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党校深化国防教育的调研与思考

浏览量:184     |      发布时间:2024-01-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国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需要筑牢国防教育的根基,不断强化国民国防意识和增强国防观念,让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逐渐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同心奋斗的一项伟业。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以党校作为全民国防教育和红色革命教育的前沿阵地,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为国防教育的时代先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保卫国民的生存、生命、尊严、幸福为使命,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高度的自觉来履行国防义务,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泰民安。

一、党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防教育具有全民性、全社会性的特点,既是一项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领域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增强国防力量的基础性工程,更是一条聚民心、凝民力的重要途径。在党校开设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是践行党校初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广大干部群众在国防方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党校在坚定广大干部群众政治方向、提升全民国防素养、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等方面发挥着“红色引擎”的推动作用。

(一)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大的战略支撑

当今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生活在新时代和平环境中的我们逐渐抛弃了“居安思危,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面临当今世界复杂的安全形势,激发全国亿万民众内心深处的国防热情和拥军意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国防教育观念、精神和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能够弥补我们在国防意识领域的不足,帮助我们树立新时代国防观念,主动扛起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我党将全民国防教育作为未来思想宣传的一大要点,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国防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思想基础。因此,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推进国防军队现代化进程,实现富国、强军二者的有机统一,保障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同步提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仍不匹配,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优质资源,统筹国防、军队同国家现代化发展协同互促,确保富国强军征程行稳致远。毛泽东曾经强调,要正确认识经济与国防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建设国防需要筑牢经济之基,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战略思想“强兵必先富国”,没有经济基础的国防建设,就如同脆弱的空中楼阁。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必须以国防建设为后盾,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也不可能争取到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和平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一论述既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又是我国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把国防教育作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强信念和精神依靠,同样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推动作用。发挥各级党校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使国防教育既能为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又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人才,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三)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筑牢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决策是我党基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考虑,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扫清障碍。增强全民国防教育的精神自觉,树立军民融合的发展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而全民国防教育是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伴随着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科技浪潮,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这一重大目标,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家现代化发展成果和社会优质资源。老一辈革命家的牺牲、现代的维和部队以及国家储备的军事力量让我们明白,科技进步才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让军民协同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不断刷新科技创新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中的贡献率。

(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为广大干部群众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的提升按下“快进键”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国防建设的重要责任,必须带头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和接受国防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在国防教育工作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之路的中心枢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之后,党校国防教育工作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党校立足于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出发点,着力于提升全民国防教育质效,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国防建设,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想要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迈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需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卫国、建国的自觉性。全民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社会性工程,是党和国家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重要内容,是凝聚亿万民众国防之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改革为动力,在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发展,赋予国防教育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和实现形式,使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广大干部群众自发筑牢国防意识的精神长城,营造出了全体国民关心、热爱、支持、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二、党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党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局限,呈现出研究党委政府政策多、关心国防教育少,注重民生多、关注国防建设少的局面,使得国防教育在整个党校教育体系中成为短板。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对国防教育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性;在教育教学发展方面,国防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

(一)在思想认识层面

一方面,文武之道如同阴阳互补,文治武功,协调而行。现今的党员领导干部已经将“理论学习不足”的短板逐渐补齐,但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使得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主观上对新时代信息化战争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存在懈怠、轻视国防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升,但在客观上也淡化了国防建设和家庭幸福安康之间的联系。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现阶段对国防教育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并没有深刻理解世情国情党情的复杂变化,尚未树立全民参与、全员覆盖且富有创新气息的新时代全民国防理念。

(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党校国防教育需要以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学术骨干作为人才保障。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主要是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但大多数地方党校尚未成立专门的国防教育教研室,按照党政干部人数配备相应比例国防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要求始终无法得到落实。当前在党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在教师的配备和来源方面,大多数党校缺乏专门从事国防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现有的国防教育专兼职教师大都存在教学教研水平参差不齐、跨专业授课、缺乏教学经验、缺少从军经历、职后交流培训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在针对国防教育方面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各级党校在国防教育具体落实上缺少规划计划,设置不够规范,没有形成一套管理国防教育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没有严格遵循“看齐意识”,达不到党中央和国家的要求。

