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市民政领域乡村振兴暨数字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196     |      发布时间:2023-12-14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建设等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视频会议、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以及数字安康建设大会要求,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抓好社会救助和数字民政建设工作,努力让困难群众生活更美好,让民政工作更智慧。

刚才,吕布同志通报了全国社会救助先进集体和个人、2022年度安康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情况及社会救助创新案例情况。救助处、宣传处分别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社会救助和数字民政建设工作作了发言,讲得很具体,我都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着眼乡村振兴,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聚焦重点人群、重点任务、重点领域抓实抓细。

(一)强化救助兜底保障功能。一要守护好保障底线。加强与乡村振兴防止返贫机制有效衔接,深化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加强对没有劳动能力监测户的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坚决守住兜底保障底线。二要落实好重点措施。全面落实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措施,在政治责任、兜底成果、重点保障、振兴实施、社会力量、对口帮扶、保障支撑等方面精准发力。紧盯重点困难对象,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坚持常态化摸底排查,动态掌握变化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要做到应保尽保,坚决防止因兜底保障不到位而出现规模性、群体性返贫。三要谋划好衔接办法。要提前配合研究探索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的有效办法,以及脱贫人口分类管理的具体措施,在政策衔接、机制衔接、资金衔接、工作衔接等方面先行先试。

(二)强化重点群体服务帮扶。一要加强困难老年人保障服务。健全城乡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纳入保障服务范围,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走访探视。二要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续开展儿童福利领域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工作,严格对象动态管理,实现精准保障、精准关爱。扎实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高质量发展,推进儿童福利机构环境提级、设施提档、管理提升、服务提质。三要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智慧监管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化管理。优化服务设施布局,强化服务供给能力,完善康复服务网络,不断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强化民政领域乡村发展。一是扎实推进乡村自治。完善村(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设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出台村级组织工作事项“四清单一目录”,切实为基层减负。实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千百工程”,拓展群众有序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渠道。常态化推进村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健全婚俗改革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殡葬移风易俗。二是扎实推进乡村著名。深入推进乡村地名信息服务,积极发动群众依托百度、高德等地图,自主上传村级寄递物流站、村邮站、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推动地名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与乡村振兴重点地区结对帮扶,将项目实施地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倾斜。动员引导慈善组织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慈善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二、着眼惠民有感,促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切实兜准兜牢兜好民生底线。

(一)挖掘救助政策潜力,全力扩围增效。一要认真分析政策扩围差距原因。截至5月底,我市低保扩围效果不理想,低保保障对象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仍在下降,特别是农村低保保障比例较低;全国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比例为4.5%,西部为3.9%,我市为3.17%,低于全国和西部平均保障水平,在全国排第20位、西部排倒数第1位,这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有差距,各区县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查找原因,进一步改进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二要最大化释放扩围政策红利。去年以来,我市先后修订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条件认定办法、审核确认办法,进一步放宽低保认定条件。通过取消困难群众户籍地限制、细化分户计算特殊情形、调整工资性收入和养殖收入计算方式、提高低保家庭银行存款限额标准、增加家庭财产豁免和家庭刚性支出扣减等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各区县要综合考虑申请人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刚性支出等,做好低保家庭救助审核确认工作,实现低保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织密筑牢困难群众救助保障网。三要切实找准政策扩围重点。要合理有序扩大救助保障范围,将救助政策向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倾斜。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按规定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进一步扩大价格临时补贴发放范围,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要准确掌握低保、特困、低保边缘、临时救助等民政救助政策的关联性,加大对临时遇困流动人口救助力度,可实行急难型“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用心用情有担当地工作,进一步扩大临时救助覆盖面。要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库,加强动态监测和主动发现。要围绕“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申办流程,有条件的区县结合当地实际,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做到成熟一个、下放一个,减少审核确认层级,提高社会救助办理效率。

