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63 | 发布时间:2024-03-26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政治能力是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从政治站位分析问题、作出决策、推进工作的基本素养,在所有能力要素中,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首要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从严治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使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关键之举。
一、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政治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提升政治能力,就要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着力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讲政治体现在谋划未来规划、决策重大事项、解决发展难题等方方面面。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使命职责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等新要求,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工作。着力防范政治风险,自觉从政治角度谋划战略、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推进工作,把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提升政治能力首先体现在是否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员干部只有把握住政治之“大”,在全局中找准坐标,才能纲举目张,有力推进各项工作。以学增智,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增强大局观念,善于思考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让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政治能力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繁杂问题、苗头问题、偶然问题都是问题的具体形态,背后隐藏着不同类型的矛盾。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才能看清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党员干部要坚持好、运用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提升政治能力,就要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保持警觉、善于鉴别,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二、当前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位居首位,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应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使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深入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中央各项会议决议精神,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育培训的系统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导致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出现碎片化、片面化、简单化现象。再者,由于理论学习的约束性较弱和可量化程度较低,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认为理论学习对自己做好本职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并无太大帮助,学用结合不到位,学归学、做归做的学用脱节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把学习成效仅仅体现在作交流发言、谈心得体会上,不能自觉地把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够,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不能时时处处从政治上看问题,从而缺少对政治上的苗头性问题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的强烈意识,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形势时难以透过杂乱的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政治判断容易受各类因素影响而摇摆不定,对把握复杂问题发展变化趋势的能力还不够高。
2.斗争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愈加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与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党员干部职责的应有之义。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使得许多矛盾斗争由线下蔓延和转移到线上,比以往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面对网络空间隐蔽而复杂的思潮和乱象,一些党员干部对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不敢亮剑,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不硬、不敢出击,只愿当“好好先生”。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因缺乏必要的政治自觉而失去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影响,在政治上放松警惕,思想上精神懈怠,能力上停滞不前,在各类诱惑面前不能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明面上依然信仰马克思主义,实际行动上却与党的路线、政策等背道而驰,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成为黑恶势力的帮凶或“保护伞”,“两面人”“两张皮”等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党员干部面对应对“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明显不足。
3.处置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现代社会涌现的各类风险也更具有多发性、突发性、传染性、杀伤性等特征。面对各种复杂的非传统性风险,由于缺乏科学和有效的防控经验和完善的制度遵循,部分党员干部存在难以准确识别各类新型风险,防控重大风险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虽然主观上愿意忠诚履职,但应对频发突发新情况新问题能力不足,风险防控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政治领悟力转化为政治执行力的效能较为薄弱,处事优柔寡断,害怕因决断错误而担负责任,不能快速对疫情风险做出反应,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超出掌控范围。提高党员干部的风险研判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制度机制建设上探索提供相应支持。
4.政治能力考核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政治能力是在应对大风大浪、急事难事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政治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应更多地向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问题方面倾斜。虽然目前的党建工作考核已逐渐分解出多目标、多维度、多要求的量化指标体系,但繁重的考核工作大部分与应对和解决紧迫而重大的实践问题相关不大,反而催生出许多临时召开学习会议、出台红头文件、制度“虚假上墙”等痕迹主义、形式主义做法。长此以往,党员干部非但不能充分理解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性,甚至会将政治能力学习和提高视为“只是走个过场”的形式主义。如何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现实考题纳入政治能力考核评价机制,以引导党员干部将政治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民生之忧和防控各类风险上,是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从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对以学增智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提升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势。党员干部只有具备过硬政治能力,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做到观察分析形势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工作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防范政治风险。
1.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高政治判断力
能否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不仅受党员干部自身能力、素质的影响,更受自身的政治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影响。提高政治判断力就应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应对和解决各类问题和挑战当中摸清事物发展的规律、积累防控风险危机的经验。应根据干部需求特点以及岗位需要,选择适宜的实践方式,分层分类实现干部挂职实践全覆盖,可以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领域锻炼培养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党员干部要站在政治高度分析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科学研判国内外各种形势,善于从细微和苗头性的现象中看到政治端倪,发现一般和普遍事物中存在的政治问题,把握复杂现象背后的政治逻辑,从而识破各种假象和伪装。对思想和政治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等,要及时甄别和坚决制止,及时遏制苗头性风险,防止普通风险扩大为重大风险,一般性风险演变为政治风险,防止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风险相互转换。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在重大关头做出正确的政治决断,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
提高政治判断力,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政治判断力由四种政治能力构成:即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的能力、精准识别现象本质的能力、清醒明辨行为是非的能力、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具体来说,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提高把握好大方向、从全局上看问题、科学预见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是领导干部准确把握“两个确立”所指明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首先在思想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才能准确把握“两个确立”所指明的政治方向,时刻保持头脑特别清醒、内心特别坚定,才能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准确把握“两个确立”指明的政治方向,首先要坚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政治判断力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所在。领导干部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头脑清、方向明。
2.以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政治领悟力
党员干部应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历史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及时学习并掌握党中央关于各方面工作的最新指示,提高运用讲话精神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底线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改革发展的问题与挑战,使各方的决策部署同党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领会党中央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才能在重大问题、关键时刻、关键环节上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提高政治领悟力,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领悟力,就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是领导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蕴含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必然要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头脑清醒和内心的坚定来自科学理论的指引。领导干部提高政治领悟力,首先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好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中概括的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刻认识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原原本本、认认真真读原著悟原理,深刻学习、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只有做到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头脑清、是非明。其次要深入到实践的最前沿去学习,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以构建完善的制度机制、发扬顽强的斗争精神提高政治执行力
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需要完善的制度提供根本遵循和有效保障,以促使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培养更加规范、科学、有效。应及时完善科学系统的考评体系,突出政治因素,以强化实践效应确保考评方式易于操作,考评结果便于转化应用。同时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效力,积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对党员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实时评价与考核,用好用活实践锻炼考评体系,增加政治能力考评元素比重。同时注重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使领导干部在政治判断中敢于大胆推测,在政治领悟中善于创新思维,在政治执行中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地将政治潜能转化为政治效能。并逐步完善选拔任用制度、考核监督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激励保障制度等,以全方位、立体化的制度体系为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担当起使命、完成好任务,需要不断提升各种能力,其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不能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能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能不能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都体现政治能力的高低。
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执行力。党员和领导干部要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不掉队、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提高政治执行力,必须坚决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错误行为。只有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才能落到实处,我们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政治优势才能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是领导干部落实好以“两个确立”为指引作出的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在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必然要求。
切实提高政治执行力,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认认真真履职尽责,发扬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和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是否拥有政治执行力,最终体现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守护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即在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政治判断力强调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领悟力强调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执行力强调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者合一就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的能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是政治执行力的前提,而政治执行力又是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的结果和体现。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不论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是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都充分表明,中央政权坚强有力,维持大一统局面,国家才能富强、安宁、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忠诚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号角,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坚定不移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员和领导干部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