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委人才办、市科学技术局经验材料:创新“三模式”,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

浏览量:228     |      发布时间:2024-08-24

近年来,市聚焦新型功能材料、大数据、现代能源、生态食品饮品药品、林业、文化旅游六大生态产业,大力推动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创新实施“送才入企”“项目带才”“合作共引”三模式,为加快推进科研人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探索了新路径。

一、创新“送才入企”模式

出台《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关支持措施》,赋能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支配权,充分保障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及在岗离岗创业权,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推动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推动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科研人才携带科研成果创办企业,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产品”变为“商品”。x学院x博士运用“砷化锌电子信息材料关键技术”创办了大龙京恒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产值超过4000万元,成为国内新型功能材料中半导体行业用砷化锌电子产品最大生产商。

支持科研人员入股企业。支持一批拥有关键技术的科研人才以技术入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如科研人员余顺波以技术入股、技术开发在石阡县入股成立x油研茶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省农科院、x大学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油料加工创新团队,并建立国内先进的山茶籽冷榨精深加工生产线,产品远销重庆、四川、广州等地。

鼓励科研人员兼职企业。鼓励一批拥有关键技术的科研人才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到企业兼职,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技术特长,帮助企业建立研发团队,攻克关键技术。如思南县农业农村局梁正刚到x恒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致力于桑树叶研究及产品开发,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制定了蛾公酒、桑叶茶、桑叶茶挂面等产品的行业标准。x恒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为x绿色生态标杆企业、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市级重点农业化龙头示范企业。

二、创新“项目带才”模式

大力实施平台建设项目、博士人才专项、科技特派员等“项目+”的人才引用培育方式,推动科技人才在科研机构和生产一线双向流动,使其在擅长领域发挥真才实干,培养真知,实现育人和用人的良性循环。

以平台建设聚才。围绕x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需求,打造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为科研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华的“科创舞台”。目前,市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火炬x锰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累计达46个;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个,省级千层次创新型人才41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入选省“杰出人才奖”提名者1人,省管专家11人。

以博士专项聚才。创新推出博士人才专项,支持市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根据其研究方向、产生的预期成果及发展潜力,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地方企业实施科技项目,让博士人才科研方向走出实验室,面向市场,推进科研成果在合作企业就地转化,已立项支持博士项目10余项(正在实施),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8项。

以乡村振兴聚才。强化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管理,引导广大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近年来,认定各级科技特派员564人,落实工作经费1000余万元,在农村帮助解决技术问题10000余个,推广新技术示范及新品种种植示范等近1000项,帮扶及协助创办企业(合作社)100余个。

三、创新“合作共引”模式

出台《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共引人才”和“联合项目攻关”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支持事业单位以灵活聘期方式引进人才。

协同创新引才。推动高校和企业合作,实现科研人才编制落户在高校,日常工作和科学研究在公司,双方共同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共同培养研究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目前,由x学院提供8个事业编制供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合作期5年,5年期满后,科研人才可以自由选择继续留在企业或返回学校工作,解决了科研人员自由流动问题。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引进3名博士人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联合项目攻关。围绕市重点产业发展,常态化收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科技难点、技术堵点,筛选出企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清单,实行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团队)揭题的政产学研融合创新模式,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榜单,向全国广纳人才。目前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0余项,柔性引进16所市外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才60余人,帮助x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实现高层次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人才引用新模式。

灵活聘用人才。围绕企业紧缺人才、关键技术岗位,采取产学研合作、技术合作、委托开发等灵活的方式,从高校、科研院所柔性引进紧缺的科研人才。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100余名高层次科研人才。

市在推进六大主导产业发展中探索出的政校企合作“三模式”,充分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人才多方共赢的合作目标,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可以把精力更多地用在搭建平台、提升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解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对于学校来说,可以破解人才就业难、实践难、培养难等难题;对于人才本身来说,可以突破身份限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实现知识和技术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创新政校企合作“三模式”,实现了三方“共引共赢、协同创新”,为开创绿色x现代化建设新未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