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4年教育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211     |      发布时间:2024-08-27

同志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专题推进会,这既是对过去一年我们在非遗保护领域取得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有利于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蕴含中华民族精神观念、道德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沉淀,是乡村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新时代呈现,它以“活态传承”的方式千年赓续,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与人民创造的互动中不断推陈出新、进化演变、历久弥新。这种“活态传承”以人为载体,在师徒、师生教育教学的互动中产生。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民内部、村与村之间、城乡之间传播,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例如,陈氏太极拳是起源于****市**县陈家沟的传统太极拳流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蕴藏着天人合一、中庸之道、阴阳合力、以柔克刚等精神。**大学将陈氏太极拳武术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之中,既是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又是对陈家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有利于提升村民文化素养。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很快,但受限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相对不足,乡村教育质量远不及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村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提升仍有待加强,一些村民不能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本土文化。对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不失为一计良策,成为提高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可以由各地高校、民间组织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发起,研究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源、人文内涵、现实价值、传承教育路径及产业运营模式,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村民加深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开阔思维,掌握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只有在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村民才可能正确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问题,真正做到懂管理、善转化,形成自我“造血”的强大内驱力,提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从而引入更好的教育资源,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形成良性循环。例如,近年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师生赴****市**县**乡古陈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教,给该村村民深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泥鼓舞”的艺术资源、人文特征、创造性运用等。与此同时,联合**广播电视台举办盘王节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示活动,让村民更系统地了解自身文化,增强了村民对黄泥鼓舞的文化认同,坚定了村民文化自信,促进了村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有利于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乡村文化产业可以依托大数据设施和技术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能够助推乡村文化建设部门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工艺技术等,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提升村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以经济产出为目的之一,满足村民最直接的经济需求,让乡村文化的变现能力增强,让乡村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市桃村镇手工棒槌花边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从业者,借助蓬莱区的自然风光与海洋风情,展示花边构制技艺非物质文化,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与自然景观游览融合的特色旅游场所,合乎当前人们对旅游满足身心双重康养的环境与人文标准。烟台市人民政府积极助推借助桃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棒槌花边技艺”发展文化产业:一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游客展示手工棒槌花边制作过程,增强游客对手工棒槌花边的艺术认同感,以产品销售为收益;二是开设花边传习室,吸引有兴趣的游客体验花边制作,学习制作技艺,以课时费为收益;三是建立手工棒槌花边艺术馆,向游客传播花边发展史和变迁史,以门票为收益。烟台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助推了桃村镇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进乡村文化发展,关键要有人才的支撑。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懂知识、有技能的乡村人才涌入城市,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较为突出,乡村文化振兴缺少充分的人才支撑,乡村文化发展动力不够强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本乡本土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可以进一步深挖本地传统特色文化,深入宣传本地文化禀赋,培养本地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厚植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习课堂,可以使村民习得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乡村文化发展人才。另外,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培训,让村民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动策划、资金管理、信息化运营等技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持续发展,形成乡村文化人才建设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紧迫感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实践探索。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人才。2021年2月,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许多高校纷纷响应开设相关专业。2022年9月,**文理学院根据自身师资情况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进行该专业首批本科生培养。**大学于2021年10月获批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备受各界瞩目。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方面也发挥了中坚作用。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下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对口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应运而生。这些学校、研究机构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方法,培养文化产业创意与项目策划的能力,为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建设数字博物馆和网站,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顺势而为,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渠道。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始运营。接着,一些地方相继建立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如****州**县建立了城子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这些数字博物馆和网站设有机构、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资源、学科建设、学术、百科等栏目,有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影像、文字宣传资料等,让观展者、学习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感更强,学习效果更好。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数字化展示、互动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处理和展示。因此,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群体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能从更多的渠道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融传承教育于宣传之中,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品牌。口头叙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传统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以视、听、文字结合的传承形式,被人民群众广泛接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必须注重与时俱进,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育品牌。品牌被大众喜欢,最重要的是宣传要得当。近年来,国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品牌紧抓时代契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等,利用线上线下集中展示和宣传。例如,****市**县的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目前有传承人21人,相关从业群体规模在5000人以上。一方面,他们在线下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课堂,用于教学传承与实体教学宣传;另一方面,他们将宣纸制作工艺制作成系列影像用于线上宣传,让感兴趣的学习者看得见、学得好、用得懂。

4.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赋能乡村产业发展。2018年7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该文件从总体定位、工作目标、基本路径、工作任务四个方面对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相关工作进行了说明。该项工作能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的作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品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通过乡村文化振兴落实到乡村产业,充分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技艺提高乡村劳动力的文化素养,使乡村劳动力在乡村稳定就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促进乡村人口高质量脱贫。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1.理论研究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内涵建设薄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它囊括了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大数据的迅速发展,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新的内涵和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者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覆盖面广、成果多,但是一些单位是为了申请项目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乡村田野调查流于形式,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执行力度不够强,导致最后的研究成果难以有效支撑教育实践的需要。

2.学校教育与遗产地结合不紧密导致传承方式多样化受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在各民族不同文化土壤中生成与发展的,不同的文化土壤对其生命力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的内涵表现上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从源头来看,教育本身也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文化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在源头上存在天然的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需要学校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开展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魅力与能量,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然而,一些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还存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没能讲深讲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背景,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无益。这种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村落原生环境和乡村文化土壤存在脱节的情况,有悖于“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本质,也不利于传统的“家庭作坊制”“师徒制”代际传承迈向现代教育中的多样化传承,传承教育难以可持续发展。

...

(首发于奋书文库)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