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面推开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动员部署暨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浏览量:261

发布时间:2025-03-17

同志们:

在XX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此次全面推开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动员部署暨专题培训班,意义重大。乡镇(街道)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履职效能直接关乎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关乎XX建设的基层根基。开展这项工作,旨在精准定位基层职能,激发基层活力,为XX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领会重大意义

(一)这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XX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规范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一环,通过明确职责边界,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这不仅是对中央要求的有力回应,更是我们在XX建设中优化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二)这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基层治理面临诸多难题,“小马拉大车”现象尤为突出。乡镇(街道)职责不清,导致工作任务繁重,基层干部常常疲于应付。以我省部分乡镇为例,承担的事务远超其承载能力,职责与权限不匹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据调研,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在非核心事务上,真正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精力被严重压缩。全面推开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就是要厘清权责关系,让乡镇(街道)明确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到主责主业上,破解基层治理困境,为基层治理松绑减负,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性与实效性,让基层轻装上阵,高效前行。

(三)这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构建科学合理的乡镇(街道)权责体系,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通过编制履职事项清单,明确职能定位,优化工作流程,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一方面,有助于整合基层治理资源,避免职能交叉与推诿扯皮现象,提高治理协同性;另一方面,清单明晰后,群众对基层工作的监督更具针对性,促进基层工作公开透明,提升政府公信力。同时,精准的职责定位有利于激发基层干部积极性,促使其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一系列举措将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XX建设营造良好的基层环境。

二、把握基本原则,确保工作方向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一是强化党组织核心地位。在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及实施全过程,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履职事项落实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二是提升党组织统筹能力。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各类资源和力量的统筹协调,整合乡镇(街道)内部及与上级部门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党建引领,打破部门壁垒,加强协同合作,提高基层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确保各项履职事项顺利推进。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履职事项落实中勇挑重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主动服务群众,带头落实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明晰职责边界。一是合理划分权责。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结合XXXX建设实际,科学合理划分乡镇(街道)与上级职能部门的权责。对基层治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哪些是乡镇(街道)的法定职责,哪些是需要上级部门指导或协同完成的任务,避免权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实现责能匹配。根据乡镇(街道)的实际能力和资源状况,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基层有足够的能力履行职责,避免出现责任大而权力小、资源少的情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履职能力,使责任与能力相匹配,保障基层治理工作高效开展。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随着XX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在不断变化。要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根据政策变化、工作实际对清单内容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权责清单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更好地适应基层治理的新要求。

  • 点赞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