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35
发布时间:2024-08-18
第一篇:公司党委关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人才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指示精神,紧盯国家和省市区域战略方针,贯彻全省“新春第一会”部署,牢固树立“大人才观”,突出“党建与业务融合、才智与发展聚合、品牌与实效契合”鲜明特点,按照“党建引领、创新驱动、聚智提能”总路径,锻精兵、淬尖兵、炼标兵,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省华章作出更大贡献!
一、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旗帜更加鲜明。干部人才初心更“牢”,始终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学思践悟”,在树牢“四个意识”和践行“两个维护”上做到政治自觉;格局更“大”,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业务布局全省、辐射全国、放眼全球,提升企业社会价值;担当更“强”,以党和人民事业为己任,锤炼本领、增长才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动力强劲。“夯实党建链、拧紧人才链、赋能发展链”三链合龙闭环,丰富了“智汇公司、铁军有我”党建品牌的时代内涵。公司党委先后荣获全省“国企党建创新品牌展播活动优秀组织奖”、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智力引擎红利得到激活。党建凝心聚力强大力量点燃了智力引擎,迈出“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跃迁的关键一步。由党员先锋牵引,全员比学赶超积极性更高,培训提升主动性更浓,业务研究创新性更强,带动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连续三年荣获集团公司人均创利奖。经市场磨炼、行情历练,“潜力股”得到展现舞台,领军人才带领部门不断刷新记录,利润超5000万的部门达到4个。与十三五同期相比,销售规模和销售收入均提升超60%,利润提升近40%,公司荣获2022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实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
(三)队伍建设质效持续显现。干部人才梯队“数量合理、结构合理、质量合理、流动合理”的推进有质有效。现有市级人才分类认定的高层次人才10余人,涉及经营、管理各类人才。三年来3名优秀经理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3名经理荣获集团公司劳模称号殊荣。贴合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引进铁矿、钢材运输、金融工具等专业人才,专业结构持续优化。职工队伍年轻化,青年人才快速成长,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提拔使用6人,获评集团公司青年人才奖3人、青年岗位能手5人。铁军队伍有核心、有骨干、有储备、有接班,组织的“腰”硬了起来。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锻精兵”。公司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市场紧迫感,争当凝才汇智的排头兵、聚力攻坚的顶梁柱、干事创业的带头人,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着力推进干部人才队伍上下同欲、众心齐一的良好风尚。一是瞄准政治铸魂基准点。公司党委全面贯彻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第一议题铸“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5次视察集团时的殷殷嘱托,树立牢固的“第一资源”理念。以主题教育铸“强”,实行党委带支部、党员带群众“双带”学习模式,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提升强烈的建功立业意识。以五项工作铸“型”,体系化推进党建、人才、文化、纪检、群团工作,握指成拳、同向发力,系统铺宽重才用才平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深层夯实了强“根”铸“魂”思想根基。二是瞄准顶层设计关键点。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落脚点,谋深虑远,激发党建源、智汇流、发展潮。汇聚行业人才研讨“大势”,提出了“品种结构优化、区域拓展细化、资源渠道深化、服务差异化、管理精细化、操作精准化”要求,经营管理有了“清”的思路。集中市场人才调研“态势”,深层了解研究行业做法背后的逻辑,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知己知彼基础上确立了“平台+服务+创新+共享”战略,公司发展有了“高”的战略。着眼队伍建设剖析“形势”,围绕创新发展人才高地建设,制修订《科级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总经理助理聘任办法》《经营责任制考核方案》《薪酬分配方案》等多项制度,人才成长有了“优”的制度。党建引领的干部人才工作气顺劲足、活力倍增。三是瞄准示范引领发力点。