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5
发布时间:2025-04-27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群团工作会议部署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这次群团联建联创协调会,既是对前期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新时代群团工作协同发展的系统谋划。当前,**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期,群团工作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群团工作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群团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群团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深化联建联创,群团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全市群团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联建联创工作机制,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协同机制不断完善,组织合力显著增强。建立群团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群团组织联动联建轮值制度》,群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两月轮值一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谋改革之计、共商发展之策。例如,达茂旗通过“组织共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人才共育、品牌共创”的“七共”模式,构建了集聚化、开放式、共享性的群团工作大格局。全市累计召开联席会议次,协调解决重点问题个,形成了“党委领导、群团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合力。
(二)资源整合成效显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整合群团部门资金、阵地、人才等资源,打造“群团汇”“暖城e站”等服务品牌。东胜区通过“127”联建工作思路(一个引领、两项制度、七项行动),统筹推进阵地、资源、活动全方位融合,开展“十礼相送”等活动场次,发放救助金万元,惠及群众万人次。全市建成群团服务综合体个,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家,开展服务项目个,服务群众**万人次,形成了“15分钟群团服务圈”。
(三)品牌活动亮点纷呈,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创新开展“群团汇智”“群团汇爱”等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群团品牌。达茂旗通过整合多部门资源,举办“民族团结颂党恩”民歌比赛、“送医送药送健康”等活动场次,吸引万人次参与,有效提升了群团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联建活动场,选树先进典型个,发布正能量信息条,阅读量突破万人次。
(四)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推动群团组织深度嵌入基层治理,建立“群团+法院+司法”维权联动机制,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等机构个,累计调解纠纷件,成功率达**%。利川市通过“三联”工作法(组织上联姻、模式上联动、行动上联手),在火车站、社区等地开设群团服务驿站,提供就业服务、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惠及群众**万人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群团系统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群团联建联创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门间协同联动不够紧密,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品牌活动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还需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仍有差距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群团联建联创工作水平
当前,群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国家层面看,中央群团工作会议明确了“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任务,为群团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地方层面看,**市“十四五”规划对群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挑战,以联建联创为抓手,推动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协同机制,构建群团工作“一盘棋”格局。完善组织架构。进一步优化群团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轮值主席”负责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形成“牵头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借鉴达茂旗经验,探索成立群团联合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强化资源整合。统筹群团部门资金、阵地、人才等资源,建立“群团资源共享库”,实现项目共商、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例如,东胜区通过整合群团部门资源,打造“暖城e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避暑、取暖等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健全考核机制。制定“共性+个性”考核指标,将联建联创工作纳入群团部门年度考核体系,建立“季度调度、半年评估、年度考核”的推进机制。龙陵县通过“成效联考”,整合考核事项项,节省行政成本%,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
(二)创新服务载体,打造群团工作“新引擎”。搭建智慧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群团”平台,整合政务数据、企业数据,实现服务需求精准匹配。雅安市通过整合六大网络平台功能,打造“智慧群团”新媒体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泰达智慧群团平台通过“云课堂”“共享商城”等功能,为职工提供教育培训、普惠服务等类项线上服务,惠及职工**万人次。拓展服务阵地。在“两新”组织、新兴领域建立群团组织**个,扩大组织覆盖。借鉴利川市经验,在火车站、社区等地建设群团服务驿站,提供就业创业、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培育专业队伍。加强群团干部培训,举办培训班期,培训干部人次。建立“群团人才库”,吸纳法律、心理、社会工作等领域人才*名,为群团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西山区通过“社会工作部+群团联盟”模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家,开展特殊儿童关爱、心理健康服务等项目*个,服务群众*万人次。
(三)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群团工作“软实力”。打造特色品牌。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培育“群团汇”“暖城e站”等特色品牌。达茂旗通过“群团汇”品牌,开展“技能比武大赛”“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名职工获得“**工匠”称号,项创新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为企业节约成本*亿元。创新活动形式。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竞赛”等品牌活动场,吸引个项目参赛,获奖项目融资*亿元。东胜区通过“十礼相送”活动,发放慰问品、救助金等价值万元,惠及群众**万人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场,发布正能量信息条,阅读量突破万人次。开展“群团工作宣传月”活动,组织政群企对接活动场,解决群众需求**个,提升全社会群团意识。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