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2 | 发布时间:2024-11-15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提升。一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科技研发服务合作稳步推进。引进国内知名高校院所30余家,设立驻区院校人才工作站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2家。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上云”企业10家,均占全市半数以上。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总数达8家。天鸿新材料、鑫汇特种纤维2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全区独占3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位居全市首位。深交所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创建,全市唯一。新增市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累计总数达15家。东湖世纪城科技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区唯一。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创新实施招商引资“六个一”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宣传力度,不断拓展招商引资路径。全年签约项目175个,总投资额49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13.9%。招引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增强。国电能源集团、华润电力、龙源电力入选“2024年中国能源集团化发展十大卓越企业”,国电能源收购辽宁金德能源有限公司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上海卓阳、江苏大明等行业龙头企业正式落户我区。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承接上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26项。“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全省领先,“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掌上好办”等一批创新事项在全国推广。全面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大改革任务,“极简审批”服务模式在全市推广。建成行政审批服务中心3个、驿站6个,实现政务事项就近办理、全域通办。全力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20条,发放惠民消费券开展汽车、家电系列促销活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X集团混改成效明显,“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二)坚持产业为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开发区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化工园区认定成功,功能配套逐步完善。陈塘科技工业园调整机制活化资源资产,盘活闲置存量土地530亩。总投资70亿元的楼兰之星项目启动建设,楼兰化工园基础设施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宁海化工集中区重整方案获得山东省国资委批复,东方希望台子港区搬迁改造升级项目有序推进。二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制定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壮大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制造业扩规模优结构攻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961户、规上工业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市场主体总量逆势增长至1.8万余户,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评选认定2024年度第一批“瞪羚”企业3家、“雏鹰”企业8家。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家、“瞪羚”企业1家、工信部“小巨人”企业1家。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全年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工业设计中心4个、绿色工厂3个。三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3%。华为数字能源创新中心落地运营,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启动建设全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和企业。创新推出“移动云网课”,全面完成中小学校网络接入率100%的目标,高质量完成随迁子女家长手机采集工作。
...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增大;产业规模尚未实现质的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个别干部担当作为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等问题还需持续整治解决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促进创新与产业融合。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目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瞪羚”企业2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个以上。推进协同创新和新材料科创园建设,吸引科技人才和产业项目。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管理体系,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模式,实行灵活薪酬和绩效考核,支持经营模式创新,提升项目落地效率,成立投资集团,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对接自贸区,推进制度创新。激发国资国企改革活力,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加强监管考核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扶持政策,推动民营企业规范发展,保护产权和权益,构建良好政商关系,清理拖欠账款,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二)聚焦全域统筹构建格局,城乡融合新局面。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乡镇村庄规划,推进工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和现代农业,以及特色旅游业等。丰富城市文明内涵,加快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文化设施,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景观。繁荣文旅体育事业,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吸引力,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纪念馆和旅游度假区,实施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打造体育场馆,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