(二)探索救助服务综合体,努力协同增效。一是关于综合体的总体构想。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基于民政工作通盘考虑,局党组按照整合资源、协同增效的工作思路,研究提出打造“救助服务综合体”的总体谋划。其核心就是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民政服务保障的低保、特困、低边、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和困难老人等困难群体为重点,整合民政部门负责的社区、社工、志愿服务、慈善、社会组织、地名服务等力量,并协同专项救助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民政救助服务保障对象工作,切实提升民政救助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二是关于综合体的实体支撑。按照系统集成、规范高效、共建共享原则,建设区县社会救助服务“综合体”。“综合体”应有与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办公活动场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进行实体化运作。区县可依托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社工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整合公共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站、社工服务站、未成人保护工作站等场所资源,建设区县社会救助服务综合体。“综合体”应结合实际,设置面向群众的咨询服务综合窗口以及工作成果展示区、常态化办公区、培训议事区、群众体验区等功能区,可整合建设共享空间,设置个性化服务、活动等功能区。三是关于综合体的主要功能。通过社会救助服务“综合体”建设,整合民政内部服务困难群众的职能职责,形成集救助帮扶资源统筹、业务办理、拓展服务、能力提升、宣传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救助服务网络。一是资源统筹功能。发挥社会救助牵头职责,统筹民政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老年人服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工作力量等内部资源,整合各专项救助部门资源,衔接社会各方面资源,通过做好政策衔接、业务协同、智慧联办、数据共享、项目统筹、购买服务等工作,归集统筹各方各级政府救助政策和社会帮扶项目,梳理建立并动态调整“两张清单”(政府救助清单和社会帮扶清单),协同做好困难群众救助服务帮扶工作。二是业务办理功能。汇集困难群众救助服务需求,强化主动发现、动态监测、精准救助、专项服务,综合运用政府救助政策和社会帮扶项目,指导、协调、推动、实施供需对接,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服务需求。三是拓展服务功能。设置多种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功能区、体验区,“一站式”提供民政或救助相关事项办理、基本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服务等,以便捷、高效、温馨的服务提升群众对救助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四是能力提升功能。建立社会救助专业人才培育孵化机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座谈、专家讲座、业务比武、政策宣传、公益服务等活动,通过常态化的学习、交流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救助力量的专业能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五是宣传展示功能。通过救助服务综合体,以视频、展陈、场景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全方面宣传、展示社会救助政策,提升政策知晓度和透明度,多角度呈现救助服务的综合性、便捷性,进一步提升民政工作形象。四是关于综合体建设试点。建设救助服务综合体,整合民政力量做好民政救助服务保障对象工作,既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也是民政自身职责需要。市委书市袁家军多次强调,要坚持多跨协同做好工作。只有进一步强化民政部门内部工作协同、政策联动、资源整合,实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才能更好服务民政救助保障对象。同时,浙江等地已经做出了示范。各区县民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试点。今年,力争在都市功能核心区每个区分别打造1个社会救助服务综合体,市局将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综合评估、择优示范;明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努力实现每个区县各有1个社会救助服务综合体。

(三)强化“三个到位”,尽力履职增效。一要政策落实到位。要紧扣党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举措,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政策,真正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惠民有感。二要工作落实到位。要带着情感和情怀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探访,关注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设身处地为困难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解困,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把救助帮扶真正做进困难群众心里。三要责任落实到位。扎实推进社会救助领域作风问题综合治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救助质量,推动救助理念从“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扎实推进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监管,严厉打击侵占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行为。扎实推进社会救助领域信访矛盾化解,妥善解决信访积案,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三、着眼“变革重塑”,全面推进数字民政建设

建设数字安康是“一把手”工程,是现代化新安康建设的关键变量,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数字民政建设为总抓手,按照“交办先建、急用先建、成熟先建、高频先建”和“最快系统部署、最小投入代价、最佳实战效果、最大数据共享”的原则,推动构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民政管理服务体系,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创新优势、激发新动能、构筑新支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民政服务的新期待。

