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4年全县财会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篇)

浏览量:467     |      发布时间:2024-08-10

第一篇:在2024年全县财会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财会监督作出重要论述,将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会监督赋予了新使命、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为新时代强化财会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财会监督,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财会监督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任务,推动我县财会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全县财会监督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全县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重大政策、资金绩效、财经纪律抓监督,切实发挥财会监督职能作用,以更高视野完善财会监督工作新机制,为**县发挥渝东南桥头堡城市作用,提升在武陵山区的城市服务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打造渝鄂湘黔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践行“两山论”样板提供坚强支撑。全县财政部门以“三个聚焦”:一是聚焦实事求是,厘清“病理”;二是聚焦问题导向,把好“病脉”;三是聚焦成果运用,开准“病方”,扎实开展财会监督工作。

(一)聚焦重大政策抓监督。一是坚持开展重大政策落实督查。累计投入财会监督检查力量100余人次,整体覆盖12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代理记账机构,扎实推动中央财经秩序整治、“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等各类监督检查工作,切实保障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财税政策执行到位。二是运用直达资金监管系统抓好资金下达监控。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设置5项监控预警规则和12张业务督促报表,利用预警信息对支付数据进行复核,对系统识别出的1769个存疑支付数据及时纠查整改,力促直达资金快速下达、精准落实、规范使用,自收到直达资金后立即全部分配下达各项目主管单位,保证资金到人到企,防范单位挪用挤占直达资金。三是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推动县市场监管局2022年度完成“三公”经费压减13.1万元,并加强临聘人员管理;龙池镇2022年“三公”经费开支同比下降12%;兰桥镇迅速清退工资津补贴近12万元。

(二)突出资金绩效抓监督。一是突出资金使用规范定期监督。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会计核算等多模块平稳运行,强化财政资金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监管,预算管理实现上下贯通、从中央直达基层。2023年完善优化资金动态监控、预算执行监督两个系统模块,设置预警规则27条,把16项中央转移支付项目资金、“三公”经费支出和大额资金支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关支出等纳入重点监管范围,触发1681条预警信息,经复核整改,进一步规范了单位资金管理使用。二是运用信息化系统抓好项目评审监督。自主搭建全流程设计、全过程管理平台,实现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四个转变:一从线下繁琐报送资料评审到线上高效评审,二从各自为政评审到部门联动评审,三从人工单一评审到智能主体评审,四从业务内循环评审到透明可视评审。平台运行以来平均评审时间较原来缩短了20%—30%,审减率10.05%,相比2022年审减率增加3.58%,审减金额增加0.4亿元。三是全面推行电子化网格化非税监督。一方面,严格实行票据电子化管理,做到非税收入开具收款依据后由缴款人直接缴存至财政非税账户,非税入库由过去线下的三天一缴缩短至每天实时缴库,实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对象精准、额度精确、应收尽收。另一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石堤镇将集镇划分为6个网格,分别明确1名副职领导、2名机关干部和1名村干部,建立网格配套费缴费清单,对标对表开展配套费收缴工作,实现责任到人,征收全覆盖。

(三)紧盯财经纪律抓监督。一是积极开展全县财政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全县104个预算单位开展了财政财务会计专项检查,发现并整改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九个领域多项问题,追回违规报销问题资金,并从财政业务培训、固定资产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管理优化,以过硬手段让财会监督“长牙”“带电”。二是积极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协同发展。县财政局和纪检部门联合推动重点领域监督,2023年在财政票据监督检查中,发现违纪行为1起,有效追回了流失的财政资金。通过联合监督以查促改、以改促建,使监督内容和范围更加契合财政改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发现和解决了一批问题。三是积极促进财会监督与内控内审纵深发展。定期开展内控内审监督,动态完善了内控内审操作办法,在内控体系基础上、改革管理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1+10+N”制度体系,各单位基本建立了科学的监督和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把财务内控内审制度落到了实处。

二、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全县财会监督工作的决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县财会监督管理效能进一步彰显,但是距离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理念有待强化。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单位认为财会业务培训还不够,平时的财务抽查略显不足,并且有必要加强财务分管领导对财会政策的交流学习。整体来看,财会监督工作由于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差异及队伍老龄化等因素,导致难以精准把握监督侧重点;同时,单位监督理念较为滞后,部分财务分管领导对于财会政策不熟悉,存在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有的单位财会监督的重点仅在事后检查,对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监督不够;此外,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成,重点绩效评价质量仍待提升,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有待加强。

(二)监督力量略显薄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财会监督工作的专业性、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监督相比,财会监督涉及面更广,“力量整合不足、人才缺乏”问题尤为突出。一是人员配置不足,权责不够分明。虽然大部分单位设有内审制度规范,但并不完善,尤其是乡镇(街道),缺乏内审职位及人员,少数岗位存在违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的情况。二是内控内审不足,管理缺乏规范。主要表现在内控内审工作专业性和指导性不足,造成财会监督成本高、效能低、执行难。同时,村级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村级半年或几个月做一次账,可能已经发生相应支出,但是未及时入账对账。三是财务抽查不足,监督威慑不强。每年一次的财政财务大检查虽覆盖面很广,但由于时间紧、人员有限,可能导致检查不够深入细致,缺乏常态化监督。

(三)监督方式不够灵活。一是财会监督的系统性不强。目前,县内开展财会监督主要以突击性、专项性的检查为主,对某个单一事项的检查居多,对全方位的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没有形成多层次、全方位、贯穿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二是财会监督方式较为单一。县内财会监督的方法主要以核查为主,通过书面报表和现场检查等形式进行,容易在检查工作中形成监督检查盲点及误区,直接影响财会监督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不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仍然存在着电子做账对账滞后的情况,导致事前监督难以有效介入,信息“孤岛化”现象仍然存在,与数字财政建设不相适应。

...


