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24
发布时间:2024-12-21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又是诗词巨匠。毛泽东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辛历程的艺术再现。学好毛泽东诗词,对党史学习教育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诗词是在社会的纷乱、时代的荒寒、战斗的壮阔中“横空出世”的,具有史诗性、人民性和战斗性。
(一)毛泽东诗词里有深厚的人民情怀
毛泽东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中写道:“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寥寥数语,显示了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他绝非为写诗而写诗,而是在抒发对人民群众身处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忧虑,对人民群众获得福祉的无比喜悦和欣慰。毛泽东用如椽大笔和盖世豪情,塑造了人民群众群体形象,热情讴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事业。毛泽东笔下的群体人物和英雄形象是正义的化身,具有崇高理想和共同奋斗目标。“六月天兵征腐恶”,“要向潇湘直进”,“不到长城非好汉”,“宜将剩勇追穷寇”。毛泽东坚信人民群众一旦觉醒并汇入时代发展潮流,将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人民群众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创造者,不仅勇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二)毛泽东诗词里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畅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引用了两句毛泽东诗词,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来描述中国上百年的艰难奋斗,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展现民族振兴的壮阔现实,深刻展示了中国梦的理想境界、精神特质和人间正道。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毛泽东的人生志愿是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毛泽东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危局中奋起,毅然上山闹革命。毛泽东致力于“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根据地发展,要打破“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的割据状态,要粉碎“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的军事围剿。经过28年浴血奋战,特别是“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转向抚今追昔,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生事物,讴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换了人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美好社会。
(三)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伟大的中国精神
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人民,是毛泽东奋斗终生的全部意义,也是他爱国情怀的价值取向。在传统文化中,江山俨然就是祖国的代名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程中始终与山为伴,有多首作品以“山”为题,如《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六盘山》等。毛泽东喜欢把“山”与“红旗”两个意象联系在一起,如“山下旌旗在望”;“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红旗”象征着革命道路和革命武装,“山”加“红旗”意象是毛泽东长期革命生涯的真实缩影。毛泽东“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从创作原则、表现方法到作品主题、意境、形象、语言等诸多方面对传统诗体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既富有创造性又合乎艺术规律。仅以《卜算子·咏梅》为例,陆游眼里的梅花遗世独立、消极退缩、凄凉愁苦、孤芳自赏。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盛赞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俏”一“笑”令人耳目一新。毛泽东诗词字里行间洋溢着浩然之气,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所蕴涵的中国精神,能够激发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力。
(四)毛泽东诗词是共产党人正己修身的鲜活教材
党要领导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国梦,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富魅力的伟人,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人格力量的巨人之一。毛泽东诗词是其伟岸人格的艺术展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巅峰之作,通篇气贯长虹。共产党人为人清白、无私无畏、顶天立地、勇于担当的使命感、责任感、道义感骤涌笔端。“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显示出毛泽东奋发有为、抢抓机遇的顽强意志和迫切心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面对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局势,毛泽东百折不回,斗志昂扬,豪情万丈。“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面对胜利与辉煌,毛泽东心如止水,理性冷静,谦虚谨慎。学习毛泽东诗词,能够充分领略毛泽东博大的胸襟魄力,崇高的精神境界,非凡的伟人气度和灿烂的人性光辉,使我们的人格意志变得更深邃、更坚毅、更广博,从中获得人生的大境界、大智慧、大方向。
二、毛泽东诗词里的辉煌党史
(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情怀
1.坚定的信念。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古以来,文人诗作每逢秋景,不是寂寥就是伤悲。此时此刻,抒情的主体不再是封建时代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而是革命的新青年和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的使命就是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创造“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世界、新社会。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历史事件,毛泽东必有诗作,必有吟咏,而这些诗作、吟咏当中,又往往必有高度概括、总结历史事件的警言佳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2.深沉的情怀。一是民族情怀。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二是政治情怀。新中国成立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如何把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现实相统一、把党执政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统一,成为摆在共产党人面前亟待解答的历史课题。毛泽东对此有强烈的使命感,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40多首诗词中,几乎篇篇倾注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期许和欣慰,其忧国忧民情怀令人感佩。三是人民情怀。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理念。从井冈山时期“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到延安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之所以带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作宗旨。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时刻系念着人民的领袖,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和爱国爱民之情跃然诗行。四是山水情怀。毛泽东一生之中既乐山又乐水,具有强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怀。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到“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从“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只有爱的深沉,才有如此胸襟。