(一)突出多跨协同,建设数字民政“新应用”。“渝悦养老”“渝救助”“渝童守护”是民政列入数字安康建设的三个重大应用,是数字民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首批工程。一要深入推进“渝救助”。“渝救助”应用紧扣“发现困难、解决困难、监测困难”进行总体架构,全面构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社会救助供需一站式办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救助绩效评估等多跨协同的综合救助服务格局。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为解决困难群众前端申请问题,市里在民政部“救助通”的基础上,升级开发了“安康救助通”,目前在14个区县试点,既实现了线上申请授权,又实现了规范救助、动态监测和主动发现,增强了社会救助公信力,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各区县都要动起来,加快推广应用。下一步,我们将整合运用“安康救助通”和“渝快办”平台,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一次办”,迭代升级打造“渝救助”应用系统,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服务。二要加快推进“渝悦养老”。“渝悦养老”应用紧扣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着力构建覆盖老年人“全人群”,机构社区居家“全方位”,养老服务申请、提供、支付、监管“全流程”的一库一平台四模块架构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人找政策资源”到“资源政策找人”的转变。目前 “三张清单”已通过论证审查,即将进入建设应用阶段。各区县要做好硬件配备、软件对接、数据迁移等工作,真正实现一网通管。三要扎实推进“渝童守护”。“渝童守护”应用围绕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两兜底一关爱”进行总体架构,着力解决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发现报告不及时、认定保障不精准、关爱服务不到位、部门联动不畅通等问题,加快补齐儿童福利领域短板弱项,高效便捷推动儿童福利各项保障政策精准落实落地。目前该项应用已纳入数字社会总体方案,正在完善“三张清单”。全市民政系统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市、区县要协同联动,市级应用原则上要延伸至区县、贯通到乡镇,区县不再建设与市级功能重复的应用,但可以结合实际谋划特色创新应用,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二)突出惠民有感,打造数字民政“新场景”。一要抓好“一件事一次办”。今年全市推出的50个“一件事一次办”,民政占6个,其中列为优化提升的3个(“公民婚育”“公民身后”“扶残助困”),加快实施的3个(“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收养和户口登记”)。事务处、养老处、救助处要深度对接“一件事”联办部门,架构好多跨协同场景、优化业务流程。执法处、宣传处要加强统筹,深度对接市政府职转办、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市大数据发展局,有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统一、系统打通、数据对接。各区县民政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应用,真正实现让群众办事“一次都不跑”“最多跑一次”。二要抓好“一网通办”。目前,全市民政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82项,网办事项只有42项,网办率51.2%;一网通办事项仅7项,通办率8.5%。执法处要牵头会同相关处室和区县民政部门,修订完善安康民政三级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完善办事指南,持续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宣传处要加强民政业务系统与“渝快办”平台的对接融合,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持续提升网办深度,实现统一入口、统一办理、统一反馈。各区县民政部门要积极对接本级电子政务中心等部门,推动民政政务服务事项网办、联办在区县、镇街落地落实,真正实现能办、好办,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三要抓好“渝快社区”应用。智慧社区云平台已全面建成投用,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提高“渝快社区”注册用户数和日活跃用户数,也是审计整改的重点内容。各区县要积极推动社区动态和村(居)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宣传引导社区居民下载使用“渝快社区”APP和微信小程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网上议事协商、网上民主决策、网上民主监督等社区事务,努力打造城乡社区人民群众的“网上村居、渝快家园”。要加快推进已建成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应用,积极助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突出安全可控,构建数字民政“新屏障”。一要压实网络安全责任。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认真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决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坚持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强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智能预警、协同联动和快速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底线。二要强化数据安全防护。要按照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分类管理要求,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目前,市级平台、区县平台都留存了大量业务数据,特别是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敏感隐私数据,一定要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两方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数据泄露和非法使用。三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要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落实落细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对网络信息系统要定级备案,定期开展等保测评,及时整改风险隐患,加强国产化替代,加强外包公司人员的背景审查和安全管理,不断夯实网络安全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