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党课讲稿:提高极限思维能力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浏览量:451     |      发布时间:2024-08-10

同志们:

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极限思维,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七种思维能力”后,对领导干部科学思维方法又一次开创性、突破性的重要论述,意义无比重大、内涵无比丰富。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的现代化事业破浪向前,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愈至纵深处愈是风号浪吼,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以预料、难以把控的危机与变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好、掌握好、运用好极限思维,在前进道路上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极限思维的深刻内涵与本质要求

极限思维作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思维,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与明确的要求。极限思维是指将研究的问题、事物以及面临的事态推导至无穷大或无穷小的极限状态,继而准确探究出事物的本质乃至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规律性关联,并寻求应对策略的科学方法。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以全面认识事物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为根本前提。任何事物都是诸多要素系统集成的,对任何一环的遗漏、疏忽都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二是要对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极限假设,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思考事物发展的极限状态,从而演绎出最极端境况下事物的发展规律。三是以有效应对事物发展极限状态为目标。在准确把握事物发展极限状态的基础上,打破思维定式,做好各方面应对准备,化危为机,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最根本的办法是培养思维能力。”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其领导思维孕育着领导力,思想有多远就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多远。极限思维作为应对不确定性事物的科学思维,有以下三点本质要求需要领导干部加以领悟:一是危机预见力,体现在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极限情境下,对事物变化的敏锐捕捉,做到“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二是综合判断力,体现在清晰准确地界定事物发展状态以及其所能承受的极限。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发展的现状、性质,评价事物可能带来的威胁、研判事物演化的基本方向。三是战略恒定力,体现在事关重大、影响全局的极限态势面前,能清醒镇定地从事物的全貌着手,抓住本质,临机决断。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在重大问题面前做到“每临大事必有静气”,坚决避免“慌不择路”。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清领导干部树立极限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极限思维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保持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当前,国际社会中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逐渐抬头,面对外部势力的极限施压、围追堵截,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好、坚持好极限思维,这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保障国泰民安的根本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应对非凡困难必须有非凡之策”。这里所指的“创造性应对”,即不拘泥于既有的方式方法,用非比寻常的极限思维来谋求出路。“两个非凡”就是指要将所遇到的问题不断想深想实,既要想“可能发生什么”,又要把“几乎不可能发生什么”纳入考量,站在极限状态下探求更好的应对之策。作为领导干部,唯有突破思维藩篱,树立起极限思维,方能在应对非传统风险和安全问题时,思维更加开放,预测更加精准,部署更加周密,从而积极推动国家安全战略落地落实。

(二)树立极限思维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的利益群体越来越多,遭遇的现实阻力越来越大,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对领导干部在极限状态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极限思维着眼未来的未来,是一种极限假设法,就是设想最坏的情况、最极限的情况出现时,该怎么办、能怎么办?能不能顶得住、稳得住、扛得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是尽力脱贫,不是多数脱贫,而是硬性要求一个也不能掉队。将“作战单元”推导至十四亿分之一,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极限思维来擘画脱贫攻坚事业的最好典范。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而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和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体现不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一位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导至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大范畴,继而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也证明了极限思维的实践应用不断推动着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

(三)树立极限思维能在复杂尖锐的斗争形势中赢得历史主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领域所要面临的斗争形势更为复杂尖锐。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斗争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例如,在军事领域,强调“统筹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强调“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面对诸多领域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通过斗争才能更好地开辟新局,斗争须臾离不开干部,特别是离不开领导干部发扬斗争精神,而领导干部加强斗争精神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就是极限思维。无论何种领域所面临的斗争,都有一个共性特征——如果倾摇懈弛,就极有可能出现最糟糕、最被动的局面,从而丧失掉战略主动。因此,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起极限思维,把最坏、最极限的情况主动考虑到,主动谋划若身处“绝处”,如何“逢生”。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