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08
发布时间:2025-02-01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局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4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刚才,各县(市、区)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5年工作做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全市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兜底线、保基本、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坚持“三个强化”,确保民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强化政治建设。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全市民政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强化基层党建。以“六抓六促”工作法为抓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机关党建工作作为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的基础性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二)坚持“三个聚焦”,全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印发《*市特困人员认定实施细则》《*市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全面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元提高到每月*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元提高到每年*元,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每人每年*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聚焦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省厅下达的新建*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任务。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万元,实施市社会福利院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县*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县*个敬老院消防改造和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专项督查,*县、*县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正常运营。全面落实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等国家标准,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养老机构安全防线。聚焦关爱保护,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创建活动,*县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创建县。
...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市民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基础、抓规范、补短板、促提升,不断开创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民政系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民政工作的目标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市民政系统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认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民政工作的目标方向,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三、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全市民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基础、抓规范、补短板、促提升,不断开创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着力抓好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强化监测预警和主动发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省社会救助条例》《*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元提高到每月*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元提高到每年*元,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每人每年*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持续提升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着力抓好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省厅下达的新建*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任务。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福彩公益金,实施*县*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等国家标准,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养老机构安全防线。持续推进*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县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参加培训,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持续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养老机构安全防线。
...
同志们,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基础、抓规范、补短板、促提升,不断开创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点赞 0
收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