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2025年学习教育交流发言:以作风建设新成效 谱写全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浏览量:81

发布时间:2025-04-24

同志们: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名片”,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先手棋”。*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任。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将“学查改”贯通到底,让清风正气浸润*大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筑牢作风根基。今天,我就围绕“学思践悟强根基、查改贯通破难题、标本兼治促长效、实干担当开新局”四个维度,与大家交流心得、共话使命。

一、学思践悟,在“深学细悟”中筑牢信仰之基

(一)以党章党规为“标尺”,校准纪律之弦。党章党规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则是作风建设的“刚性约束”。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党章党规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必修课”,组织党员干部逐条逐句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内法规,深刻领会“哪些不能为、哪些必须为”的政治要求。要通过“专题党课+集中研讨+个人自学”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引导党员干部把纪律规矩刻进心里、融入行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

(二)以党的历史为“明镜”,厚植宗旨之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更是一部激浊扬清的作风建设史。我们要深入挖掘党在不同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从延安整风的“刀刃向内”到新时代“八项规定”的“激浊扬清”,从“半条棉被”的鱼水深情到“脱贫攻坚”的实干担当,每一段历史都是滋养初心的“精神养料”。全区党员干部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深刻认识“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践行初心使命,赢得群众信任。

(三)以创新理论为“灯塔”,把稳思想之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更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改进文风会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分专题、分领域制定学习计划,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中干、干中学”,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二、查改贯通,在“刀刃向内”中破解作风之弊

(一)查“宽松软”之失,纠治执行偏差。作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当前,部分党组织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现象,有的“上下一般粗”导致政策落地走样,有的“重形式轻实效”搞表面文章。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聚焦“贯彻落实不力”问题,创新“跨层级检查+交叉式督导+飞行式抽查”机制,不打招呼、直插一线,对照问题清单开展“地毯式”排查。要重点检查文件精简、会议提质、督查检查考核“瘦身”等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挂牌督办,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查“新表现”之形,整治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作风建设的“顽瘴痼疾”,其隐形变异问题更是防不胜防。当前,文山会海“改头换面”、过度留痕“换汤不换药”、材料政绩“数字游戏”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对文件、会议记录进行智能分析,建立“空话套话密度”“重复发文率”“表格填报频次”等监测指标,让形式主义问题“无处遁形”。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深入排查政务服务中的“中梗阻”现象,坚决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不良作风,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三)查“隐形变异”之态,狠刹享乐奢靡。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传染性,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当前,违规收送电子红包、“影子公司”利益输送、隐蔽场所公款吃喝等问题时有发生。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电子支付大数据+电子发票监管”系统运用,打通税务、电商、支付平台数据壁垒,对可疑交易进行精准筛查、靶向治理。要聚焦重要节点、关键领域,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整治,严查违规操办婚丧喜庆、公车私用、豪华办公等问题,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四)查“微腐败”之患,守护群众利益。“微腐败”虽小,却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在养老保险、低保评审、惠农补贴等领域,仍存在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问题。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整治什么”,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要建立“群众点题、干部答题”机制,通过“入户走访+线上举报+专项巡察”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对查实的“蝇贪蚁腐”问题严肃处理、公开曝光,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五)查“认识误区”之偏,破除思想障碍。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存在“速胜论”“无望论”“有害论”等错误认识,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要通过“专题培训+谈心谈话+案例警示”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破除“松口气、歇歇脚”的错误思想。要加强正面引导,宣传作风建设先进典型,让党员干部明白“严管就是厚爱”,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才是干事创业的根本保障,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