲话稿件。
一、标题
(一)单标题
标题是讲话稿的门面,应当简洁明了,直接体现讲话的主题,单标题可以直接采用格式“在XX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在XX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二)双标题
重要会议可采用主副双标题,主标题反映会议主题,副标题采取“——在XX会议上的讲话”格式。如“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在XX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
(三)签注
标题下方通常标注讲话稿的使用时间和讲话领导的名字和职务。如“2024年X月X日 XXX(职务+姓名)”。
二、称呼
恰当的称呼能够拉近讲话者与听众的距离,为讲话营造良好的氛围。下面根据适用场景提供部分相应的称呼,供大家参考:
1. 政府工作会议、内部动员会:同志们。
2. 代表大会、委员会议:各位代表。
3. 上级领导出席的重要会议:尊敬的各位领导。
4. 政企对接会、招商推介会:各位企业家朋友。
5. 国际会议、商务活动:女士们、先生们。
6. 组合使用:“尊敬的XX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三、开场白
开场白是讲话稿的开头部分,应当开门见山,在第一时间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开场白可以简要介绍讲话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为正文部分做好铺垫。其结构通常设计为:“问候语(上午好/下午好)+ 会议背景 + 核心议题 + 讲话定位”。
示例如下:“在全年工作进入攻坚冲刺的关键阶段,今天我们召开XX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XX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这样的开场白既明确又具体,能够迅速引导听众进入主题。
四、正文
正文是讲话稿的核心部分,一般按照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阐明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二是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三是部署工作任务和措施;四是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正文部分的每个小节都应当设置明确的小标题,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内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晰,避免冗长和重复。
(一)政治层面——阐明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
这一部分需要从政治层面,深入剖析工作部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部署的重大意义。通过统一思想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具体可以采用“三维分析法”。(1)政治维度: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要求;(2)战略维度:区域或行业发展需求;(3)现实维度:当前突出问题倒逼。
示例如下:“做好XX工作,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政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战略),是破解当前XX难题的关键举措(现实)。”
(二)战略层面——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
这一部分是从战略层面,明确工作部署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总体要求通常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等方面;具体目标应该是可以量化、可衡量的,便于工作中监督和评估。
具体可以参用“目标体系图谱”。(1)总体目标:定性表述(1-2句话概括);(2)具体指标:量化分解(如完成率、增长率等);(3)时间节点:季度、年度等里程碑。
示例如下:“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底,实现XX覆盖率100%,质量合格率98%以上,打造3个省级示范样板。”
(三)战术层面——部署工作任务和措施
这是正文的核心内容,体现的是战术层面的要求,需要详细列出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工作任务应该具体、明确,涵盖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措施则是实现任务的关键,需要针对每个任务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任务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具体可以采取“四维推进法”。(1)重点领域:划分业务板块;(2)关键环节:梳理工作流程;(3)实施步骤:明确阶段划分(4)保障措施:配套政策工具。
(四)执行层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在部署工作任务和措施后,领导还需要从执行层面,围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到位。
具体可以参用“六位一体机制”。(1)责任压实:建立任务清单;(2)过程管控:周调度月通报;(3)督查考核:纳入年度考评;(4)要素保障:组织保障和人财物配套;(5)风险防控:建立应急预案;(6)作风要求:杜绝形式主义。
示例如下:“建立'三个一'推进机制: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对推进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五、结束语
结束语是讲话稿的收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发出号召,提振士气,增强信心。结束语设计的标准结构:“总结强调 + 号召动员 + 展望激励”。
示例如下:“同志们,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决打赢XX攻坚战,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这样的结束语既鼓舞人心,又充满力量,为今后推动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
特殊情况下,讲话稿的结尾还可以附上问候语,以表达对大家的关心和祝福。例如,“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这样的问候语既温馨又得体,能够进一步拉近讲话者与听众的距离。但需要注意的是,问候语并不是必需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