(三)在教学方面

国防教育模式相对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的国防教育形式,不断完善国防教育内容,深化、强化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成为摆在党校国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难题。教育内容体系化建设滞后,以军事理论、国防法规、国防形势、国防历史等方面为主的传统国防教育内容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党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亟待调整和优化,力求党校国防教育工作能紧跟国家的安全形势,并为国家各时期的安全战略服务。国防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获取国防知识的途径单一,灌输式的国防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实践环节的缺失导致育人效果不佳;针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缺乏制度性保障,国防教育宣传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广大民众的投身于军民融合发展的热情没有得到激发;各级党校尚未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党员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仍是缺乏主动参与国防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传统的国防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够新颖,缺乏感染力。国防教育改革创新动力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国防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国防教育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国防教育改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不明确,评与改之间的缺乏有效联动,现有的国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前瞻性、进步性与有效性,为了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党校在国防教育方面亟需建立一套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科学且开放的评价体系,国防教育全面覆盖任重而道远。

三、党校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选择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传播强军强国思想,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立报国之志、践爱国之行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党校国防教育工作在增强国防意识、建设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探究,找寻一条新时代党校国防教育工作科学创新发展之路。

(一)举旗定向,培养为党立心、为民立魂的国防意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党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前进方向。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站在两个大局的时代高点,党校国防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强军思想灌溉全民国防教育田地的每个角落,始终坚持党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凝聚爱国力量,构建新时代国防建设磅礴力量之基。

增强全民国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人民日报》在《开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局面》中强调,积极推进社会各方面国防教育,大力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实现全民国防教育对象、地域、时间、内容、手段“五个全覆盖”,积极响应全民国防教育时代性的号召和引领。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有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践行国防安全使命,从而汇聚起众志成城、强国强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国防教育工作中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统筹兼顾青少年学生这一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五条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加强国防教育,帮助党员领导干部筑牢国防意识的精神长城,是德育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校的培训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应在“两个大局”的视域下,理顺全民国防教育与现实工作的关系,统筹强国和强军的关系,真正成为国防建设的“行家里手”。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着力于广大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基因融入青少年的精神血脉之中,延续华夏民族的精神传承。强化党校国防教育阵地作用,转变干部群众落后观念。党校通过加强和改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转变干部群众心中“国防就是打仗”“国防是国家的事”“国防教育就是战备教育”等落后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防义务观念;通过培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国防意识,帮助干部群众树立爱国、奉献、牺牲等精神信念;通过增强“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将国防意识转化为军事上的战斗力、经济上的生产力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

(二)培根铸魂,培育政治坚定、素质全面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选拔方面,保证国防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来源和配备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规定,严格国防教育教师选拔和任职标准,解决党校国防教育教师学历和职称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专业背景、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合理配置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多渠道锻炼筛选专业教师,推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充分利用军队资源,邀请退役军人等“兵教师”来党校交流国防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党校国防师资队伍底蕴,进一步促进党校国防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在师资培训方面,采用在职深造、短期培训、交流学习、外出考察调研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理论功底、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进一步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立军地合作的人才培训“大舞台”,统筹兼顾国防教育教师的“教育性”和“国防性”,争做国防教育的“播火者”。在领导层面,按照《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规定,由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组织,统一进行师资队伍规划建设;在制度建设层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军地一体的国防教育协作机制;在成果层面,形成军地教育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共同打造多元化、多样性的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在科研方面,努力为国防教育科研投入创造更多条件,从多角度保障国防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以创新型人才、教育体制、科学管理及优良风气建设为支撑,打造教科研一体化的教研模式。定期组织各级党校之间的国防教育交流和集中研讨活动,以及在课题项目的申报和完成方面,展开形式多样化的合作,加强各领域国防教育从业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激发教师能动性、迸发创新点、开拓科研视野、积累学术经验等,逐步建立各方教育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和科研成果共创共享体系。优化国防教育教师“项目参与型”的协同互促模式,通过国防教育相关的课题、项目立项,强化国防教师在课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形成从育人到科研再到育人的良性循环,不断拓宽国防教育教师成长路径。

