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88
发布时间:2024-12-13
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全力实施“创新突破五大工程”,推动民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从民政部争取到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福彩公益金等资金1.2亿元;养老服务工作得到民政部陆治原部长充分肯定;福利彩票销售总额、慈善资金募集总量、骨灰海葬总量、办理“跨省通办”婚姻登记总量等多项工作成果稳居全省第一;央视新闻、新华社、半月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等国家级媒体、专刊先后就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会组织、骨灰撒海等工作宣传报道150余次,切实提升了我市民政工作影响力。
(一)深入实施老龄事业发展创新突破工程,老龄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顺利完成老龄工作交接,调整设立新一届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指导各区县(市)完成老龄机构设置、部门调整等工作,指导全市居(村)民委员会下设完成老龄工作委员会,筹备本月底前召开市老龄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二是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构建。成立**都市圈“养老服务联盟”,与鞍山、本溪等兄弟城市签订《**现代化都市圈养老服务一体化专项规划》等协议,举办**都市圈第二届中老年春晚、**都市圈旅居养老本溪行等活动。举办“盛世中华”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题文艺晚会、老年人纪念婚礼等“敬老月”系列主题活动,为500余名百岁以上老年人印制“百岁寿星”荣誉证,敬老爱老社会氛围有效营造。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在《晚晴报》开设专栏,编制“人口老龄化趋势”系列短片。开展“法律服务助老护老”等系列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1100余次;开展老年人防范诈骗知识宣传活动20余场,有效提升老年人反诈防骗意识。三是银发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积极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接,探索促进养老金融多元发展,为有需求的养老机构提供融资贷款达到5200余万元。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引入日本山下福祉、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开展老年康复辅助器具租赁业务。引入日本“爱志万”在我市打造“认知症国际特色康养项目”。
(二)深入实施品质养老服务创新突破工程,养老服务品质全面提升。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作用持续巩固。“一户一案”完成181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全年任务90.5%(全年2000户),改造数量全省第一。为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突破40万人次、60万小时。二是社区养老服务依托作用充分发挥。培育“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184个,完成全年任务92%。在全省率先开展品质养老社区(村)培育,培育社区909个(占比82%)、村屯736个(占比60%)。在11个村试点开展“党支部领办村企”承接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运营老年助餐点233个,争取中央、省福彩公益金861万元,助推我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是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不断强化。选定56家养老机构承接经济困难老人集中照护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全市星级养老机构达到192家,占比超过70%。四是要素保障作用不断夯实。连续三年实施“养老护理员千人培训计划”,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从2021年底的40%提升到了87%,我市养老护理员在全省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大赛中获三等奖。投入资金784.1万元,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安防建设,367个养老服务机构全部安装多维度智能监测设备,通过消防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全方位监管。
...
二、工作亮点及成效
今年以来,从民政部争取到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福彩公益金等资金1.2亿元;养老服务工作得到民政部部长陆治原、省委书记郝鹏充分肯定;福利彩票销售总额、慈善资金募集总量、骨灰海葬总量、办理“跨省通办”婚姻登记总量等多项工作成果稳居全省第一。《**市多元化多层次品质养老社区培育制度》获辽宁省第二届制度性创新成果评价奖励二等奖。我市养老护理员在全省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大赛中获三等奖。央视新闻、新华社、半月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等国家级媒体、专刊先后就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会组织、骨灰撒海等工作宣传报道150余次,切实提升了我市民政工作影响力。
(一)老龄事业稳步推进。成立**都市圈“养老服务联盟”,与鞍山、本溪等兄弟城市签订《**现代化都市圈养老服务一体化专项规划》等协议,举办**都市圈第二届中老年春晚、**都市圈旅居养老本溪行等活动。为500余名百岁以上老年人印制“百岁寿星”荣誉证,敬老爱老社会氛围有效营造。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引入日本山下福祉、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开展老年康复辅助器具租赁业务。引入日本“爱志万”在我市打造“认知症国际特色康养项目”。
(二)“品质养老”服务成效显著。“一户一案”完成181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全年任务90.5%(全年2000户),改造数量全省第一。为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突破40万人次、60万小时。培育“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184个,完成全年任务92%。在全省率先开展品质养老社区(村)培育,培育社区909个,占比82%、村屯736个,占比60%。全市星级养老机构达到192家,占比超过70%。连续三年实施“养老护理员千人培训计划”,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从2021年底的40%提升到了87%。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安防建设,367个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全方位监管。
(三)社会救助底线兜紧兜牢。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提高3.5%,困难群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解纾暖”行动,新确认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6754人、给予临时救助4782人次,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有力推进。组建省内首支困境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志愿服务队,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均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覆盖范围。
...
三、2025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继续锚定**民政“全国争先、东北第一、全省唯一”的工作目标,深入实施“五大创新攻坚工程”,持续深化拓展民生保障成果。
(一)深入实施老龄事业发展创新攻坚工程。一是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待《全国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标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评分细则》发布后,组织各地区积极落实,切实做好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二是强力推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针对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政策法规、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就、孝亲敬老文化、积极老龄观五个方面内容,通过广播电台、视频号、纸媒等多种渠道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三是深入开展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与“银龄行动”志愿活动。按照《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积极对接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鼓励更多老年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四是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助力银发经济。培育养老消费增长点,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推动“惠民生、促消费”政策向老年人倾斜,充分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积极推进基金设立工作与养老金融发展,持续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基金设立,从养老机构融资、金融机构适老化改造、老年人金融产品等方面推进养老金融发展。
(二)深入实施品质养老服务创新攻坚工程。一是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谋划2025年**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项目,推进**市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二是完善家庭养老支持举措。推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服务、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服务向普通老年人家庭普及,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三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场景。优化老年助餐服务,提升老年助餐服务品质,明年计划全市培育营养健康示范长者食堂10个。充分发挥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作用,探索适老化辅具用品租赁服务,完善“一刻钟”养老服务功能;四是强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重点扶持发展以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为主的养老机构和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满足不断增多的照护刚需,深化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五是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按照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化的要求,“一村一策”探索、梳理适合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六是夯实养老机构安全底线,出台《**市养老服务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搭建资金监管平台,同时加强日常监管与风险评估,确保养老机构运营安全。
...
点赞 2
收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