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局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3篇)

浏览量:165     |      发布时间:2024-09-01

第一篇:市工商局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大力开展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一是积极参与“春风行动”。认真落实《**市2024年消费券发放实施方案》,截至7月底,共举办线上线下主题促销活动20期,其中,线上活动16期、线下活动4期,发动市场主体2000余家次,通过《**晚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广泛推送优惠信息,吸引消费者到店体验购物。二是引导辖区企业参与展会。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第十五届**工业博览会、第七届**农博会、首届**直播电商节等展会,截止目前,辖区企业参展面积3.65万平方米,成交额1.7亿元。三是积极开展质量月活动。制定印发《2024年**市质量月活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标准化+质量提升”质量月主题活动,期间,协调专业机构对钢铁、焦化、玻璃等行业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指导210人次;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机构作用,深入企业开展标准化服务55次,帮助企业完善标准体系45项,推动企业实施标准自我声明公开65项,引导20家企业在省级以上平台发布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65项;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引导养牛大县建设国家级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二)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是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各级“万人助万企”工作队伍作用,建立完善台账管理、项目化推进、限时办结等制度机制,累计走访企业1486家,发现并解决问题232个。依托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推广“政策兑现一点通”模块,目前已向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200余条。全力打造“唐心办”政务服务品牌。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依托“冀时办”App,实现更多事项掌上办、指尖办。8月31日,我市“唐心办”APP正式上线全省营商环境监测和政务服务水平第三方评估系统。二是全力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落实落细国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和我省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截至7月底,减免增值税10.3亿元、留抵退税7.6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7亿元;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全市1.4万户企业减轻负担约4400万元;延续执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费缓缴政策,为全市6.7万户企业减轻负担约6300万元。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用足用好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等政策,包装申报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75.7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3亿元、省级专项资金6.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亿元;积极推进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有5个项目符合条件,拟申请贴息资金688万元。三是不断加力助企纾困。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入开展“融资扩面增量降本”行动,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保持在10%以上。8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8.9亿元,同比增长24.88%。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和银行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亲清在线”数字金融平台,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政银企”对接活动,促成投放融资项目16个、融资金额31.77亿元。四是扎实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围绕重点消费领域,持续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全市系统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049家次、流通领域商品1438批次、电子商务领域网站和平台70家,查处案件6起。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完善网络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立足本市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推进创建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

...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市场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登记注册的便利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监管执法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消费维权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夯实经济发展根基。一是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加快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填写工作,细化分类公示标准,方便广大群众清晰掌握市场经营主体的行业分类信息;提升智能化、精细化登记水平,推动设立登记、备案登记同步电子化应用;扎实推进实名验证工作,探索在税务发票使用领域实施实名验证工作;严格落实《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提高名称自主申报通过率。二是扎实推进为企服务工作做实做细。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和驻企服务员制度;继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充分发挥各级“万人助万企”工作队伍作用,建立完善台账管理、项目化推进、限时办结等制度机制;坚持部门联动、协同服务,持续拓展服务企业广度和深度;健全完善企业诉求办理“四个一”工作机制、“一把手走流程”等制度;推动各级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三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创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严格落实监管计划公示制度、“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等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二)进一步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果。一是聚焦经营主体发展需求,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分领域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聚焦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发展需求,取消或放宽相关资质资格许可;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全覆盖攻坚行动;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进招商引资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全覆盖攻坚行动;优化新开办企业“一站式”服务功能。二是聚焦监管方式创新,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面化、科学化;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优化提升“互联网+监管”平台功能;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加强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机制建设。三是聚焦能力作风建设,营造高效专业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和便民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万人助万企”工作队伍作用;持续开展干部包联企业活动;全面提升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服务质量效率;建立健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机制、“一键报”“免申即享”服务体系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机制。

...


第二篇: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一)全面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20+8”监测对象,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常态化开展“三类户”摸排,扎实开展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累计排查重点监测对象170户639人,新识别“20+8”监测对象5户16人,强化帮扶措施落实,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二是扎实推进“五大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2+2+N”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为抓手,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累计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20个,其中现代产业园区型2个、特色产业型1个、生态休闲型1个、精品民宿型1个、乡村旅游型13个。围绕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中药材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建立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地图,设置6大类14种指标的数字化管理模型,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全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达342家,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1家、全省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首批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5家。实施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育项目14个,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6个、镇级电商服务站25个,累计销售农产品1.2亿元。三是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供水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年争取到位资金6.5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600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组织实施了2023年第二批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完成投资1001万元;为305处农村供水工程安装自动化闸控设备,改善灌溉面积5.2万亩;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推进“厕所革命”问题整改,改厕79971座;新建农村公路60公里,改造危桥6座;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四是切实抓好稳产保供。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773.4万元、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3486.1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9.5万亩、总产量8亿斤,蔬菜播种面积82.1万亩、总产量186万吨,出栏生猪44万头、牛羊16.8万头、家禽2143万只,肉类产量2.6万吨,蛋奶产量7.5万吨。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新增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家、“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5个、“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8个、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五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监管平台作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截至9月底,累计审计项目资金10.9亿元,核减金额3655.9万元。六是加大农业农村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开展宣传报道,累计发布信息40余篇次。举办了“秸秆综合利用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学养牛技术促增收”等技术培训会4场次,培训人员达540余人次。开展了“乡村振兴法治先行”、防范养老诈骗等普法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

(二)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的通知》,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安排表,明确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二是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制定了《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市江河湖泊流域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报市政府审批。完成了闲置宅基地复垦券交易系统搭建,开展了闲置宅基地复垦券线上交易试点工作。出台了《市统筹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指导意见》,完成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网上申报系统开发建设。三是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编制完成《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完成试点县区中期评估和验收工作。四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平台应用,组织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全市共赋码1343个村、87个集体经济组织。探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先后为怀宁县独山乡和平村、大观区金涛镇双龙村等两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功办理股权质押贷款80万元。