(二)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斗争精神
一是斗争精神有着深刻的蕴涵。毛泽东处在一个必须斗争并不断激发斗争精神的时代。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毛泽东顺应历史潮流,领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磨砺了毛泽东的钢铁意志,锻造了他的卓越才华,塑造了他的文化性格,成就了他的千秋伟业,也孕育了他的斗争精神。“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首《四言诗·奋斗》是毛泽东1917至1918年间写于日记中的人生箴言。毛泽东的斗争精神蕴意丰富、博大精深,经历了时代风云的洗礼与实践探索的考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斗争精神体现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实践中。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悍然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为此愤然题诗言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毛泽东怒斥日本对华虎视眈眈,沙俄大肆侵占中国疆土。1921年年初,毛泽东把新民学会的宗旨由“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调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任重而道远。1937年清明节前夕,毛泽东撰写四言诗《祭黄帝陵文》,痛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民族危亡,表达“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坚强决心。几经探索之后,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霹雳一声暴动”。“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而实现“耕者有其田”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之策。毛泽东把中国革命归结为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面对强敌,毛泽东气定神闲:“我自岿然不动”。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横扫千军如卷席”“百万雄师过大江”。即便在和平时期,毛泽东依然热衷于挑战自然,到“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北戴河搏击海潮,到“风吹浪打”的万里长江迎风斗浪。“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苍龙”是凶神恶煞,虽远必诛。“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受到“左”倾路线的一再打击,饱经坎坷。他极力压制内心郁闷,高扬“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迈激情,舒展“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豁达胸襟,讴歌“今朝更好看”“风景这边独好”的锦绣河山,生动展示了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
三是斗争精神具有显著特征。毛泽东的斗争精神,也呈现出无与伦比的鲜明特征。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省内游学期间,到安化劝学所拜访所长夏默庵。性格孤傲的老先生出了个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从容应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下联立意高远,弄得老学究羞愧难当。“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而其兵法思想的精髓是“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一旦觉醒并投身革命,必将成为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诠释了人民战争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敢于斗争不是盲目斗争,更不是草率行事,而是建立在科学判断、慎重分析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善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审时度势,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制订正确的斗争策略和方法,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因而总能成竹在胸、胜券在握。“要向潇湘直进”“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一个“直”字尽显了毛泽东战斗意志的执着与坚定。
(三)中国共产党人饱满的民族精神
毛泽东诗词是一个时代的笔记,一部辉煌的战史,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写照,毛泽东诗词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毛泽东诗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我们的“民族魂”。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就是因为它的“史诗性”。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代人,在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上活得无比潇洒、无比灿烂、无比风采、无比震撼,也无比具有个性。面对着炽热的生活和波涛汹涌的历史浪潮,毛泽东既诗情画意又雍容大度地成为人民革命、人民战争、人民建设事业辉煌进程的歌者,成为革命和历史辩证法的诗意裁判家,成为对国家、民族、历史、人生总体观照的艺术巨匠。因此,他的诗词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高飘扬的旗帜。毛泽东诗词给新时代下的中华传统文化指了一条新路:发出新时代心声,体现新时代要求,写出新的人物,展现新的精神面貌,新的思想境界。这些显示了新时代下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这也是新时代下中国精神的表现的一个维度。”毛泽东诗词是“兴国之魂”,更是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四)中国共产党人鲜活的中国故事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早期诗词中,最著名的一句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里面的一句诗。这首词写于1925年的秋天。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身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参加上海执行部的工作。但是,以叶楚伧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多次发生斗争。1924年12月,积劳成疾的毛泽东在国民党右派的排挤下,被迫回湖南老家养病。在韶山,毛泽东一边养病,一边组织成立中共韶山支部,发动农民进行平粜谷米的斗争。韶山的地主把毛泽东在韶山的消息密报给了湖南军阀赵恒惕,赵恒惕下令逮捕毛泽东。毛泽东在群众的掩护下逃离了韶山,前往长沙。毛泽东重新漫步湘江之畔,望着滔滔江水和被秋霜染红的橘子洲,回忆起第一师范读书时期,恰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心潮起伏,于是吟成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2.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经典中,战场的硝烟和瞬息万变的敌情,都化作了毛泽东笔下豪迈浪漫、雄健奔放的金句。1930年1月,在赣南,红军分兵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促进了赣南根据地的发展。敌人的“三省会剿”破产。春节期间,毛泽东将行军闽西至赣南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词《如梦令·元旦》:“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是多么美,多么壮丽!1933年5月,毛泽东路过瑞金附近的大柏地。正是雨后,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与西边斜阳交相辉映。毛泽东不禁回忆起1929年2月和朱德刚下井冈山,来到江西,在这里指挥红军打的一次大胜仗。忆昔抚今,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而那场胜仗,赢得异常艰苦。陈东林说,一般不用枪的毛泽东也提起一支手枪,亲自带着警卫排向敌人冲锋。忆昔抚今,毛泽东在词的结尾写下的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出自毛泽东同志的《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遵义市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第一次是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自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进军遵义,中央军委命令红一军团一个团追歼黔军侯之担部。1月9日,红军从关南发动总攻,占领娄山关,随后大部队进驻桐梓、新站、松坎等地与敌军对峙,组成了遵义的北面防线,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第二次是遵义会议后,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扎西休整期间,敌军很快从南北两面逼近,为摆脱敌军,毛泽东指挥红军迅速转兵。之后,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2月25日晨,中央军委命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负责指挥一、三军团及干部团进攻娄山关。彭德怀接受任务后,命三军团第十三团主攻娄山关,一军团第一团向关东侧石炭关迂回。经过激战,红军攻下娄山关。红一、红三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重占遵义城,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在红军占领娄山关后,毛泽东即兴填词《忆秦娥·娄山关》。