(三)运筹帷幄,建立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调整党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在保证党校政治教育和主要业务培训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国防教育课程,制定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提升培训质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统筹兼顾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将国防相关的理论、知识、历史、法规、科技、技能、文化以及当前国防形势与任务等内容有机融入党校培训课程教材,纳入党校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健全奖惩严明的考核机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发挥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积极作用,帮助制定科学的国防教育考评办法,将国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头雁效应”。

持续推进国防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广实际应用价值。国家在《国防教育法》中对国防教育有着明确规定,学校、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各社会团体组织等,都应当承担国防教育工作的相应职责。由于部分责任主体对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国防教育在干部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导致相关法律规章沦为“睡美人”条款。党校应当积极探索实施层级化的课程目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不断进行我国国防法规、军事思想、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模块课程普及;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国防课程中,推动干部群众从国防意识的养成逐渐转化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通过设置辩论赛、VR虚拟射击比赛、实训室电子沙盘推演、国防文章评选、国防知识竞赛、参观各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实践活动一类的课程,让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国防教育的“行家里手”。

(四)因材施教,探究系统全面、独特创新的国防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以干部群众的个性化唤醒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典型效应,组织开展“心系国防、致敬八一”等先进示范宣传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先进典型故事,引导学员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在对干部群众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各地红色资源优势,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融入自媒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多角度分析南海争端、中印边界、萨德入韩、巴以冲突、朝鲜半岛问题等时事热点,通过课堂导入、情景模拟、合作研讨、反馈提升等方法进行讲解,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各项制度以确保国防教育秩序。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结合国际时事热点问题,定期组织国际政治形势研讨会,增强学员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坚持和完善军事体验活动制度,组织学员到各地驻军部队、国防教育基地、军工企业参观学习,用实践行动亲身体验国防军事氛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军地共享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与地方部队联系,共享军地优势资源,积极获取部队组织管理经验,为国防建设想对策、谋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国防教育载体以确保国防教育常态化。结合理论落实国防教育,坚持把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与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结合起来,保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质效;结合军事会议思想落实国防建设,有效结合各级党委议军会、国动委会、武装工作会等军事工作会议指导思想,研究分析国防教育工作部署,确保国防教育工作方向的正确性;结合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民兵活动日”等时机,鼓励党校学员积极参与实效性、针对性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干部群众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热情。

(五)守正创新,构建科学有效、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精神源泉,让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作为主线贯穿始终,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应当把党校国防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不断倒逼党校完善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使党校国防教育工作能够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时刻绷紧“总体国家安全”这根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坚实的安全保障。

为了检验党校国防教育工作的质效,有必要从教师、学员、同行、专家和社会等多个信息维度进行考量,建立一套质评和量评相结合的、科学的国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将客观性、公平性、开放性的原则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调节、促进作用,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进而提升教师的综合国防教学能力,使其能紧扣国家安全战略形势的脉搏,激活党校国防教育“红色引擎”,积极打造国防教育“红色熔炉”,围绕党校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战略服务。

总之,在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背景下,立足于党校系统在国防教育工作方面的整体发展,从深层次挖掘党校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找出一条国防教育工作科学创新发展之路,有助于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以精神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所组成的三驾马车为如期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党校国防教育体系与传统军事院校有所区别,将党校原有的政治资源、党风党性党纪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旨在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持续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阶段迈进,促成党风党性党纪教育与国防教育之间形成良性互补、动态循环。国防教育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严格党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筛选和锻炼,把控好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宣传普及国防教育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快推动党校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