“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公司党委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做好表率。带头领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党的干部人才政策方针,以“理解无偏差、落实不走样”为要求,抓好理论武装。笃行致远,推动人才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顺应时代脉搏,带领干部人才在“重要窗口”“两业融合”“八大万亿产业”等的引擎上比出力、做贡献。领队服务,党员干部围绕“三服务”深入基层调研干部人才情况,梳理工作中重点、难点、弱点、痛点、堵点,急人才之急、想人才所想,解惑释疑破题。先锋的示范引领,让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入心、见行。
(二)创新驱动“淬尖兵”。在风起云涌的商海中拼搏,党员干部始终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勇于改革,创新发展,以共产党员“不变”的定力,积极应对风云诡谲“变化”的市场,着力打造政治意识强烈、市场嗅觉敏锐、行动见效迅速的经营管理“尖兵”。一是拓新区域,淬战斗力。作为“国家队”,国企就应该坚持“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干部人才工作就跟进服务到哪里”,公司铁军向开拓区域市场浩荡进军。沿着总书记“落子西部”的方向,全力拓展中西部潜力市场,去年以来,拓展了陕西、宁夏、重庆等区域市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加快在东南亚的业务布局,今年首次完成出口越南订单。通过加大与地方钢厂的合作,努力形成以钢厂为支点,持续辐射周边区域市场,以点带面,带动建立区域市场优势。二是探新结构,淬应变力。在调整队伍结构上审时度势,促进干部人才裂变成长。通过事业部合理拆分,既保持原有人才协同,又增强团队灵活应变,同时利于干部分头成长,实现了“1+1>2”的效果。在调整产品结构上瞄准行业风口,及时跟进光伏、风电、太阳能等绿色产业开发新品种,不断提高品种钢、客制化定轧比例,年均完成锌铝镁等定制产品5万吨以上。在客户结构上高度关注行业动向,针对成品出口型终端企业阶段景气机遇,公司持续发力攻坚,年均销售订单3万吨以上。三是辟新领域,淬生存力。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宗旨,以服务赢得商机,以口碑赢得市场,业务流程不断高效化,服务模式不断专业化,客户合作不断长期化,铁矿业务从无到有,年销量超1000万吨。持续深化产业金融服务,把握新基建、新质生产力等相关行业机会,加大对远期、现期结合、期权、含权贸易等业务的探索和研究,有效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一步赋能现货经营,提高自身和客户管控价格风险的能力,实现与客户协同发展。四是兴新模式,淬竞争力。大力推进智慧供应链建设,积极打造区域“链主”。供应链公司面向地区特色核心产业,通过整合钢铁贸易、物流、仓储以及供应链服务等业务,全面服务当地终端实体企业,全年保供量达20万吨以上,交货及时率在99%以上。积极延伸上下游拓宽赛道,重点从选矿厂、工业配供、酸洗厂等产业链节点持续跟踪,并与多家公司开展项目合作探讨,签定合作框架协议,新成立供应链公司。
...
第二篇:公司党组关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公司党组紧扣新时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聚焦项目主责主业,制定实施以“精心培土、倾心育苗、悉心修枝”为主线的人才耕耘三步法,持续在人才培养、项目运营和品牌塑造等方面积蓄发展势能,着力构建“支部搭台、人才唱戏”的工作新格局。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赋能强基人才“兴”。青年人才是支部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支部人才耕耘三步法的助力下,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成绩显著的先锋模范青年。其中,集团五局青苗人才2人,信和地产“领军人才”2人、青苗人才1人、优秀后备人才3人,持有一级建造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职业资格证的人才3人。支部书记刘佳获评集团五局2023年度“优秀项目经理”,入党积极分子周本凡获评集团五局2023年度“优秀工程师”,骨干党员黄捷、孙康分别获评集团信和地产2023年度“营销明星”“优秀纪检监督员”和“商务明星”,成为公司年度创先争优获奖最多的项目。
(二)项目攻坚业绩“红”。在运营攻坚方面,2023年,支部党员突击队积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聚焦“我为信和做贡献”专项行动全力攻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对比可研提前33天获取施工许可证、提前19天完成展示区开放的目标。在营销攻坚上,项目搭建了超40个账号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获取客资线索超1300组,来访转化率达24%,节省超百万元营销费用,创公司新媒体营销之最,实现“三开三罄”,并提前72天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提前48天完成全年回款目标,一举成为2023年9-12月全市毛坯商品住宅排行榜面积、套数、金额“三冠王”,助力公司2023年全年销售额稳居全省重点房企销售全口径排行榜第一名。