4.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在井冈山时期,林彪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红旗到底打得多久?针对林彪以及其他一些红军指战员的疑问,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写了3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思想,完完全全地体现在毛泽东的一首词《清平乐蒋桂战争》当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利用蒋介石同军阀之间的矛盾,以及各路军阀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寻找机会和缝隙,才能够一次次地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以至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5.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毛泽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诗兴大发,写了著名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蒋介石第一次围剿红军采取“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战术,毛泽东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那天,龙岗一带满天大雾,正好有利于红军隐蔽。这就是毛泽东词里面所描述的“雾满龙冈千嶂暗”。经过大半天激战,红军歼敌9000余人,活捉了张辉瓒。第二次反围剿取得胜利,毛泽东又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有人泣”,是指蒋介石在哭泣。第二次围剿红军,蒋介石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结果还是进了红军的伏击圈,红军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歼灭敌人将近两个师,然后由富田向东,奋力横扫,15天中走700里,打5个仗,缴枪2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蒋介石尽管苦心经营,结果还是损兵折将,一败涂地。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下令共产党军队原地待命,指示各地日伪军不得向共产党军队投降,另一方面又于8月中下旬三次电邀毛泽东亲赴重庆“共商大计”,想借谈判争取时间,到华北、华中和东北抢占地盘,准备内战。没想到,1945年8月28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怀着和平的愿望、巨大的诚意、坚定的原则底线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一行回访柳亚子,并应柳亚子请求,将1936年2月写的《沁园春·雪》书赠与柳亚子。《新民报·晚刊》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沁园春·雪》。一经发表,便在国统区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中间引起巨大震动,人们从毛泽东身上看到了一名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勇气和胆魄。蒋介石看后十分震怒,暗中组织一批国民党顶尖写手,写围剿诗词驳斥毛泽东的思想,陆续发表了近30首《沁园春》。郭沫若、范文澜等进步人士积极参战填词驳斥。当时远在山东战场的陈毅将军也挥笔上阵,于1946年2月写了《沁园春·斥国民党御用文人》等三首和词,对当时的文坛笔战形势作了一番描绘。在这场诗词大战和政治风暴中,《沁园春·雪》激发着全国全党全军坚强的革命斗志、必胜的决心。
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在短短4个月内,相继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长达千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天险,瓦解了蒋介石苦心经营的所谓立体防线。4月23日,百万雄师全部渡过长江。身在北平的毛泽东获悉捷报后,亲自为新华社撰写了新闻稿,并兴奋地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学习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启示
毛泽东诗词所塑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体形象,毛泽东诗词为我们深入解读中共党史提供了鲜活教材。毛泽东同志之所以有举世无双的雄才大略,与毛泽东同志勤于读书并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分不开。学习毛泽东诗词,能得出什么的读书启示呢?或者说我们今天学习党史,应该持什么的态度?我认为:
一是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对马列著作,毛泽东总是常读常新。在延安,他对曾志说到自己读《共产党宣言》的情况:“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读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对喜欢的文史哲经典,毛泽东同样经常读。20世纪50年代,他对人说自己已经读了五遍《红楼梦》。此后,他又十五次索要过《红楼梦》,这在工作人员的记录中有明确记载。同一本书,反复读,因每次阅读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心境不同,理解和发现也会有所不同,这样书的价值也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二是相同题材内容的书对照起来读。毛泽东习惯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著述对照起来读。例如,他读美国历史的书,就让人到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去借,专门写条子说。不光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关于研究拿破仑的书,他同时找来苏联、法国和英国学者写的《拿破仑传》和有关著述,对照起来读。
三是读书习惯于“手到”并注重讨论。古人强调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眼到”好理解。毛泽东的“口到”,不光是自己吟诵,还经常在一些场合,给人讲书,直接宣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所谓“手到”,就是动手写笔记,写批注,由此体现“心到”。目前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读书批注,就有《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录了他读十本哲学书的批注和一篇读书摘录;《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收录了他读三十九部文史古籍和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评文全本),共五卷,收录了他在“二十四史”中的一些书里作的圈画和批注。《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毛泽东手书历代诗词曲赋典藏》等,则反映了他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随手书录的情况。十三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收录了他读各种书刊和文章的批示、批注和批语,数量很多。毛泽东读书,还有一个“耳到”,即组织读书小组由人念、大家听,再一起讨论。
毛泽东之所以比同时代许多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从阅读角度讲,是因为他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拥有渊博的学问知识,二是注重阅读“社会”这本更大更厚的“无字之书”,三是能够把这两方面所学融会贯通。融会贯通,就是把书读“活”,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认识,把认识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能力,把能力转化为实践,进而在实践中有所创造。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