(三)强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一是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领域分中心各1家;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团队1个、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团队2个;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建立了水稻、小麦、玉米3个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蚕桑2个特色产业技术体系。引进农业领域高端人才团队3个(含国家“万人计划”)和创新科研团队3个(含省“黄山学者”)。二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聚焦“十大主导产业”,建立了六大特色产业数据库。围绕油菜、茶叶、蚕桑、槎水中草药等资源布局,打造了一系列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全市现有涉茶经营主体70余家(包含精制茶厂30家),茶叶总产值达26亿元;蚕茧年产量近万吨,丝绸加工量近2000吨;槎水中草药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量超1万吨。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4家(包含省级5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39家。三是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围绕粮油、果蔬、畜禽、茶叶等优势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8个;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个;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建成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市级5个;培育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15个、精品线路1条;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等称号。

(四)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一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短板,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四大专项行动。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列入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重点推进县(市)有7个,其中有个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7个;新增国家级森林村庄1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7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004公里;行政村客运通达率和邮政快递覆盖率均达100%。二是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制定《市村庄清洁行动月考评办法》《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专项考核办法》,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扎实开展春节期间村庄清洁活动和春季“会战一百天”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广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积极推进森林村庄建设;制定《市国有林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清单》,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截至9月底,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总量约3.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人工造林4000亩以上;新建绿道287公里;选任生态护林员678人。

(五)稳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编制完成《市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了新一轮改革试验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了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制和工作专班运行机制,设立了改革试验项目管理办公室。严格落实下放权限事项清单,共承接省政府委托权限56项,涉及农业农村领域5项。承办省委深改委会议纪要6件,起草省委深改委会议纪要7件。围绕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小田变大田”等重点事项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品牌效应不明显。现代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水平偏低、组织化程度不够、信息化水平较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农产品线下销售困难增多,电商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缺乏策划和营销推广,市场主体质量意识不高,品牌创建意识有待加强。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仓储物流设施不足且运营成本高。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布局,缺少大型冷链物流基地和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

...


第三篇:市重大办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重大战略,谋划重大事项。一是积极申报2024年市级重大项目。目前,我市共有“十四五”规划项目67个,其中重大工程项目55个、专项债项目12个;提前谋划2025年市级重大项目91个,其中重大工程项目75个、专项债项目16个。二是初步筛选2024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经前期沟通衔接、实地勘察、会商讨论,共筛选出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133个,其中涉及产业项目113个、城建项目11个、社会民生项目9个、文旅项目9个。三是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按照“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尽量倾斜”的原则,对年初谋划的重大项目进行了调整、优化和补充,进一步充实了项目储备库。目前,全市各类重大项目累计达到400个,总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

(二)紧盯时间节点,加快项目建设。一是推进前期工作。对各项工程前期手续办理、用地审批、规划选址、环评安评、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全程跟踪督办,助力项目开工建设。截至9月底,我市共完成立项可研报告批复18项,拿地即开工项目9项,征地拆迁105项,化学医药与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华海药业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二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督促项目加快推进。1-9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4.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8%,占比达46.1%;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9%,占比达35.2%。全市9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0.1%;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7.8%,超序时进度10.5个百分点;新建项目完成投资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4.2%。三是突破重点项目瓶颈制约。成立三个工作专班,分别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负责对接推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落实工作责任和处置措施,推动问题有效解决。针对部分重大项目存在的用地、资金、环保、能耗等要素制约问题,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市高质量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三)加强沟通对接,争取政策支持。通过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参加国家部委相关业务培训以及赴省外洽谈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视野、创新思路,掌握上级有关政策和资金投向领域,把握工作主动权。同时,持续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级有关部门及各地市的沟通对接,积极汇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今年来,已上报国家部委请示事项8件、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7个、新增债券项目10个。

(四)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品牌亮点。一是构建规划体系。围绕打造“一枢纽四中心”、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边界划定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二是提升规划品质。结合自然本底条件、城市发展形态和地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各类空间资源潜在价值,精心策划“一轴一带五区”核心片区的空间设计和形象塑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内涵。三是增强规划影响力。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对市区城市立面和背街小巷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持续推进户外广告整治提升工作。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户外广告存量累计拆除7370处,累计设置率控制在93%以下,预计年底可基本完成整治任务;完成重要街道建筑立面改造20处,启动第二批13处建筑立面改造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重大项目储备数量仍然不足。今年以来,虽然我市全力以赴谋项目、引项目、推项目,但从目前情况看,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方面储备还不够多;在产业发展方面的项目储备较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偏少。

(二)部分项目未达序时进度要求。受多次台风袭击和冬季低温雨雪天气影响,部分项目的建设进度有所滞后。一是受天气影响较大的项目。上半年以来,面对“烟花”超强台风的影响以及连续降雨天气带来的土壤含水量过高、基坑侧壁塌方、桩基灌注困难等问题,南通瑞兴重症医学应急设施扩建等5个项目的主体工程进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下半年以来,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也使梁溪河顶口村段航道工程、通皋大道二期等项目的施工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二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导致项目推进缓慢。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供应链不畅、订单下降甚至停产等问题,导致部分项目施工所需设备及材料采购周期变长、成本增加,进一步影响工程进度;一些房地产企业发生资金流动性困难现象,恒盛置业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资金未能按期到位。三是项目审批慢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群众反映的具有代表性的的项目有:X家园安置房项目一直未能开工建设。主要原因是该项目涉及的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地报批存在较大难度;X路升级改造工程进展较慢。主要原因是该路段涉及各类管线众多、“上跨”道路较多、建筑规模较大等难题集中涌现。

...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