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2025年两会专题党课讲稿:两会精神下的工会担当与职工权益保障

浏览量:245

发布时间:2025-03-20

同志们:

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时期,今年的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犹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穿透时代的浪潮,为我们伟大国家的发展之路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也为工会工作赋予了全新的使命与担当。两会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这些议题与广大职工的切身权益紧密相连,也为工会履行职责提供了清晰而有力的行动指引。作为工会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紧密立足工会工作实际,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奋力推动工会事业迈向新的更高台阶。接下来,我将围绕“两会精神下的工会担当与职工权益保障”这一主题,与大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分享几点体会。

一、两会精神解读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系统、客观地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全面、细致的部署,其中包含诸多与职工权益保障、工会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反复研究、精准把握。

(一)高质量发展与职工权益保障。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贯穿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始终,彰显出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创新为牵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一伟大进程中,职工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力量源泉。产业升级不仅对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职工的个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共进,更加注重职工权益的全方位保障,追求职工能够实现体面劳动、获得全面发展,这无疑为工会工作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就业优先战略与工会职责。就业,乃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两会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就业优先战略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的有力政策,如持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创造热情。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职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服务,包括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职业培训,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为就业困难职工提供精准的就业援助等,帮助职工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切实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工会作为。社会保障,是职工生活的重要安全网和稳定器,关乎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两会着重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这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艰巨的任务。工会要时刻关注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将推动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社保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建言献策,督促企业依法依规为职工缴纳社保,切实维护职工的社保权益,让每一位职工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工会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一)取得的成绩。一是职工权益维护机制逐步完善。我们建立健全了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在企业重大决策、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领域,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推动企业与职工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例如,通过集体协商,许多企业与职工就工资增长、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问题达成了共识,既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职工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工会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职工医疗互助、职工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为困难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通过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职工的职业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据统计,近年来,工会累计帮扶困难职工xx人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xx场次,培训职工xx人次,有效提升了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三是劳动法律监督力度加大。我们成立了专业的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对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劳动法律监督,许多企业规范了用工行为,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职工的待遇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劳动法治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多。然而,他们面临着诸多权益保障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保缴费缺乏强制性,导致参保率较低,保障水平不高,在工伤、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较大风险。此外,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方面,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也容易受到侵害。例如,一些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过长,却无法享受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二是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面临挑战。在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进行重组、改制、破产,职工面临着岗位调整、失业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落实不到位,经济补偿、再就业安置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一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未能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导致职工对改革方案不理解、不支持,影响了改革的顺利推进。三是工会维权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工会干部业务能力不足,对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掌握不够全面、深入,在处理复杂劳动纠纷时,难以有效地维护职工权益。工会服务内容和方式与职工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此外,工会维权服务手段有限,在与企业沟通协商、争取政策支持方面,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提高。例如,在一些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工会干部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导致调解工作难以取得实效,职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三、依据两会精神,强化工会担当,关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问题

(一)深入调研,掌握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现状。工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问题调研。通过广泛发放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灵活就业人员集中的场所、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他们的就业形式、收入水平、参保意愿和参保障碍等实际情况。广泛收集灵活就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例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收入不稳定,难以承担较高的社保缴费;一些新业态平台企业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责任界定模糊,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困难重重。

(二)推动政策完善,加强社保缴费强制性。工会要积极主动地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推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议明确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的强制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缴费标准和补贴政策。对于企业招用灵活就业人员,应进一步明确企业的社保缴纳责任,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积极性。例如,对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大力简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手续,提供线上线下多种便捷参保渠道,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让他们能够轻松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识。通过举办社保政策培训班、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等多种渠道,向灵活就业人员普及社保政策知识,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让灵活就业人员充分了解社保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参保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重要保障。例如,制作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的社保政策宣传动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社保政策和参保流程,增强灵活就业人员对社保的认知和信任,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保。

  • 点赞

  • 收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