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7
发布时间:2025-04-1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动员全区上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动真碰硬”的决心,向形式主义顽瘴痼疾开刀,为基层松绑赋能,让干部轻装上阵,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先后出台精简文件会议、规范考核督查等硬措施,推动基层负担明显减轻、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治,新表现仍在滋生蔓延。
从督查反馈看,去年市级巡视巡察指出我区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过度留痕”等问题;从基层反映看,部分干部吐槽“白天跑干讲,晚上写断手”,有的社区工作者手机里有30多个工作群,每天光“打卡”就要花2小时;从工作实效看,个别单位重“痕”不重“绩”,重“形”不重“效”,把“痕迹”当“政绩”,把“过程”当“结果”。这些问题看似是工作方法的偏差,实则是政治立场的偏移,不仅虚耗行政资源,更贻误事业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必须下大气力整治。
当前,我区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关键期,改革攻坚任务繁重,民生改善需求迫切。基层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干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少数”。如果形式主义这个“拦路虎”不铲除,基层就难以集中精力抓落实,群众就难以感受到发展实效。全区各级党组织要站在“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顽疾
近年来,我们通过合并督查检查、精简台账报表等举措,为基层减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依然存在。必须聚焦“四个突出”,开展“四大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第一,靶向整治“文山会海”回潮问题,开展“精文减会”攻坚行动。近期督查发现,个别部门把“红头文件”改为“便签通知”规避监管,有的会议“陪会”现象突出。要严格执行“无实质内容不发文”“能合并召开不分开”原则,建立“发文的文件”审核机制,对拟发文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前置评估。推行“无会周”制度,每月第一周原则上不召开全区性会议,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让干部从“会海”中解脱。
第二,靶向整治“过度留痕”形式主义,开展“减负增效”攻坚行动。一些部门机械执行政策,要求基层“事事留痕”“处处建档”。要规范台账管理,建立“留痕事项清单”,明确必留痕迹范围,杜绝重复填报、多头报送。推广“电子台账”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一键生成,减少人工填报负担。对擅自要求基层“建群打卡”“拍照留痕”的,严肃追究责任。
第三,靶向整治“考核过多过滥”问题,开展“规范考评”攻坚行动。目前,区级考核项目仍有28项,个别部门“搭车考核”“层层加码”。要建立“考核准入”机制,实行“年度考核计划”审批备案,未列入计划的不得擅自开展。推行“合并考核”“联合督查”,对同一对象涉及多项考核的,整合力量“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强化“结果运用”,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既问责又帮扶,避免“一考了之”。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