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部长在组织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281     |      发布时间:2024-07-29

同志们:

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是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激发基层干事创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要统筹资源、综合施策,着力破解基层“人少事多、权小责大、马力不足、路线跑偏”等难题,推动基层治理减负、赋能、增效、提质。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推动力量下沉,缓解“人少事多”难题,为“小马”赋能

“小马”之所以小,很大原因是在基层人手不够、资金不足、负担过重、保障过少等问题依然突出存在,资源和任务不对称、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牌子“多杂乱”的情况时常发生。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动资源资金、管理权限、人财物等向基层一线倾斜,为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更好条件。

要强化村级后备力量。畅通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渠道,持续挖掘培育“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锻造坚实的人才支撑;坚持“三个常态化”(即:常态化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大讲堂;常态化选树“明星书记”,常态化推行“导师帮带制”),提高基层干部治理水平。抓实“两派两聘”,通过现场观摩、晾晒评比等方式,把下沉的“四支力量”用好,助力乡村振兴。

要抓实三个下沉服务。推动资源下沉,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把编制优先用于加强基层人员力量;深化机关党支部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把机关单位党建和行政资源向小区聚集。推动服务下沉,深化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扎实开展“认岗认事认亲”,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平台下沉,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要强化激励支持保障。加大对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力度,推动落实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相关政策,推动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事业编制向基层倾斜。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逐步提高薪酬待遇,让基层干部留得住、干得好。

二、完善权责清单,化解“权小责大”难题,为“大车”减负

基层治理的困境,根源还是权责不匹配、不对等,导致治理机制不畅、协作不顺等问题。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等问题,切实“为车减负”、为基层干部卸“包袱”。

要理清基层权责。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审批服务执法事项权责清单、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明确政策依据、责任主体、主次权限等内容,把“应减之负”和“应负之责”厘清楚,让基层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

要精简基层事务。坚持从“源头”减起,规范村(社区)的权责事项,建立村(社区)工作事务指导目录和准入制度,确需村(社区)协助的工作事务,职能部门要按照“费随事转、事费配套”原则提供必要保障。大力精简台账、报表,清理规范签订责任状、出具证明事项等,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直接服务群众。要着力推动基层工作机构整合优化,进一步清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整合归并村(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内部功能性指引牌。

要简化基层考核。统筹把握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持续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工作过度留痕、文件“红头变白头”、“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严格控制“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严格控制从基层借调干部,让基层有人干事、有精力干事。

三、凝聚基层合力,破解“马力不足”难题,为“马车”提速

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既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更需要多方发力、共同参与。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广泛汇聚工作合力,让“马拉得动车、拉得好车”。

要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建立完善“一约四会”(“一约”即:村规民约,“四会”即:村民民主议事会、红白理事新风会、道德文明评议会、美好环境理事会)等村民民主议事制度,明确各类民主自治组织权力清单和职责清单,强化自治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健全完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预警机制和排查整顿机制,做到“发现一个、整顿一个、巩固一批、提升一片”。

要健全“三方联动”机制。用好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分层分类开展议事协商,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实现社区治理一核引领、多方参与。

要深化党建联建共建。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采取跨组织、跨区域、跨行业方式,积极组建村级党建联盟、村企党建联盟,布局建立红色暖心驿站,充分调动“三新”领域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四、践行群众路线,破解“路线跑偏”难题,为“初心”护航

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基层施政满意不满意。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类检查、考核、督办,往往没有精力为民服务。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要促使基层真正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做大事业、做优服务上,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深入调研,通过“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等方式,力求把情况摸透、把原因找准、把对策提实。

要建优沟通服务平台。发挥社区“家常点”、农村“院场会”、政企“直通车”等作用,采取入户走访、下访接访、现场办公等方式,听民情、汇民智、解民忧。

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聚焦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交通出行、环境保护、便民服务等民生重点领域,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群众诉求自下而上早受理、逐级尽力早处置、事在上级早协调、合理诉求早解决、无理诉求早介入“五早”机制,确保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