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区委书记在全区招商工作会上的讲话提纲

浏览量:99

发布时间:2025-04-18

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奋斗一季度、确保“开门红”的这个重要时间点,区委区政府拿出一整天的时间,召开全区招商工作会,主要任务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大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的招商引资和为企服务各项重点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质效、优化服务,大力营造“全区抓经济、全员抓招商”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X区建设总目标,全力以赴抓招商,凝心聚力促投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量质齐升;我们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科学务实的工作思路、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和敢打必胜的干部队伍,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但在招商服务工作的具体推进上,我们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从项目上看,地产项目较多,“引爆型”的大项目和产业类的好项目较少,带动能力和支撑后劲不足。从业态上看,金融、房地产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在减弱,要支撑经济长远发展必须挖掘新的增长极,但我们的“四新”经济不够强,以新项目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任重道远。从营商环境上看,我们的思路理念、招商政策和服务措施,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为企业服务的精准度、专业度、贴心度还需持续提升。从工作机制上看,信息沟通还不及时,项目研判还不精准,工作合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在考核上,指挥棒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区域竞争从来都是激烈的,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你追我赶的发展大潮中,想要抢占先机、实现突破,我个人感觉主要靠四个“拼”,拼机制、拼政策、拼模式、拼环境。下面,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和大家交流几点个人的思考。

第一,要全周期完善招商服务机制。招商服务机制直接影响项目落地质效。要立足全区招商工作实际,系统梳理当前招商服务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刻剖析“该有没有”“该用没用”“用了没效果”等各类问题,建立健全“线索收集、筛选研判、领导挂帅、预审签约、帮办落地”全生命周期招商服务机制。

一是要健全信息汇总机制。信息是我们招商引资“快人一步”的关键。各部门单位要持续强化对招商信息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充分发挥全区省市机关、行业协会、国有企业、总部企业集聚优势,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各界、协调各方的有利条件,用好招商资源,建立完善信息收集、汇总、共享、上报机制,提升招商工作靶向性、精准性。

二是要完善项目研判机制。项目研判是我们以有限资源创造最大效益的关键。前期区里已经建立了相关机制,下一步要用好专家库和企业资源库,构建科学合理的研判权重体系,指导做好项目“背调”“尽调”,充分展现各产业部门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坚决杜绝能落不落、当断不断等情况,特别是一些谈的比较成熟的项目,不要因为我们载体租金的问题阻碍项目落地;特别是对于研判中发现,一些有实力强的投资机构关注、投资的中小企业,一般也是成长性好、有潜力的项目,要重点关注、盯紧对接,抓住机会跟投,持续提升招商质效。

三是要落实高效服务机制。高效服务的前提是要做到真正“懂”企业,要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做实做细常态化包联、经常性走访,让企业有事找的到人、找的对人、办的了事,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打造从发现项目到沟通对接、从推动落地到精准服务的全流程招商服务闭环。

四是要强化部门协同机制。招商引资绝不能“单打独斗”,要全区动员、全员参与,打造“千军万马”的产业招商大格局。投促局是招商服务的总牵头部门,各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落实,要组建好专业招商队伍,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建立产业招商项目库;各单位“一把手”要定期调度招商情况,定期拜访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外出招商,确保经常有引领型的企业和项目落地。各街道要紧紧围绕全区招商大局,把重点放在盘活闲置资源,给企业服务、给企业解决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全区重大招商项目提供有力保障,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贸促会、工商联等单位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经贸机构、商协会、优质企业的联络交流,依托重大经贸活动、商务合作等契机,助力全区招商工作;其他服务保障部门也要围绕全区招商工作,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五是要健全完善考核机制。今天我们会上对各产业部门、区属企业、街道的招商引资和为企服务工作定了目标和标准,完成的情况要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下一步,我还将专门研究细化对区属企业的综合考核,对招商引资成效、区委区政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既要考核全年完成情况,也要考核时序,既要考核数量,也要考核质量,考核结果要与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薪酬收入挂钩,充分调动积极性,切实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第二,要全覆盖健全招商服务政策。在当下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大背景下,产业政策成为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前期,区投促局牵头研究拿出了普惠性的产业政策,我也研究过几次,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要结合产业实际,进一步做好修改完善,通过优质的产业政策撬动丰富的市场资源,更好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与协同发展,达到高质量的招商引资。

一是要坚持“导向鲜明,路径清晰”。X区的资源和禀赋决定了我们的招商绝不能是泛泛的招商,必须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和清晰的实施路径。要强化问题导向,突出解决政策同质化、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研究明白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政府能够提供什么,拿出更加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产业政策,方便企业精准对接。要强化目标导向,精心绘制产业图谱,针对每一条产业链,清晰梳理出链主企业、骨干企业以及生态企业,建立详尽的目标企业清单,重点瞄准其中的500强等头部企业,一对一制定个性化的招商方案,实施靶向招商,切实提升招商的精准度与成功率。要强化结果导向,在政策层面对招引项目的标准进行明确,要么能够增加税收,要么能够创造优质就业岗位,要么能够助力完善基础设施,要么能够为经济指标提供支撑,比如重点引进前端研发、后端结算等地位关键、附加值高的企业,真正实现“好看又好吃”。

二是要坚持“上看下看,左顾右盼”。招商政策涉及层级多、领域广,系统性、整体性的要求高,必须面面俱到。“上看下看”,指的是既要严格落实、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政策措施,确保我区产业招商政策与上级部署契合;也要与市场环境、企业需求相符。“左顾右盼”指的是既要向省外先进地区学习,也要参考借鉴省内其他地市的有关措施。

三是要坚持“量入为出,着眼长远”。产业政策的奖补标准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发展实际,在财力允许范围内,发挥好“亩均效益”的动态感知能力进行精准扶持。同时,政策标准既要有具体的指标抓手,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前瞻视野助力企业蓬勃发展,为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支持。

四是要坚持“对标先进,系统集成”。要精准选定与X区产业定位、资源条件及发展阶段契合的地区作为标杆,深入剖析其各项政策细节,推出贴合X区实际的政策。要整合全区土地、财税、载体、金融等各类要素,强化政策协同,形成有机且高效的政策体系,也要与我们现有的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出现“政策打架”的问题,同步建立起动态调整机制,跟踪政策实施效果,依据内外部变化及时优化,让招商政策始终保持强劲吸引力与竞争力。

第三,要全领域开展招商模式创新。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经济大环境,想要招到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就必须求新求变,找准路径办法,实现高层次、高质量的招商。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