第二篇:在全县财会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会监督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健全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全县财会监督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县财会监督工作,规范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下面,我就做好全县财会监督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

(一)聚焦“学”筑牢思想根基,深学细悟《意见》精神。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县财政局将《意见》的学习纳入2023年干部培训计划,并鼓励财政干部积极向国家、省、市“财会监督专刊”投稿,在全财政系统形成深入学习、认真贯彻《意见》精神的浓厚氛围。二是多形式开展宣传。利用电子显示屏、工作群、门户网站和征文活动等多方式开展学习宣传,组织全县预算单位全文学习《意见》,深刻理解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意义,确保全县预算单位及时了解、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及时领会《意见》精神。三是加强学习培训。通过请上级领导或专家授课,全县财会人员开展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等方式,促进财政干部及财会从业人员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二)聚焦“实”强化专项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围绕重大财政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资金使用发展实效,强化专项监督检查。一是确保惠农专项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断完善“一卡通”服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厘清各相关单位责任、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四个百分之百:补贴项目纳入平台百分之百、补贴资金线上发放百分之百、短信提醒到户到人百分之百、补贴政策公开公示百分之百。全县纳入“一卡通”管理的资金共计40大项105小项,涉及15个部门,年资金规模约1.4亿元,受益人数约16万人(次)。二是深入开展专项资金检查督促整改。组织开展农业保险保费、渔业发展资金2个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并配合省财政厅驻宜办开展了抽查,发现规范性问题2个,及时督促单位完成整改。三是扎实推进上级专项整治求实效。完成省政府“过紧日子”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发现规范性问题15个,已督促单位完成整改。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支出,促进各预算单位扛牢财务管理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违规吃喝问题发生,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三)聚焦“责”着力预算监督,推进信息透明公开。通过层层落实公开主体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促进财政信息公开全面规范、透明。按照**省财政厅部署,以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细化程度、公开方式以及财政收支的真实性为检查重点,对全县56个部门89个单位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发现问题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促进各预算单位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

(四)聚焦“纪”拓展会计监督,规范单位财务管理

以严肃财经纪律和规范财务管理为重点,对部分重点单位和重点行业开展会计监督检查。一是在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上加力。为切实履行财政部门财会监督职责,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作用,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组织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纠正会计违法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在财经法纪执行情况检查上强化。配合县纪委完成“元旦春节”“五一”“十一”节前检查、“紧致走账”等专项检查;组织完成全县政府过“紧日子”专项整治检查、公务卡执行情况专项清查;组织完成全县“三公”经费自查,督促单位“三公”经费严控开支,规范使用。三是在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业务审批及其执业情况上从严监管。对两家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了从业资格和执业情况监督检查。

(五)聚焦“效”深化内控监督,推进制度体系落地。加大单位内控执行力度,推进内控建设由“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一是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将对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贯穿于各类检查中,强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推进内控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对乡镇财政所财务收支、资产管理、财经纪律执行及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抽查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点,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查找管理漏洞和制度短板,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提升乡镇财政监管质效。三是督促内控管理制度落实见效。财政局机关对照内控制度对全局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补充,形成以内控基本制度为总纲的“1+9+N”的内控制度体系。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控问题,督促相关单位结合实际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切实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六)聚焦“能”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提升队伍素质。坚持能力建设和能人培养这个关键,狠抓业务指导、政策辅导、上门服务和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财会尖兵。一是对理论学习做到深学笃用。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加强与其他县市区沟通交流,学习兄弟县市区先进做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市、县领导会议讲话精神,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各个资金管理办法,切实把基本理论学深学透学实。二是对部门咨询做到有求必应。随着财经纪律检查频次加大和财务管理要求提高,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财务规范意识得到加强,经常会向财政局工作人员提出财务问题,财政局工作人员都能以熟练的业务知识耐心仔细答复,直到咨询者弄通满意为止。三是对业务技能做到精益求精。每到一个地方和单位检查,财政局总是做到“监督、指导和服务”三合一,既针对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又帮助分管领导和财会人员熟悉政策、提升业务,让被检查单位心服口服,积极整改。

二、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一)认识上有误区。一是对监督工作的政治属性认识不够。部分监督干部未能从讲政治的高度去看待监督工作,未能真正将监督工作作为首要职责、第一职责去履行,思想重视不够,缺乏工作主动性。二是监督重点把握有偏差。在日常的财会监督工作中,还存在“重事后轻事中事前、重处罚轻整改、重监督轻防范、重眼前轻长远”的非全程非均衡问题。三是预算单位对财会监督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部分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对财会监督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建立健全内部财会监督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收财、管财、用财,而轻监督”的思想。

(二)制度上待健全。一是财会监督执法有约束。财会监督机构为执法机构,必须取得执法证才能执法,但目前地方财会监督机构人员身份各不相同,有的还是事业编制,不具备执法资格,不能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不能有效调动财会监督检查干部工作积极性,鼓励激励财会监督检查干部担当作为。二是内部财会监督制度待完善。部分单位领导防范和控制风险意识不强,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不健全,未形成岗位牵制。三是执法成效不明显。在执法过程中,处罚力度、尺度不一致,执法结果公开曝光力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