(三)内外联动品牌“亮”。在党建品牌的引领下,支部以内外联动为抓手,在与联建单位同学习、互对标中充分擦亮“公司”党建品牌。支部主动邀请全省农业大学纪检监察党组、东湖街道党工委、东沙社区姚圫党组开展互学共鉴、观摩学习活动10余次,进一步激发党建品牌内在“生命力”,助力项目和企业美誉度的提升;以集团集团“超英”志愿服务品牌为载体,开展敬老慰问、爱心义卖、助农扶贫等活动10余次,并获全市芙蓉区东湖街道“爱心单位”牌匾。
二、主要做法
(一)紧扣中心培沃土,固根强本夯基石。一是青年成长搭阵地。党建文化阵地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坚强阵地和党员的温馨之家。支部以“党建引领助推项目建设”为初心,打造“一室”“一廊”“一墙”“一角”的党建文化阵地,营造出“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文化氛围。“一室”即党员活动室,集会议、学习、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是党员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的窗口;“一廊”即党建文化长廊,生动展现支部富有特色的党建活动、党员风采,有效增强了支部党建工作的直观性、教育性和指导性;“一墙”即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墙,以集团五局“超英精神”的宣教为抓手,营造“学廉、思廉、倡廉、践廉”的浓厚氛围;“一角”即学习文化图书角,引导党员群众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用实际行动打造“书香支部”。二是人才培养搭体系。支部紧扣中南公司“奔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党员队伍“双培工程”为导向,依托“起跑”“引路”“提速”“接力”“冲刺”“领军”六大子计划,以培养综合管理人才和业务领军人才为主线,制定并发布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发挥专业人才在业务线条的牵引作用,明确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举措和考核等内容。同时,支部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性地培养各梯次、各专业人才队伍,力争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骨干培养成党员。三是资源整合搭舞台。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企地融合”的发展原则,积极开展“红色外交”行动:主动联动中南大学围绕青年就业和综合素质提升开展“草地谈心会”活动;联动全省农业大学、岳麓山实验室和芙蓉区东沙街道等单位,以党建资源“共享”、活动阵地“共建”、组织生活“共学”、人才队伍“共育”的“四共”形式,厚植人才成长红色沃土,搭建人才成长共育舞台,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党建共建、培才育才之路。青年人才结对共育等主题活动先后获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潇湘晨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二)多措并举育青苗,深耕细作促成长。一是导师带徒有人教,因材施教制定成长计划。支部借力于公司成熟的人才培养架构,根据青年人才的业务线条及成长需求,以“双导师带徒”制度全面落实“传帮带”机制。其中,成长导师必须由党员担任,因材施教制定青年人才3-5年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并每月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及时根据青年的成长动态做好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导师结合业务工作需求设置培养课程,每月制定帮带计划,以跟踪考核为管理措施,考评青年员工学习效果,双管齐下提高履职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日常的培训与实践中形成学习和成长的闭环。二是机关课堂及时学,按需培养增强干事本领。支部积极探索培养新办法以健全青年人才选育管用培养链,于每月初发布党建和业务的培训需求征集表,做到按需定学、以需定讲。通过领导班子带头讲,局认证讲师、部门经理、业务线条骨干轮流上讲台的形式,提升大家的参与感。同时,支部以学代培首创“公司满园小课堂”,以半月一次的授课频率,将党建知识和业务技能相融,实现青年党性修养和专业技能双向提升,为青年人才充好“电”、补足“钙”、加好“油”,助力青年人才积跬步、至千里。三是轮岗历练有成长,勇担重任提高工作效能。项目运营建设的快速推进为青年人才实践历练、担纲领衔和挑战难题提供机会和平台。在公司“1+3+2”轮岗培养机制的牵引下,2023年7月,支部主动申请组织6名校招新员工开展为期30天的案场基层岗位实践,从说辞演练、线上直播、地块踏勘、自渠拓客等模块全方位提高新员工的履职能力。与此同时,支部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立足关键岗位勇担重任,搭建“公司机关+项目基层”两级轮岗机制,让优秀的人才在同线条、不同岗位进行历练,最终实现“以用促学、用中成才”。
...
点赞 2
收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