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某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量:250     |      发布时间:2024-06-28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阐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市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好总书记对我市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笔者围绕如何盘活用好*区文化资源,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发展现状

1.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区是*市的市辖区之一,始建县于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文脉悠长,素有“文*”的美誉。历史上的*古城规模宏大,城内及周边建有“九桥十八庙”,并形成了独具人文魅力的“*古八景”,“千年古刹”广济寺被建筑大师梁思成称为“辽建之楷模”。同时,*文人辈出,元代雕塑大师刘元、清代诗人王煐等都出自*,明清时期有科举进士72人,远超周边其他州县。此外,*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评剧和京东大鼓的发源地,近代以来走出了众多蜚声全国的文化名人名家和20多位共和国将军,书法、绘画、文学等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国字号会员70余人,充分彰显了“文*”的鲜明底色。独具特色的人文建筑、成绩斐然的科举考试、层出不穷的文化名人,共同构成了“文*”的坚实基础。

2.文化资源多元,文化载体丰富。*现有秦城古城址、大觉寺、石经幢3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打扮庄遗址等8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点百余处,拥有馆藏文物300件,收集各种民俗用品近千件。近年来,先后建成开放了京东大鼓艺术馆、了凡纪念馆、辽金博物馆、马季艺术馆、了凡善廉文化主题园等一批特色文化场馆,复建重建了广济寺、文庙,加强对*非遗小剧场的扶持,成为集中展示*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3.立足资源禀赋,传承保护成效显著。一是丰富充实研究著作。推进袁黄文化研究,元代雕塑大师刘元、清代诗人王煐和李半朝家族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非遗研究,推出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京东大鼓》等系列非遗研究著作,推动非遗传承更加稳定有序。二是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加强非遗代表性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拥有评剧、京东大鼓、*葫芦制作技艺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皮影戏、袁黄传说、金石撕纸等13项市级非遗项目和61项区级非遗项目,发展了市、区两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3人,*非遗名录更加完善。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围绕传承*相声、评剧、京东大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办了“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全国京东大鼓艺术节、全国评剧院团青年演员电视展演等特色活动品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举办了凡思想文化国际论坛、“善行天下——袁了凡”巡展,推动人文*“出彩中国”。四是创新文化活用实践。着力塑造“遇见*”文化IP,制作涵盖广济寺、石经幢等*特色文化元素的《空中俏旅人·遇见*》宣传片,依托*滨海国际机场厦航VIP休息区,创新举办“遇见*逐梦起航——*之宝特色风情展”,组织“遇见*”国画名家走进*写生展览、潮白河四季欢乐游节、*国潮文化嘉年华等文旅融合活动,通过打造*非遗、文创品展区,设置包含了凡文化、京东大鼓等特色文化和非遗技艺的特色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路径,显著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文化资源研究阐释不足。在*传统文化研究阐释方面缺乏科学整体的规划,梳理工作不成体系,未能结合当代文化需求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挖掘,导致“文*”的基本内涵不清晰,观点说法不统一,不利于传播弘扬;*文化传承的内容对象不清晰,对于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要扬弃的,缺少明确界定;文化阐释大多局限在学术领域,缺少贴近生活的语言和能够激发青年热情的方式,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2.创新传播载体手段不足。*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不到位,活动载体创新不足,具体表现为宣传内容零星化、碎片化,导致群众缺乏对*历史文化的全面了解,群众普遍未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缺少具有轰动效应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文艺作品和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方式不够丰富,传播载体大多是宣讲会、文艺演出等,大屏小屏传播、线上线下互动、衍生品开发等多元宣传方式比较少,传统传播途径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效果不理想。

3.文旅融合出新见效不足。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思考不深,缺少对文旅资源和文化产品的深度策划。面对全区文旅资源分散和同质化严重的具体情况,缺乏统筹融合,串联文旅场景、打造全域旅游还仅存在于概念阶段;葫芦制作技艺、*皮影戏、金石撕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转化不够,有些项目还局限于节庆日和主题活动展示,文化资源转换经济价值不明显;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少,现有文创产品呈现“低端化”甚至“地摊化”特点,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对策建议

1.加强研究阐释,做好传承文章。一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把*传统文化挖掘阐释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认真研究、科学辨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汲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将之提炼出来“为我所用”。比如,进一步弘扬了凡文化中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善廉思想,使之服务于培塑优良家风、引领干部修身、引导青少年励志,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二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破解传统文化“曲高和寡”的难题,组织专业人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年轻化的语态,对深奥的文化历史、思想观念等作出解释,转化为故事并编印成书籍,便于群众理解和传播。比如,通过区属媒体“读了凡”专栏、了凡论坛、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等阵地,持续扩大了凡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在全国的知名度,持续推动*非遗在高校等平台和全国各地进行展示交流,谋划首届“小马季杯”活动,扩大*非遗的市场和影响。依托*红色文化阵地,拍摄“*之光”红色阵地专题短视频,赓续红色血脉。

2.讲好文化故事,做好传播文章。一是让文化传承融入群众生活。以*文化历史为背景,成体系创作打磨精品文艺作品,植入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办好文艺巡演,生动讲述“文*”故事。持续用好了凡纪念馆、了凡善廉公园等载体,广泛弘扬向上向善精神。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阵地作用,推动非遗进农村、进社区,常态化开展以京东大鼓、评剧传承展演为内容的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零距离体验*文化之美,通过全民共享与传承发展相互促进,让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持久生命力。二是加强策划做好高质量宣传。用好全媒体宣传方式,深挖*文化优势,密集推出相关报道和专版平面宣传。推出更多反映*文化特色的爆款短视频作品,借势“你好,*”网络短视频大赛等载体扩大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动员更多区内外网络大V和普通群众通过网络传播*特色文化活动、文化景观,持续在网上讲好*文化故事,形成更加鲜活的宣传推广态势,提升“文*”的知名度、影响力。

3.加快文旅融合,做好发展文章。一是打造文旅消费场景。以特色资源整合、精品线路推介为抓手,策划推出“潮白碧道”“文韵水乡”徒步、骑行游线路,沿线多点打造文化、住餐消费活动场景,聚人气增财气。深入周边重点区域,打造集传统文化体验、特色购物、曲艺演出等一体化的现代城市空间。加强与国内有实力的文化公司合作,推进音乐营地、文*不夜城、城市会客厅等项目建设,用好*国潮文化嘉年华活动成功经验,融入了凡文化、京东大鼓等特色文化和非遗技艺场景,打造“印象潮白”核心承载区、文旅集聚区、网红打卡地。二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加强文化资源与产品的有机结合,摒弃简单的元素堆砌、新奇点缀,注重审美、功能和内涵的和谐统一,通过现代创意设计让*优秀传统文化灵动起来,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将历史文化、非遗技艺资源与当下最流行、最吸睛的文化元素相结合,推出“礼遇*”“宝地有礼”“遇见宝宝有福禄”伴手礼系列,推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