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党组书记讲党课暨中秋国庆节前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242     |      发布时间:2023-10-24

同志们:

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保障。作风问题实质上是价值观的问题、是党性纯不纯的体现,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深刻影响着地方的政治生态。当前,要把强化作风建设作为抓基层党建的重点,作为激发党员干部办实事、求实效的内生动力,以好的作风培育良好政治生态。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根据市纪委统一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

第一,要始终坚持为民务实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一是建立正确的从政观。“从政观”是一名干部操守行为的底色,只有引导干部想清楚“为什么要从政、什么才是政绩、留给后人什么”这三个根本问题,搞明白“执掌公器”和“找个生计”的区别,才会根植真正的责任感、真正的定力、真正的公心,而“无公心者,无以掌公器”。正确的从政观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地和群众的深度接触中、在用公权力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思索体悟出来的。要引导干部多想想自己为社会留下了些什么,全力以赴做过哪些无愧于心、无愧于从政生涯的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的福祉,就会不怕困难、不惧挑战,就会底气十足、力量十足。二是从内心和行动上真正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要教育干部恪守“四个服从”,党中央决定的政策、上级部署的工作,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作为真正的“人民公仆”,必须把群众能获得什么作为谋划一切工作、作出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切实防止为了个人“政绩”去无意义地折腾别人。同时,要认识对上负责是对组织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而不是功利地为了个人利益对个别领导负责,特别要注意识别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使的“两面派”。对群众负责是对人民群众的当前和长远利益负责,而不是为了回避矛盾对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作无原则的妥协,更决不能助长封建迷信、宗族村霸等对基层社会的侵蚀。

第二,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邓小平说过:“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一是讲真话、不忽悠。“讲真话”这三个字看起来简单,却是保持良好党风政风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要从基层单位“一把手”抓起,旗帜鲜明反对和惩戒那些讲成绩夸大其词、移花接木,讲问题轻描淡写、媚上欺下的干部,防止误导上级判断、浪费公共资源,导致问题拖大拖炸。要抓好“一把手”落实民主集中制,打击耍唯我独尊官威的行为,鼓励干部敢于讲真话,对上对下一个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二是切忌搞形式主义、刷“存在感”。要求每名领导干部对每项工作都要“四省吾身”:是不是贯彻了党的方针政策,是不是符合了群众的长远利益,是不是切合了本地的特点优势,是不是产生了可测算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引导党员干部少琢磨人、多琢磨事,不要挖空心思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搞“面子工程”“盆景工程”。同时推动工作方式更加简练实在,尽可能减少繁文缛节,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

第三,要始终坚持敢于担当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把解决问题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原动力,推动干部克服畏难情绪,关键时刻豁得出去。一是推动干部直面问题。建立单位“一把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改进问题的督导机制,把那些过去习以为常、失管失察、一年拖一年、一届丢给一届的问题梳理出来、形成清单、明确措施,成立党委政府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予以系统解决。树立鲜明的干部选拔任用导向,重点考察干部是否有啃硬骨头的魄力,是否有斗争到底的勇气,是否有把棘手问题研究透、敏感问题处理稳、重大问题解决好的能力。二是帮助基层敢于负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官避事平生耻”“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地方党委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只要是有利于党的事业、有利于地方发展的事情,就不怕担责任、不怕得罪人,法无禁止则可为、依法依规加速办。同时,推动各级“一把手”敢于决策、善于决策,在自身权限内充分研究、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敢于拍板、当机立断。探索在县级巡察工作中纳入决策情况调查,重点查哪个“一把手”总是议而不决,看谁因为怯于决策拖延问题解决、迟滞发展步伐。三是严肃整治推诿扯皮。重点整治单位之间的三种现象:“踢皮球”,有利的事情抢着干,麻烦的事情没人管;“打乒乓球”,遇到问题往上推,落实责任向下移,出了问题就把板子打到基层;“击鼓传花”,不接烫手山芋、不敢定事决断,层层请示、层层画圈。每年由组织部门会同第三方机构进行两轮干部常态化调研,重点看哪个部门、哪个干部办事拖沓、来回反复,坚决调整一批惯于卸责撂担的干部,让履职尽责、合作共事、为民解忧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行为准则”。

第四,要始终坚持锲而不舍的作风

建立保持改革发展韧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机制,推动难事大事关键事“滴水穿石”。一方面,狠抓执政效能,形成清晰的目标管理追踪机制。首先从县级党委政府班子做起,从改进大而化之的工作方式开始。过程管理过于繁琐,往往源于目标管理过于笼统。形成清晰的目标管理,既是持续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跟踪问效的有力抓手。我们从换届起,把五年的规划进行逐年逐月分解,细化具体推进措施,并建立各地各部门各自对应的“一张清单抓到底”机制,做到每年重点工作清单化、清单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确保每个单位“心中有数”“心中有责”“心中有时”,一个一个节点予以落实。另一方面,狠抓结果导向,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创造舞台。坚持“用结果说话”“用时效说话”,完善地方党委政府抓落实督查、考核机制,特别是对于那些为地方长远发展打基础、植优势的工作,党委政府督察室联合组织部门进行连续跟踪。同时,对照各地各部门可量化的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完成质量和速度,压实单位“一把手”责任,对于严重履职不力、工作滞后、耽误发展的干部,坚决每年调整一批,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挪位置。

第五,要始终坚持淡泊名利的作风

作为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能否迈过名和利这两道坎,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毁誉,也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面,要“不为利所惑”。确立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理念,既然选择成为党的干部,就要牢记是组织信任,给予机会在为更广大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成就自己更广阔的人生。要时刻教育提醒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有意识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不攀权附贵,不为人情所困,不陶醉于觥筹交错之中,不游走于政商关系之间。任何时候,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才是成就自我、泽被后人的正道。另一方面,要“不为名所累”。一些干部虽不贪财,却难跳出求“名”的羁绊。如果迷失了正确的从政观,把个人的风光当成最终目的,那便容易“走火入魔”。“脱尽利名缰锁,世界原来自大。”要教育干部其实人们根本不会在意你当过什么官,但是你所留下的长久发挥作用的事业,会一代一代延传下去,进入人民的心底。当把个人荣辱看得淡一些,群众得失想得多一些,心中自会豁然开朗,干事创业就会心无旁骛、光明磊落。

同志们,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爱岗敬业、保持清醒,提高抵御腐败的能力,永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这样才能真正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不断推动作风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最后,在节日来临之际,衷心祝福全体党员干部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