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银行金融领域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浏览量:169

发布时间:2025-03-29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银行系统的一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银行工作实际,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金融任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一、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准确把握金融工作新要求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金融安全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全面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金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准确把握金融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结合银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政府工作报告各项金融任务落到实处。

(三)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针对科技创新企业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特点,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满足科技创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加强与科技部门、产业园区的合作。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共享企业信息和项目资源,开展常态化的银企对接活动,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银行机构参与科技创新企业债券承销业务,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和标准,建立绿色信贷项目库和评估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探索开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业务,丰富绿色金融市场产品供给,提高绿色金融市场活力。

(三)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强与政府部门、担保机构的合作,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增强小微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业务,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关注民生领域金融需求。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加强养老金融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开发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等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优化养老金融服务流程。加强养老金融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老年客户提供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加强养老金融宣传教育。普及养老金融知识,提高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引导老年群体合理规划养老金融资产。

(五)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提升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开展线上化、场景化金融服务,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和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加强数字金融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字金融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防范数字金融风险。

三、全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单列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额度,确保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根据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特色信贷产品,如“纳税贷”“订单贷”“供应链金融贷”等,满足民营和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实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效率。

(二)降低融资成本。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金融服务收费的相关规定,规范收费行为,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溢价、市场竞争等因素,合理确定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利息等方式,切实减轻民营和小微企业负担。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通过风险补偿、贴息等方式,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 点赞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